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些长袖善舞的本事,是不是就没有发展了。
从普遍感觉的规则来看,的确如此。
毕竟,整个社会的运转,最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打交道。
而这里面,天然就是长袖善舞的外向人,最吃香。
因为外向解决的,就是人与人的沟通问题。
好比如,单位里有两个中层。
年龄、资历、履历、学历等等都相差无多,但是上升的名额只有一个。
一个只知道埋头干活;
一个懂得汇报沟通。
一个上班到岗,下班回家;
一个上班到岗,下班约着各种运动、凑场。
一个什么事情都据理力争,完全不顾周围人感受;
一个察言观色,能够照顾好周围人感受的情况下,搭车办完自己的事。
设想我们作为这个单位的一个人,怕是99%的人,都会和其中固定的一人熟悉,然后和另一人点头之交。
而且,这个点头之交的人,大抵还会被人认为“平庸”,也就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
这人世间的事,就不是一个可以量化预测的模型,必须是充满变数和未知。
同样一个人,在有的地方,吃得开,换个地方,就被嫌弃,这就是单位的风气不同。
人,各有各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一个单位,就像是一栋房子。
总要有基石,总要有梁柱,也要有装饰。
一块磐石,做地基是极好。
如果磐石非想用到装修上,那就只能是抽象派能用得上,或者把自己砸碎了磨成沙。
就像是开头提到的。
如果不是一个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人,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只不过,需要换环境,而不是改变自己。
所谓“平庸”,不过是建立在当下评判标准下的结论。
环境变了,标准改了,谁敢说“平庸”就变不成“出众”。
老江头儿的一个老乡,那是内向的不行。
碰到一起,说话都脸红,但凡是让他发言,说三句话以上都得停三停。
但是,架不住人家就是坐得住,写得一手好材料。
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优势劣势,就是低着头干活,然后从来不搞什么交流汇报。
开始的时候,也是经历了一段低潮期。
毕竟,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又怎么能很容易的建立起与周围人的各种联系呢。
甚至于领导,都没有功夫去费力了解你的内心。
但是,等到他写材料的本事展示出来。
原来大家评价的闷葫芦,一下成了沉稳持重,能够稳下来琢磨材料的大拿。
领导知道他这种性格,反而是在评先树优提拔等事情上,都会充分考虑他的情况,倒是一步也没落下。
从外面来看,从大众眼光来看。
这位朋友和那些经常遇到的,大会小会能够侃侃而谈,讲话三小时不带重样的,完全不一样。
似乎,他就不是一个能够当领导的人。
然而,现实中却是走上了两办班子,还主持了研究室工作。
性格使然,所以不会长袖善舞。
换个赛道,找到了契合个人特点的路径。
所以,成就个人,并不是非要按照什么既定模式,并不是非要按照大众印象中的“热门”路数去改变自己。
笨重虽然有些笨重,然而这是磐石。
我们要求磐石坚固可靠,便不能不承认磐石的笨重。
人总要有擅长和不擅长,甚至于两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关系。
非要扭转自己的性格,强行走另一个赛道,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性价比是真的低。
何必和自己“天生的性格”过不去。
我就是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就是讨厌成为所有人目光里的中心,我就是不适合……
短短几十年的职场生涯,别太委屈自己。
实在不想改变,那就坚守自己的初心。
以时间换空间,闯出自己的口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亦不失为另一条路。
至于行不行,尽人事,听天命吧~
~山人出品,只做原创~
~全网首发,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