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在亲密关系中的利己

情感   2024-08-22 10:55   河南  

阅读前提示:


公众号内容硬核抽象,建议有阅读不适感的绕行,移步到鸡汤式回避内容下。不适感包括不限于阅读障碍,理解困难,杠精,缺乏思考,应激创伤未愈,黑粉,故意挑起对立争端,宣泄不满,习惯性满嘴脏话,对现实排斥,生活在幻想中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和有自我觉察的小伙伴,共勉。




看到很多观点,始终在从利己主义的角度,去解释回避在亲密关系下的种种。比如,回避觉得完美恋人,背后是回避的利己;比如,回避投入情感少,分享和反馈少,背后是回避的利己;比如回避喜欢高能量,其实是回避要窃取伴侣高能量,背后是回避利己;比如回避慕强,是回避直接或者间接利用伴侣的强,背后还是回避利己。

利己,这个标签,从贴到回避身上开始,就没有被揭下来过。各种主题的探究,都喜欢归因到回避的利己动机上。

这种说法,很具有诱惑力。它其实是恰好匹配了焦虑在情感关系中累积的缺失感:

情感投入,无法享受预期的回报;

分享欲,无法得到反馈;

频繁亲密的互动,没有办法建立;

……

这些都是能累积焦虑内心缺失感的。自己感受有缺失,就代表了有人在自己这里,多吃多占,窃取索要。那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回避是情感关系中,隐蔽而精明的利己主义者。别说焦虑,就是我听了,都忍不住点头同意。


当然,回避这些情感关系下的互动缺失,就是缺失,没有什么值得美化的。但是,作为一个理性观察和分析的视角,我们更多是要排除基于自我情绪而对现实的强制解读。昨天我们聊了信仰,任何信仰中都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个体要跳出小我视角的局限性。

焦虑有缺失感,就是回避是利己主义么?

不排除有人遇到的“回避”是。有人就喜欢自我标榜回避,然后在情感关系中处处以回避自居,尽行利己的行为。他们只是情感关系的索取者,窃取者。如果局中人,非要把这种人,理解为回避的话,那我们无话可说。我们只能说,我们一直以来解析和探讨的回避,和他们遇到的回避,不是一类人。大家聊的不是一件事。


我很多年前,有个同事。当时,大部分同事才二十多岁,他已经三十了。他给人感觉风趣幽默,交友广泛。每天下班之后,只做两件事,和同性友人吃吃喝喝,找不同异性约会。嗯,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种约会。

时间一久,大家就回过味儿来了。这个家伙,把所有人的钱都借了一圈。日常操作就是,先把ABCD所有能借到的钱先借一遍,然后等发工资了,还A的钱,然后再问A借一笔钱,还B,再问B借钱还C,以此类推,真是个经济学人才。

大家回过味儿来之后,就不愿意和他多交往了。他就开始主动和大家搞好关系。遇到有一次,有同事生日请大家吃饭,结束后,他说要请大家唱歌。大家还觉得他挺大方的。结束之后,大家交流才发现,他先找到过生日的A说,要请A唱歌,可是钱不够,希望能和A一人一半,A同意了。他又找到B,说自己想请大家唱歌,可是钱不够,让B出了另外一半钱。后来,B找他还钱,他反问B,你不是也玩了么?为啥要找我还钱?

之前,看过一个描述,有人出场的时候,就是光彩照人,让人眼前一亮。等这个人走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他留下了一地狼藉。这不是社交达人,这是社交诈骗。只不过,他巧妙地遵循了人情世故,而利用了大家的善良,不愿意撕破脸。


什么是利己主义呢?利己主义,就是一开始就奔着消耗他人,有利自己来制定互动策略的。可是很有意思,很多人在面对社交互动中,真正的利己主义的个体时,往往觉得对方是高明的社交,是光彩照人的,哪怕自己受到了财务损失,也认为自己不善于社交,是自己交学费了。同样是这部分人,在面对情感问题的时候,就变得很精明。当然,精明是对的,预防情感诈骗,永远值得警惕。只是,他们的精明,不仅会在刻意保持自己有限范围的财务付出,还很小心翼翼打量自己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只要,没有得到自己预期的反馈,就立刻认定,对方是利己主义。哪怕,对方其实没有任何索要财物的行为,对方也没有窃取情感的行为。可没办法,就是会被认定是利己主义。

为什么?因为这类个体不善利用人情世故,不善于利用社交规则,去既占到了便宜,又把自己放在社交道德的有利位置上去。个体不仅不善于利用社交,利用人情世故去占便宜,而且个体不屑于找寻社交漏洞,利用他人好面子的机会,去把自己的社交行为美化,让人无法辩驳。


不善于钻研社交规则,不善于利用人情世故,也不屑于包装美化洗白自己的社交行为,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基于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么看,回避被骂利己主义,我们觉得很合适,很公平。你不利用社交规则保护自己,你就必然被社交规则所指责。毛主席说,落后就要挨打。回避在社交领域的技能落后,当然要挨骂。回避在社交规则上做的自我预防性保护策略为0,所以当焦虑在社交角度指责回避的时候,就是理所应当,合情合理。


有人会问:情感关系,难道不是跟随自己内心,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么?这难道不对么?

这当然对。但是,情感关系中,总会有吃饱饭骂厨子,病好骂医生的人。这些人,自身没有什么个人魅力和社交价值,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通过付出财务来赢得恋人欢心。可财务换来的情感,并不是劳务合同。用情感换来的是情感,用财务换来的是角色扮演。演员有一天不想演出了,花钱买票的观众就不干了,要退票退钱。

因为总有这样的人在,所以情感关系跟随自己内心,而不顾及社交规则,利用社交道德来保护自己的人,就注定被吃干榨净,会吃亏上当。

没有个人魅力,又想享受伴侣个人魅力,自己带不来互动体验,又想获取伴侣带来的相处体验,这类人就很双标。享受伴侣魅力的时候,通过付出来表决心,获取伴侣相处体验的时候,还是付出加付出。一旦关系有风吹草动,这类人立马有开始双标变脸,开始全面否定个人魅力和互动体验,开始从物质标准上重新解释互动过程。这类人就开始索要付出和财务。如果伴侣不还,伴侣就是利己主义。

所有观众,也会认可这种说法。因为伴侣的个人魅力和相处体验,是无法量化的,无法被围观群众体验到的。可是付出和财务,却是一个具体明确的额度。

所以,跟随内心的,永远战胜不了,骂利己主义的。跟随内心的,只能找跟随内心的,骂利己主义的,只会找到借爱而捞的。


那我们再看下,很多内容中,回避所谓的利己:

物质利己。回避会索要礼物么?请允许我们大笑五分钟……回避喜欢节日么?回避喜欢收礼物么?如果回避愿意过节日,愿意收礼物,那说明你做的不错。因为正常情况下,回避不喜欢节日,仪式感,礼物。收下了礼物,也会选择大致等价的回礼。互不亏欠,这才是回避自己的社交准则。如果回避不想送你礼物,回避绝对不会要你的礼物的。

这里面,只有一类情况,比较特殊。就是彼此地位很不对等,以及回避的困境。这种情况下,要细心分辨。可能并不是真回避,真回避,自我困境也不大会主动索要支持的。如果是自己地位,远远高于回避,而自己主动强制付出给回避的,需要慎重。

情感利己。这里面,有一个情况,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焦虑的付出,超预期付出,超正常水平的付出,到底是回避索要的,还是焦虑自我感动后的飞蛾扑火?付出的过程,是回避获得了满足,还是焦虑产生了自我感动的满足?焦虑可能要的不是一次满足,而是全程满足:付出的时候,焦虑要的是自我感动的自我满足,付出之后,焦虑要的是预期中回避反馈带给自己的满足。

你去超市付款一件商品的货款,能拿到两个同样的商品么?收银员问你,你只买了一件商品,为啥要拿两个?你说,第一件商品是你决心买的时候,应该给你的商品,第二件商品是你付款的时候,应该给你的商品。你会这么做么?超市会答应么?

可很显然,在面对回避的亲密关系,很多焦虑就会陷入这个思维的怪圈里:我要的是全程满足,不仅是付出的时候自我感动的满足,还要付出后,享受到回避反馈的满足。否则,就是不满足。

焦虑当然可以不认可这种解释,那就自囚在这个思维怪圈里,不要抱怨自己陷入情感泥潭。因为,这都是自己选择的道路。

至于日常分享和互动的利己。焦虑以为的乐趣和享受,只是基于焦虑模式特有的乐趣和享受。对于回避来说,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必要说明:

1.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音频课列表。音频课需要一定理解能力,且不含答疑,介意勿买

2.个人微信:s4526s   抖音,小红书同号更新

3.精力有限,只添加确实有咨询或买课需要的小伙伴,申请时请备注“需要咨询或买课,不闲聊”

4.微信好友只保留已经下单的客户,定期清理非客户,不闲聊,不陪伴,不需要交朋友,这是工作微信

5.阅读公众号,觉得不错,点赞在看分享就可以,我谢谢你。不要在公众号对话框发留言,不要发回复,造成骚扰直接拉黑。不必专门加我微信,就为说一句写得好,有心就好。


穆视角
一个与回避型依恋伴侣相处的行动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