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提示:
公众号内容硬核抽象,建议有阅读不适感的绕行,移步到鸡汤式回避内容下。不适感包括不限于阅读障碍,理解困难,杠精,缺乏思考,应激创伤未愈,黑粉,故意挑起对立争端,宣泄不满,习惯性满嘴脏话,对现实排斥,生活在幻想中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和有自我觉察的小伙伴,共勉。
今天看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审美,只有审丑。举例列了一些比火的流量代表。很有意思,仔细看看,似乎真的是在娱乐的角度看,审丑偏好大于审美。
前两天,看到一期圆桌派,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现在这个时间点,任何娱乐作品,能把人逗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让观众觉得搞笑,轻松,似乎比之前的娱乐作品,要难得多。
两者结合起来看,审丑未必只是审美的替代品。审丑只是大部人,无意识寻找轻松愉快的本能反应而已。审美,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审美,美的标准,美的解释权在哪里?如果美的标准,美的解释权,不在审美的观众这里,那大部分观众,都不再喜欢审美。就比如影视作品,之前观众审美,是观众缺乏接触到的美的样本。所以,导演的审美,就可以影响观众的审美。可现在,观众可以接触到各种美的样本,观众有自己的审美,此时如果再用导演的审美,观众可能就不买账。
第二个问题是,即便真的有审美,真的满足了审美标准。审美的后续,应该怎么样呢?围城里有个比喻,我们之前也列举过多次:寒冷的雨夜,饥肠辘辘的人力车夫拉着顾客去城里最豪华的饭店赴宴。到了饭店门口,客人进去享受美味,车夫只能继续在雨里奔波。审美的后续呢?如果审美的观众,只是作为人力车夫,被审美的美的对象哄着,拉对方到了一个豪华的餐厅,而观众被一脚踢开,那审美有什么用呢?
所以,审美,似乎的确是被审丑替代了的。既然靠近和分享不了审美的美,那转头去从审丑的丑那里,获得轻松和愉快,这肯定是人最本能的反应。
回避在情感关系下的审美,是怎么样的呢?
这里要解释一下,审美指的情感模式上的美,而并非具体可视化外表的美。外表的美,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很难去统一讨论。可是情感模式上的美,是有明显的共同性的。
回避的审美之一:没有攻击性。
情感模式,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焦虑模式,会默认情感关系是一个打破所有人自我功能之后,再整体重塑的过程。我们似乎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关系上的集体主义。我的感受体验和你的感受体验,和情感关系的感受体验,是应该完全打破各自壁垒的,三者是应该完全融合,彻底重塑的。重塑之后,我的感受体验=你的感受体验=情感关系的感受体验,这个才是焦虑模式下的情感。
对于焦虑模式来说,感受体验最大的障碍有两个,一个是未被关注到,一个是未被接纳到。如果这两个诉求没有得到满足,那焦虑就会因为感受体验受阻,产生巨大的愤怒和烦躁。对于焦虑来说,如果彼此和情感关系的感受体验,不能融合重塑,那亲密关系有什么意义呢?
这种融合重塑,对于回避来说,就是情感关系下的攻击性和入侵性。因为亲密关系,因为情感链接,所以回避就应该放弃自我感受体验,就应该接纳并唯一化焦虑的感受体验。很多看不懂的内容搬运工,动不动就说焦虑入侵回避的生活,其实相比较生活边界,回避更介意焦虑入侵自我功能边界,比如感受体验。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我们之前聊过,回避比较生疏,甚至不屑于学习利用社交规则,对自我互动过程进行必要的保护和解释。所以,当焦虑熟知利用社交规则,进行自我感受和体验合理化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情不自禁站在焦虑视角,审视回避的错误。当然,回避的确有不足。但更关键的是,焦虑更懂得怎么在社交规则的庇护下,去进行感受体验的融合重塑。当个体被放在真空环境下,个体会感到窒息;当个体被强制重塑感受体验时,个体也会感到精神和灵魂层面的窒息,厌恶和排斥会随之产生。
回避的审美之二:主导权的理解。
因为有上面的原因存在,所以主导权就成为了情感关系下,最重要的事情。谁拥有了主导权,谁就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感受体验。谁拥有了主导权,谁就在情感关系下,有了安全感。
所以,当焦虑痴迷主导权的时候,焦虑就在回避的审美范畴之外。主导权的争夺,也是一个让个体情不自禁上瘾的游戏。焦虑是一边上瘾,一边消耗,一边汲取能量,回避一边上瘾,一边消耗,一边还是消耗。所以,通常回避会在参与几个回合后,厌倦这种游戏。
这个时候,回避就会开始反思,主导权到底是什么。而同时,焦虑还沉浸在争夺主动权的游戏中,玩得津津有味。所以,主导权的理解,就是回避的审美。
回避的审美之三:自我概念。
这一点,焦虑和回避的分歧,也很明显。如果说感受体验,只是一部分自我功能的话,自我概念是整合了所有自我功能来实现的。焦虑的自我概念,是生长在情感链接的土壤之上的自我概念。没有生长基础,就没有自我概念。回避的自我概念,只生长在自我功能之上,只有先生长出了自我概念的框架,然后才能对外互动,比如建立情感链接。
对于回避来说,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似于自己类型的自我概念,一种是相异于自我类型的自我概念。回避会根据这个,来划分彼此是不是同类。当然,即便是同类,也不一定有情感发展。原因很简单,同类只是自我概念塑造的模式和自己相同,至于塑造出来的自我概念,是匹配适合自己的么?当然是不确定的。
这个只是回避的审美,有相同的塑造模式,回避会产生关注和兴趣,有欣赏。如果是相异的塑造模式,对于回避来说,本能就会从内心深处,保持必要的距离。
最后思考下,审美和审丑,到底是什么决定的?乍一看,似乎是个体自我心态决定的。自我心态比较充盈积极,个体就会去审美。自我心态比较悲观消极,个体就会审丑。可现实是多维交织的结果,这个解释似乎也不能说服思考。审美和审丑,是个体潜意识下趋利避害自我保护的决策,自我安全感足且趋利,个体就审美;自我安全感足且避害,个体就审丑;自我安全感匮乏且趋利,个体还是会审美;自我安全感匮乏且避害,个体还是会审丑。
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是不会觉察自己审美审丑的切换,个体只是感觉到是自己本能做出的选择。
必要说明:
1.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音频课列表。音频课需要一定理解能力,且不含答疑,介意勿买
2.个人微信:s4526s 抖音,小红书同号更新
3.精力有限,只添加确实有咨询或买课需要的小伙伴,申请时请备注“需要咨询或买课,不闲聊”
4.微信好友只保留已经下单的客户,定期清理非客户,不闲聊,不陪伴,不需要交朋友,这是工作微信
5.阅读公众号,觉得不错,点赞在看分享就可以,我谢谢你。不要在公众号对话框发留言,不要发回复,造成骚扰直接拉黑。不必专门加我微信,就为说一句写得好,有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