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的喜欢,和一般人的喜欢有什么区别?

情感   2024-11-05 20:08   河南  

阅读前提示:


公众号内容硬核抽象,建议有阅读不适感的绕行,移步到鸡汤式回避内容下。不适感包括不限于阅读障碍,理解困难,杠精,缺乏思考,应激创伤未愈,黑粉,故意挑起对立争端,宣泄不满,习惯性满嘴脏话,对现实排斥,生活在幻想中等。


吴昌硕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和有自我觉察的小伙伴,共勉。





 今天看下这个主题,回避的喜欢和一般人的喜欢,有什么区别?

有内容说,回避的喜欢,是在时间上,投入比一般人少,而且回避可能没有办法兼顾情感和工作。还说回避的喜欢,是前期喜欢,后面因为回避自己状态不好,或者觉得不满意对方,变得不喜欢了。

 

 

如果这就是回避的喜欢,那理解回避喜欢,这件事就太简单了。

回避喜欢的时间少,不能兼顾,容易改变喜欢的心态,这些只是表面的现象。何况,在现在的婚恋环境下,恋爱意愿减少,恋爱时间和机会成本太过昂贵,试错成本太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表现出,投入恋爱的时间会变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能因为这个就说是回避。

任何一个有上进心,有自己追求目标的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至于开始喜欢,后来不喜欢,这个更和回避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不了解而喜欢,因为了解而分开,这样的故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这些和回避,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明明知道,所遇非人,还要盲目地坚持下去,只是用更大的错误来掩饰眼下的小错误。

如果说,这些就是回避喜欢的特点的话,那我们肉眼可见的,未来的情感观念,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睁开眼看情感,开始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难道在情感中,不盲从,不任性,不执拗,就是回避么?

情感中清醒,是回避的特质之一。可并不能说,谁在情感中清醒,谁就是回避。小学三年的数学,判断题。

 

 

那我们用成年人的视角看下,回避的喜欢和一般人的喜欢,有什么不同?

一般人的喜欢是什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或者,我们应该严谨一点,在个体对情感关系认知程度不同的阶段,喜欢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一般人的喜欢,是从最开始的懵懂时期,到认清自己和情感的时期,再到现实时期。

毛姆的《寻欢作乐》中,少年阿申登第一次听说罗西的情人是乔治爵士的时候,会很疑惑:情感这件事,不是少年少女时期,才有的事情么?为什么一个有两个孩子的中年男性,还会有情感需求?好多年前,一次工作餐中,有机会听到了一个小县城体制内大妈们聊婚姻,只有一个标准,当年谁谁嫁了一个其貌不扬平淡无奇的老公,哪知道现在老公成了县太爷,好不风光,所有人唏嘘不已,羡慕不已。言语之间,只有一股儿酸味:为什么自己当年更漂亮,选择机会更多,为什么自己没选中未来的县太爷?

这么说,可能让人比较心灰意冷,可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个体本身的吸引力,只存在于短暂的几年时间内。所以,喜欢这件事,只是在这几年时间内,被个体所重视,用来筛选,决策情感关系。个体在这个时期内,喜欢往往又是感性的,盲从的,甚至是盲目的,缺乏必要的思考,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

一旦个体过了这个阶段,自身的吸引力会立马下降。这个时候,个体就很难被人用喜欢,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而个体的自我认知,往往来自于自我境遇。所以,个体也开始,放弃喜欢这件事。而把喜欢等同于现实,或者把现实包裹为喜欢。这个时候,个体的喜欢,实际上就是基于现实的思考,甚至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所以,一般人的喜欢,很可能只有两个阶段,一个盲目的纯粹感性,一个是光秃秃的现实。

 

 

回避的喜欢,从一开始,就有一股儿抽离感。如果说,这种抽离感,大家不大容易理解的话,我们换个说法,就是回避的喜欢,一开始就是清楚定义了,自己的喜欢是什么类型的喜欢?

短暂的约会对象,也能是喜欢。《围城》里,方鸿渐对赵辛楣说:我发现两个人结婚,不必太过于喜欢,只要彼此不太过于讨厌对方,就足够了。这种基于合适的喜欢,也是喜欢。现在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陪伴是不是也是一种情感关系形式?那如果只是要求陪伴,而不是要求任何明确现实目标的相处,这里面也会有喜欢的成分。

回避的喜欢,是不会允许自己有恋爱脑上头的。或者,我们会看到,回避自己本身,是很难恋爱脑上头的。即便,可能某些意外的情况下,回避可能遇到了,容易刺激到自己上头的情感关系,也正如我们昨天解析的那样,回避会本能要把这种场景,视为威胁和风险,而想要尽快结束。

而看不懂回避这种抽离感的,只会在行为的细枝末节上,去定义回避的喜欢,不能兼顾工作和情感。这是因为,回避现先有的抽离感,所以才会把工作和情感做好隔离,而不是喜欢的表现,就是不能兼顾工作和学习。

 

回避的喜欢,还有明确的自我诉求在。那些回避在情感关系中,觉得不合适,而离开关系的,是回避评估了情感关系和自我诉求,是不一致的,才决定了离开。

所谓的回避自我状态不好,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关系本身,抑制了回避的自我诉求。这是焦虑很容易忽视的一点,因为回避在自我诉求,被抑制的时候,往往没有明确的抗议。不同阶段的回避,也会有不同的自我诉求。昨天我们也有探讨过这一点。

焦虑的喜欢,可能会随着情感关系本身,而有所松动或者改变,重构或者重塑。一个很明显证据,就是焦虑可能会随着关系深入,不断降低或者放弃自我诉求。可是回避的自我诉求,并不会随着关系升温,而被放弃掉。



 必要说明:

1.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音频课列表。音频课需要一定理解能力,且不含答疑,介意勿买

2.个人微信:s4526s  。全网只有知乎账号张森,公众号穆视角,其余都是骗子。

3.精力有限,只添加确实有咨询或买课需要的小伙伴,申请时请备注“需要咨询或买课,不闲聊”

4.微信好友只保留已经下单的客户,定期清理非客户,不闲聊,不陪伴,不需要交朋友,这是工作微信

5.阅读公众号,觉得不错,点赞在看分享就可以,我谢谢你。不要在公众号对话框发留言,不要发回复,造成骚扰直接拉黑。不必专门加我微信,就为说一句写得好,有心就好。


穆视角
一个与回避型依恋伴侣相处的行动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