百亿市值靠产品,千亿市值靠并购。
这似乎,是企业快速成长的两个渠道。
连锁药店行业,由于产品没有差异化,企业采取了疯狂扩张的成长路径。
2014年以来,国内品牌连锁药店开启了加速并购扩张,尤其以益丰药房、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漱玉平民等为代表。比如早在2022年,益丰药房、老百姓等药店均超过了1万家。
早期的快速扩张,确实实现了业绩加估值的双重提升,益丰药房净利润从2019年的5.4亿攀升到了2022年的12.6亿;一心堂从6亿增长到了10亿,三年实现了几乎翻倍增长。
可是到现在,药店行业似乎走到了尽头。
并购扩张之路,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业绩方面,2023年以来连锁药店业绩均出现了增速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状态。从目前披露的2024年最新半年报看,国药股份、重药控股等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净利润均表现一般。
估值方面,表现得更加极端,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漱玉平民等市值缩水幅度均超过了60%,有的甚至缩水幅度超过了80%。
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药店行业面临着3个困境;
第一,市场饱和。
数据显示,经历疯狂的并购扩张潮后,国内药店门店数量已从2014年的42.17万家增长到了2023年的66.7万家,这个数量已经几乎饱和了,相关协会预估,我国药店的最大饱和量就是70万家左右。
而连锁化率,也从36.57%提升到了57.81%,这个连锁率也几乎和海外成熟市场60%的连锁率相当,也能看到行业进入了饱和阶段。
从另一个数据上,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市场的饱和状态,那就是店均销售额和服务人口。
我们都知道,一个社区有一家药店和有三家药店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因为需求就那些,从一家独占到三家分食。
所以,药店饱和的典型特征就是店均服务人口数的下滑以及店均销售额的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要单行业的店均销售额就出现了明显下滑的状态,从106万下滑到了93万,还是非常明显的。
而店均销售额的下滑必然会导致门店毛利率的下滑,因为药店靠的就是薄利多销,店均净利率在5%附近,一旦毛利率下滑15%左右,就会进入亏损,当前国内50%左右的药店已经在盈亏线附近。
所以,体现在上市公司的数据上,就是企业依然在大幅扩张药店数量,但是业绩端却不增长了,甚至还出现了下滑,就是市场饱和下店均利润降低导致的。
第二,处方药红利被截流。
连锁药店能大手笔疯狂扩张,甚至明知市场饱和仍在持续扩张,一方面是期望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就好比当前的光伏,明知产能过剩,隆基、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依然持续扩产,就是谁也不想落下。
一方面就是看上了处方药外流的红利,寄希望于密集的门店来承接巨大的市场需求。
处方药外流,说白了就是需要医院处方的药品,在药店就能购买。目前医院依然是处方药的大头,销售占比超70%,我国现在处方外流率仅为7%。
但是从2019年以来,不论是刺激端还是医院端,都鼓励和促进处方药外流,不少医院还引导患者主动去院外购买,药店就成为了最大的承接渠道。
那么处方药外流,到底有多大市场呢?
从数据看,目前国内处方药外流的市场规模在150亿左右,外流率仅为7%,如果到2030年能全部外流,那么药店承接的处方药市场需求将超过1700亿元,这个市场空间确实足够大。
药店企业仍在扩张,就是看重了这块蛋糕,一旦具备份额优势,有望再造一个上市公司。
但是,药店企业的期望落空了,因为处方药外流加速渗透以来,需求被线上医药企业承接了,尤其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线上企业,凭借处方开立方面、线上购买便捷等方式,快速承接了处方药外流的红利。
而线下药店企业和线上互联网巨头比,没有多少优势,处方药外流的逻辑变了。
第三,商誉风险。
商誉,是所有企业并购过程中都会遇到的科目。
商誉也只有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这是被收购企业溢价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被并购企业业绩能保持持续稳定,并购的商誉就会稳定地计提掉,对公司来说没影响。
而一旦被并购公司业绩表现低于预期,那么就会引发商誉暴雷。
数据显示,医药连锁企业经历大规模的并购后,商誉问题愈发凸显,商誉的雪球越滚越大。
截至2024年一季度,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漱玉平民等商誉都很高,尤其是益丰药房商誉高达50亿,老百姓的商誉甚至接近了60亿。
并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巨额的商誉在净资产占比非常高,老百姓、漱玉平民商誉净资产占比超过了70%,也就是说公司的净资产其实就是靠比较虚的商誉撑着。
一旦商誉出现大幅减值,公司的净资产就会大幅降低,并且利润也会被大幅侵蚀。
尤其是,目前药店行业进入了饱和期,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出现明显下滑,这导致商誉的风险更加凸显,这也是估值缩水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在药店行业饱和下,叠加处方药外流的红利逻辑改变,连锁药店的成长预期被打破,这导致前期扩张后的巨额商誉问题凸显。
或许,满足新的需求,才是当下药店企业要考虑的。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X的短线玩家财哥,深度了解主力动向,精准把控市场节奏,手把手教你如何抓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