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分手,很多人理解错了

情感   2024-08-21 11:19   河南  

阅读前提示:


公众号内容硬核抽象,建议有阅读不适感的绕行,移步到鸡汤式回避内容下。不适感包括不限于阅读障碍,理解困难,杠精,缺乏思考,应激创伤未愈,黑粉,故意挑起对立争端,宣泄不满,习惯性满嘴脏话,对现实排斥,生活在幻想中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和有自我觉察的小伙伴,共勉。




关于回避分手,这件事很多人理解错了。

有一次,一个人神神秘秘加我,然后说要想办法让回避回心转意,然后再把回避洗脑成舔狗,再去把之前回避对自己的伤害,反虐到回避身上。

这种居心叵测的要求,我当然回绝了。这个人还骂骂咧咧走了。妄念即牢笼,起心便自囚。如果有人以为还能洗脑操纵他人,幻想能够在精神层面上虐他人,这个人本身就是在灵魂自囚。只是,一般我们认识的灵魂自囚是难割舍,这种看似攻击性满满的表象下,本身还是难割舍。实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李宗盛的《给自己的歌》里面说:想得却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该舍的舍不得 只顾着跟往事瞎扯。这不可不是凄凉的美感,就是灵魂自囚。


相比较极端的偏执狂,大部分焦虑,在面对回避分手时候的态度,其实相对缓和很多。比如,很多焦虑在分手后会觉得难过。当自己难过的时候,观察到回避似乎没有什么波动,就会基于自我审视,产生二次伤害:凭什么自己一个人因为分手难过,为什么回避就能无所事事,不受影响?这太不公平了。心有不甘,就更加难以平复。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值得同情,甚至让心软的人施以援手,提供支持和鼓励。对于焦虑来说,分手阴霾的过渡期,本身就没有过去。自己难过,当然是情感层面还认为,彼此是一个整体,彼此还存在联系,自己难过的时候,回避也难过,这才是符合自我理解的。可现实中,发现回避的不受影响,该干嘛干嘛,这不是打破了焦虑自己情感层面的惯性认知么?这当然对焦虑来说,是心有不甘,更难平复的事情。


昨天看到一个远走他乡的帖子,说自己被老板压榨,工作辛劳,说老板第一次见面,就说自己信佛念经。有人就留言说,一看到老板先说自己信佛念经,就知道这个事情不靠谱。

哈哈,这个反向推导,还真有趣。不过,稍微有点绝对了。信仰当然没问题。如果一个人标榜自我信仰,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可能,一个就是帖子回复的情况,可能当事人自己做了不道德,甚至是坏事,自己内心愧疚,所以信仰;一个是自己运气太好,得到太多,自认为德不配位,所以信仰;一个就是自己借助信仰收益,比如摆脱创伤抑郁之类,所以信仰。

除去第一种,要离得远远的,剩余两种,其实也不是坏人,他们只是利用信仰解决自己无法理解的现实问题。超预期的收益,自我无法解释,可以求助信仰,超预期的损伤,自我无法解释,也可以求助信仰。

自己无法平复的失恋阴霾,当然也可以求助于信仰。信仰可以按照个体不同的认知水平,给与不同的开解方式:

对于苦恼于自己物质付出的,信仰的解释是,上辈子你欠对方的。这辈子相逢,是还清前世的亏欠。个体认可了这种解释,就能够接受自己的沉没成本。

对于苦恼于自己情感付出的,信仰的解释是,情关坎坷,这就是命运安排的考验。你过了这一关,就能迎来新光明。个体就也能接受,自己情感上的沉没成本。

对于苦恼自己恋恋不舍,而对方转身离去的,信仰的解释是,前世姻缘未完成,留个小尾巴。此生的相逢,是再续前缘。相逢而分开,是前缘已尽,两不相欠了。个体就会放下执念,面对新生活。

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个体,信仰都可以给出针对性的解释。有一个调侃传统文化和心理学的段子,面对不如意,心理学越分析,当事人越难受。传统文化才是人情世故,帮助当事人开心起来,重新面对生活。


我们前面提到过,焦虑只有在感性功能失败之后,才会尝试调动理性思考。这个时候,理性思考能够帮助焦虑,走出困惑,完成自我拯救。

可很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是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很多焦虑,开始调动理性思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理性思考的自我功能,没法正常使用。甚至,理性思考的功能,自己一直没有发展出来。

所以,焦虑通过理性思考,来精神自救的尝试失败了。那焦虑只能走出自我功能,走向另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角,更加有力的解释框架中,完成精神自救。信仰,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体现出来精神拯救的作用。

它会避开感性思维的短视和局限,不会跟随感性视角去关注情感困惑的枝枝蔓蔓,剪不断,理还乱。它不关注和探讨,琐碎的细节。

它同样会避开个体理性功能本身的局限性,打井救火,快饿死了播种,一切太迟了。面对巨大的困惑,临时尝试发展个体的理性功能,也太迟了。它同样不去触碰个体的理性思维,不去探讨现实,是非黑白,孰对孰错。

它跳出了现实,把现实看做是超现实的一部分,去用看不见的超现实场景,去解释现实中的问题,提出逻辑通顺而思维简单的合理化解释。个体不用面对感性功能,不调动理性功能,只需要在超现实场景的宏大摇篮中,短暂休息,就能重整信心,恢复自我状态。

以上,大概就是焦虑的心路历程。焦虑这么想,完成了自我解释,自我合理化,自我接纳,自我认可。焦虑难免也会,以己度人,去用同样的思维路径去认识和理解回避。


可很显然,回避走的是另一条路。

回避不会用感性视角,去尝试理解情感关系中的困惑和问题,去自我合理化关系的分分合合,去自我解释焦虑分手后的喜怒哀乐。

回避会认为,这种尝试,就是一个低效率而高消耗的路径,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行动策略。它能够带来的收益,唯一只有满足自我悲伤自恋的满足感,除此之外,不会对客观现实,产生任何积极影响。

回避也不会用超现实主义的宏大视角,去重构现实的问题,借此来获得自我痛苦的解脱。超现实的宏大视角,本质上和科幻电影一样,是无法触摸的维度。可回避难以自我说服,如果认同了科幻电影,那回避怎么解释现实?解释不了,回避就无法过去自己这一关。

回避采用的,就是用理性思维,去认识和理解,现实中情感关系的前因后果,去接纳情感的分分合合。它一定是一个理性思维对现实情感的观察和理解,是客观而抽离的审视和思考。

当然,它被焦虑诟病吐槽的,也正是这一点。




 必要说明:

1.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音频课列表。音频课需要一定理解能力,且不含答疑,介意勿买

2.个人微信:s4526s   抖音,小红书同号更新

3.精力有限,只添加确实有咨询或买课需要的小伙伴,申请时请备注“需要咨询或买课,不闲聊”

4.微信好友只保留已经下单的客户,定期清理非客户,不闲聊,不陪伴,不需要交朋友,这是工作微信

5.阅读公众号,觉得不错,点赞在看分享就可以,我谢谢你。不要在公众号对话框发留言,不要发回复,造成骚扰直接拉黑。不必专门加我微信,就为说一句写得好,有心就好。


穆视角
一个与回避型依恋伴侣相处的行动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