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不吵架就是冷战么?

情感   2024-10-30 10:28   河南  

阅读前提示:


公众号内容硬核抽象,建议有阅读不适感的绕行,移步到鸡汤式回避内容下。不适感包括不限于阅读障碍,理解困难,杠精,缺乏思考,应激创伤未愈,黑粉,故意挑起对立争端,宣泄不满,习惯性满嘴脏话,对现实排斥,生活在幻想中等。


吴昌硕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和有自我觉察的小伙伴,共勉。




今天看下,回避面对情感问题,比较被动的情况。

有观点说,回避如果吵架就冷战,这时候,应该给回避台阶下,先宽容回避。在回避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再夸再引导回避,主动去解决问题。

回避是小孩子,需要反复示范。回避骨子总把焦虑想象得很苛刻,很难沟通。



我们看下,这个观点。

情感主题下,遇到问题,还是应该有基本的解题思路的。好多年前,有帮助大家识别假医生的技巧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识别生活中,其他内容:

神医是可以包治百病的。真正专业的医生,反而很谨慎,很认真告诉病人,自己擅长哪些疾病,而且不能一定保证,所有这些疾病,一定是可以痊愈的。因为医生看病,如同背人过河,不仅医生要努力,病人自己也要努力。医生还会告诉病人,自己是怎么判断分析的过程,自己的治疗思路,药物的药效原理,药物的副作用,或者是过敏了,应该先停药,然后再怎么处理。

可是,神医是不需要的。神医,病人不开口,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是算命加看病,保证药到病除。如果病人不能痊愈,那肯定是,药医无死病,死病无药医。如果病人不幸去世,那是病人的寿限如此,和医生无关。

但是,神医骗子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总有人不以理性认识现实,总以感性去理解现实。神医虽然医术和药物,都不能保证,可是神医能给病人提供情绪价值。



在面对回避问题时,是情绪价值重要,还是看清现实更重要?

我们一般会认为,看清现实更重要。除非,焦虑自我能量已经被消耗,透支,所剩无几,必须要给以焦虑最基本的支持和鼓励,否则的话,帮助焦虑看清现实,比纯粹给焦虑提供情绪价值,更重要。


回避在面对争吵的时候,焦虑会认为回避在冷战,在对抗,在发泄自己的不满。焦虑一旦坚定了自己判断后,就会陷入和回避的对抗模式中,难以自拔。

可是,回避避而不超架,就一定是冷战吗?就唯一是冷战么?在焦虑的情感观念中,情感链接优先,情感互动重要,分享和交流是基本的尊重。情侣之间,更应该如此。所以,焦虑在看到回避,没有交流和互动时,就认为回避不尊重自己,在藐视自己,在挑衅自己,在给自己施压。

可这种观点,有时候未必符合现实:

回避不吵架,可能认为吵架的问题本身,就不是问题。比如,回避会认为,即便是恋爱了,即便是情侣,每个人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焦虑指责,回避没有花时间,花精力陪伴自己的时候,回避就会不认同,回避认为这根本不是问题。

可能回避还会认为吵架的问题,不是能通过吵架本身来解决的,问题的解决可能是随着时间流逝,自然而然就解决了,问题可能无解,问题可能需要有人牺牲和付出来解决的……总之,吵架本身,回避看来,就是一个孩童般的哭闹,纯粹地情绪发泄,而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

可能回避会认为,关系最重要的是,双方情感基础没有裂痕,没有被破坏,没有撕破脸。焦虑对吵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吵架多么凶,结束就多么快,和好时能继续甜蜜如初。可是,回避认为吵架本身,就是会打破情感基础的,彼此轻松舒适融合亲密的情感基础,是一个定量值。吵架一次,就消耗一些,吵架多次,就可能完全消耗完了。没有了情感基础,彼此就是面目可憎的。从满心欢喜,到面目可憎。有意思的是,焦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心。吵架本身,就是一种激烈的情绪宣泄、情感互动,焦虑在吵架前,是有难以遏制的自我冲动的,在吵架时,会获得无比充盈的自我能量,在吵架后,有一种跑完3公里的,多巴胺尽情释放的酣畅感。焦虑不仅不会觉得,吵架会让情感变淡,反而会因为吵架的情感过山车,变得更加依赖对方,更加爱对方,彼此的链接更加稳固,更加可靠。当然,最好是,焦虑吵赢了。如果焦虑吵输了,以上快感减半。

可能回避还会认为,吵架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这在焦虑看来,完全不可思议。因为,吵架对焦虑来说,不影响自己的其他事情。焦虑也不理解,为什么回避因为吵架,影响自己节奏。具体原理,详见我们前两天的付费内容《回避的秩序感到底是什么》。即便回避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吵架,焦虑也不会认可,甚至会更加愤怒:难道自己,难道情感,还不如回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两点一线的日常无趣生活学习工作重要!?

回避不吵架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冷战只是其中,很小概率的一种。原因也好理解,情绪对抗这种模式,对焦虑来说,是一针兴奋剂,对回避来说,是一针躁狂针。对抗互动,无论输赢,回避都会觉得很不舒服。


那面对回避不吵架,焦虑应该先包容,再夸,再教回避么?

很有意思,之前我们列举过,有人认为回避不可能被引导,有人认为回避是需要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处处示范的。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回避?

我们说过,有人就是自恋幼稚病,这种人当然需要示范引导。可是,这种人未必是回避。如果真的是回避的话,焦虑为什么能觉得自己是情感导师,回避是情感小学生?

因为焦虑在面对回避的时候,看到感受到发现回避在处理情感表达,情感互动,情感冲突的种种问题时,回避很青涩,很不熟练。所以,焦虑就会自我解释,自己应该是情感导师,回避是小学生。可是,这种自我解读,本质上是圣母心的变形。

焦虑真的是情感导师么?回避真的是小学生么?那为什么焦虑情绪失控,自我状态失控的时候,远远比回避多得多呢?所以,不熟练,青涩,未必就是没有内在能量。外表绚丽绽放的,反而可能把全部能量都用在了对外表现上,内部能量其实很匮乏的。

对待回避,为什么不能把回避当作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为什么不能去分情况看回避什么原因不愿意吵架呢?动不动就把对方的行动,识别为情感挑衅和对抗,多半是自我之前受伤后的应激反应未痊愈。





 必要说明:

1.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音频课列表。音频课需要一定理解能力,且不含答疑,介意勿买

2.个人微信:s4526s  。全网只有知乎账号张森,公众号穆视角,其余都是骗子。

3.精力有限,只添加确实有咨询或买课需要的小伙伴,申请时请备注“需要咨询或买课,不闲聊”

4.微信好友只保留已经下单的客户,定期清理非客户,不闲聊,不陪伴,不需要交朋友,这是工作微信

5.阅读公众号,觉得不错,点赞在看分享就可以,我谢谢你。不要在公众号对话框发留言,不要发回复,造成骚扰直接拉黑。不必专门加我微信,就为说一句写得好,有心就好。


穆视角
一个与回避型依恋伴侣相处的行动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