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提升幸福感的一切
From《小可爱》
生活好物
-01-
@吴玉飞:想推荐一个生活好物,其实是朋友送我的礼物-「YSL黑鸦片香薰蜡烛」,我点完觉得特别好闻,舍不得用、又想保留香味就放衣橱了,结果整个衣橱每次打开都是黑鸦片香味,太好闻了!
-02-
@茨威:推荐一对超级可爱的玩偶挂件,「amuse的水濑小挂件」。送人很合适!在日本的时候发现的,然后看到tb有代购。
推荐买11cm的一对(拿鱼款和不拿鱼款),毛毛摸起来软软的,比起17cm的玩偶更软萌可爱,还可以挂起来!很适合作为给姐妹的礼物。
-03-
@旷野:推荐一下「春江月家的红薯干」,吃起来软软糯糯的,不会太甜,就是番薯本身的甜味,口感也不错,不粘手不黏牙,而且配料表很干净,只有红薯和食用盐。
-04-
@牛爽~🌻:面食爱好者的福音来咯:「和府捞面旗舰店」(淘宝)。
之前喜欢在他家线下店点一碗番茄牛肉面,他家是选了三地番茄汇集制成,层次丰富,浓郁的汤汁+爽滑劲道的面条,瞬间治愈!
面条是麦芯粉制作的半干鲜面,汤底主打秘制草本融入骨汤,入口醇厚。
最近刚发现了他家的淘宝店铺,狂喜!可以根据自己口味选购,每包有面条+汤包+蔬菜包+肉包(可选),和店里的味道一样,随时随地的美味!
-05-
@云云:推荐一款比较健康的小零食:「脆脆猪肉脯」,香香脆脆的,一点都不油腻,应该是用了脱水的烘烤工艺,吃起来就像薯片一样的口感,但是又有肉的香味,我们家大人小孩都超爱吃。
-06-
@豆喵٩(๑❛ ❛๑)۶:夏天要过去了,偶尔燥热的时候,还是想喝点凉快的小甜水。
安利「生龙鲜榨米酒」,无添加无防腐无蔗糖,配料只有水,糯米和桂花,纯自然发酵,味道香甜,还有淡淡的桂花味。加点鲜牛奶更加醇香,代替奶茶健康又美味。
UP主
-01-
from 《听说》
@* 鹿特丹:今年最开心的体验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到了当地租电动车深度游🛵。
在泉州可以骑车去各个不同的寺庙祈愿,在南澳岛可以环岛吹凉爽的海风,在西安可以穿梭在不同的大街小巷,那种自由的感觉真的特别特别迷人!准备鼓起勇气尽快拿下驾照,这样就可以自驾游了!
综艺和剧
-01-
豆瓣评分:暂无
去哪儿看:芒果TV
@诺亚蜗牛:推荐「芒果TV」APP出的新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本纪录片每集25分钟左右,共8集,目前更新到了第7集。
本片由纪录片《中国》原班人马打造,单凭这个名声就很响亮了。这8集的分标题分别是:《惊世》《辛追》《古国》《侯门》《锦绣》《黄老》《归宿》《不朽》。
纪录片借助实景拍摄(在博物馆条件允许下的文物拍摄)、三维数字技术与精美绘画,让博物馆成为流动的历史空间,将马王堆汉墓的珍贵文物以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深入了解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
看后会感觉,每一件文物都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从精致的饮食器具到优雅的服饰,从天文地理到黄老之学,让人不禁感慨两千年前的辛追家族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世界观中的务实与浪漫,与今天的现代人并无二致。
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或者别的综合片子往往会讲述墓主的功业,而这部小众的片子聚焦辛追家族的饮食、炊具、服装、一日闲暇时光……等生活日常,让人感觉接地气很亲切。这才是活的历史文物。对长沙这座城市好感又增加了。
-02-
豆瓣评分:暂无
去哪儿看:人人视频
@笑一:推荐一部亲近自然的纪录片《蕾讷和森林精灵们 》,7岁女孩在德国巴伐利亚森林的探险之旅。
没有比神奇的大自然更治愈人的了,更别提是从迷人的儿童视角来朝着未知冒险,好喜欢!满屏绿油油的森林,以及各种奇妙趣闻。
是「歌德线上影院 城市·乡土·河流」电影系列,大家可以关注公号提交申请就可以看啦。
(雅君说:具体的观看指南可以在“植物系爱好者看过来!歌德线上影院 · 本月推荐 :《蕾讷和森林精灵们》”这篇文章中查看哦。)
-03-
豆瓣评分:8.9
去哪儿看:B站或线下
@朱以灵:推荐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上海最近有现场版,网上也可以搜到过去演出的视频。
不同于小时候看的电影《茜茜公主》,是从伊丽莎白本人视角出发的大女主戏,以及里面的歌曲非常好听,虽然听不懂,但音乐无国界。
高分好书
-01-
豆瓣评分:8.6
@Alicia:给对游戏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一本书,简中翻译版名叫《游戏结束:任天堂全球征服史》,是游戏从业者的男友推荐给我的,我一个游戏小白也看的不亦乐乎。
全书剖析了任天堂的发家史,也回顾了全球电子游戏业在1960-1990年代的发展历史,对于了解游戏公司、游戏产业和游戏的影响力很有帮助,同时文风简明有趣,可看性很强,对我而言是很棒的科普。
-02-
豆瓣评分:暂无
@王旭Sunny:最近读了一位北大毕业的二宝妈妈许宜萌写的育儿书《有爱又有笑的陪伴》,书里分享的游戏化育儿理念和方式真的很有启发。
其中一个小故事,是妈妈想要为说不清感受的孩子理清头绪,假装变出一个听听虫,代替孩子说出他心里的想法,一问一答当中帮助孩子慢慢的从紧绷焦躁里舒缓出来,自己应用了一下,觉得还挺有效。
为人父母,如何用更多的智慧和耐心去陪伴孩子,而不只是用「权威感」去管教孩子,真的是值得一直努力修习的课题啊。
-03-
豆瓣评分:暂无
@杨烁sure:推荐一套好书:《从南到北看建筑》。很便宜也很好读。一套三本我一晚上都看完了。推荐上都说是适合青少年,也就是12-16岁的人去读,但我觉得成年人更适合。
作者是刘天华老先生,196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后又师从 园林家陈从周教授研读古典园林,退休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室主任。
本书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历史,内容涵盖宫殿庙坛建筑、佛寺佛塔艺术、古典园林、古代桥梁等建筑类型,用通俗而优美的语言带领读者畅游神州大地,告诉读者怎样欣赏中国各类古建,展示中国古建的奥妙与美妙。
作者刘天华老师博闻强识,带领读者们游览穿梭于历史空间和建筑空间,从美学角度介绍建筑。本书亦是一部文采斐然的建筑美学入门读物。
适合喜欢历史的人、喜欢旅游的人、家有初高中生的人、甚至是最近装修的我也从这套书中得到了启发。
-04-
豆瓣评分:8.5
@浅唱:初秋了,推荐一本静心的书,Cabin Porn,中文译名《木屋之色》。
早几年迟迟未买,因为简介里暗示出一片呼朋唤友来作伴的伪林间生活。直到打开书的一瞬间,才发现: 被骗了!完全就是的归隐山林个体样本指南好吗。
作者只是提供了一个征集网站,里面收录的都是逃离路界线之外的真实故事: 既能找到风雪夜归人一灯如豆的静谧,也能领会到西西弗斯般往林区深处搬运木材的坚毅。
看完,也许会感受到那份精神力的共鸣: 木屋,往往只需要最原始的材料,也只属于那些敢为的人。遗憾的是对建造的过程着墨不够多,但那些如电似露的照片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小彩蛋: 看完觉得cabin porn这个名字无比贴切,因为对喜欢隐毅精神力的人来说确实很爽~
-05-
豆瓣评分:8.2
@林蓉:最近在看周慧的《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作者主动选择了10年无业归隐深圳边缘小山村的简单独处生活,保持贫穷并让贫穷微不足道,把偶发和短暂的事情当作永恒来尊重。
书给了那些渴望独立、自由的人去追求的勇气和心理慰藉,但更打动我的是第三辑中作者回顾年少时与父母姐妹相处的点滴以及自己对某些记忆断层的遗憾,逃走的人同样拥有对陪伴、爱与亲密关系的渴望,对美好的珍惜。
雅君说
《一生之敌》?
看到这个书名,我有点好奇它具体是讲什么内容。
打开发现它讲的是如何察觉和应对内阻力。
那什么是内阻力呢?
from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那你可以将其理解成,我们体内那股阻止我们去过自己的心真正渴望的生活的力量。
「有一个秘密,真正的作家知道,想成为作家的人不知道。这个秘密就是:难的并不是写作。而是坐下来开始写。阻止我们坐下来的,是内阻力。 」在书中,作者如是说。
但这个论调其实并不新鲜。
而让我愿意继续把这本书翻下去的原因其实是作者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的自述。
他是一个和内阻力对抗过多年的选手。
他写在临近三十时,搞砸了婚姻,也接连两次毁掉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写了两个故事,但是都在临近结尾时放弃。
from 《怪诞小镇S2》
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失败背后的根源是他「不懂得应对内阻力」。
他写「对内阻力屈服到如此程度,我沦为了此前提到的一切堕落、 恶行、注意力涣散和你叫得上名字的所有糟糕情形下的牺牲品。」
而他的生活发生改变,是他最终选择面对自己的作品,并完成它——他找了个小镇,「连续工作了二十六个月,中途只抽出两个月时间去华盛顿州做了一阵子的流动劳工,终于有一天,我写到了最后一页」。
这期间,美国发生了水门事件,而他完全没有关心,「我不看报纸,也不看电影。只是工作。」
我看到这里,以为这本他努力完成的书,会给他带来事业上的机会。
但事实上,并没有。
没有一个出版社要买这本书,而且,他的下一本书也同样没卖出去。
他写「足足过了十年,我写出来的东西才换来了第一张支票,在那之后又过了十年,我的第一本小说《巴格·万斯传奇》才终于出版。
可就在那一刻,当我第一次用键盘敲出“全书终”几个字时,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
from 《黑子的篮球》
我看到这里会觉得,这大概是他第一次在写作中,和内阻力对抗,取得了胜利。
而这种胜利,让他积攒了反抗内阻力的经验。
他写,「内阻力带给人的感觉」,首先就是「不快乐」。
「我们无聊,我们不安。我们不能得到任何满足。我们心有负疚,却找不到原因。我们想回到床上,我们想起床玩乐。我们觉得不被爱也不值得被爱。 我们满心憎恶。我们讨厌我们的生活。我们恨我们自己。」
我看这段话有种对镜自照感,当我深夜或清晨躺在床上刷手机,但心中又有想做却未做之事时,就会有类似的感受。
在史蒂文看来,「任何为了长远发展、健康或坚持正直而拒绝即时满足的行为,或者换一种说法,任何源于我们的更高本性而不是低级本性的行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引发内阻力」。
而且,「经验法则:对于我们灵魂进化,越是重要的召唤或行动,追求它时遭遇的内阻力就越大。」
他说,连自己在写这本谈内阻力的书时,也「差一点就被内阻力打败了」。
他觉得自己既然是小说作家,为什么要写一本讲内阻力的非虚构类型的书,而且写这样的书是不是也太好为人师了。
from 《Rana Abdelhamid: 防身术推广运动中的三堂课》
但「最终说服我继续前进的理由很简单,不继续前进会让我不快乐。我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症状。可一旦坐下来开始工作,我就好了。」
这也是我很多时候会有的感受。真正能让我感觉好起来的,不是假装忘记或逃避,而是把那件该做也想做的事给做了。
他在书中举了著名演员亨利·方达的例子,他写「即便到了七十五岁,亨利·方达每次登台演出前依然会紧张到呕吐」,而「亨利·方达的做法是,在更衣室的马桶间里吐完, 然后整理干净,走上舞台。他仍然害怕,但他逼迫自己强忍恐惧,继续前进。他知道,一旦投入行动,恐惧就会消退,他会没事的。」
而说到恐惧,我们恐惧的不仅是失败,也有成功。
但为什么我们会恐惧成功呢?这听起来很不合理。
他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害怕成功,让我们「远离我们熟悉的一切」,我们害怕「会失去朋友和家人,他们将不再认识我们。我们会独自飘摇着飞起来, 飞进寒冷寥廓的星际,无所依凭,无人相伴。」
他一边说「事实的确如此」,一边说,但我们「并不孤单」,「我们会被带入一个永不熄灭、永不枯竭、永无止尽的智慧之源、意识之渊、友谊之泉。是的,我们会失去朋友,但也会在我们从未想过的地方找到朋友。那会是更好、更真诚的朋友。我们对他们也会更好、更诚挚。」
我看这段时,心里有个声音问:「真的吗?」
同时我也知道,这对作者而言,是真的。他通过他对抗内阻力,继续创作,验证过了。
from 《唐顿庄园》
就像,他认为,写作者应该为了自己想写的东西去写,而不是为了讨好读者和市场去写。
因为这也是他自己验证过的。他写过一本关于高尔夫的小说《重返荣耀》,这本书他在写的时候,他和经纪人都觉得,因为题材小众,可能无人问津,但他还是写了,因为他真的感兴趣,真的想写。
结果「无论口碑还是商业性,这本书比我从前做的一切事情都成功,从那之后的其他事情也开始变得幸运起来。」
这或许就是这本书最可贵的地方,一个创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跟你分享他的创作心得,非常个人、非常主观,但也极其真诚。你知道他写的是他用的、他信的。
他讲自己选择成为「职业选手」,来对抗内阻力。
至于职业选手需要具备哪些特质,他在书中给了一些建议。其中有一条,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不会过分共情自己的工作」。
职业选手知道,「我们自身不等同于我们工作的内容。反之,业余爱好者过度认同他的业余爱好、他的艺术抱负。他以此来定义自己。他是音乐家、画家、剧作家。内阻力最喜欢这样。内阻力知道,业余作曲家永远写不出他的交响乐,因为他对成功期望太高,对失败太过恐惧。业余爱好者把它看得太重了,以至于无法行动。」
职业选手愿意接受真实世界的评价,但不会因为受到差评,就一蹶不振,而会继续前进。
他自己第一次参与编剧的电影《金刚复活》上映后,票房口碑双失败,这让他十分痛苦,而朋友的话提醒了他,「你已经走到你梦想的地方了,不是吗?没错,你现在受到了一些打击。可这就是站上竞技场而不是待在场边观看的代价。」
他写,「就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职业选手。我还没有成功。但我已经拥有了一次真正的失败。」
这让我想到另一句话,大意是,一个糟糕的开始比不开始,要更接近成功。
他在书的结尾部分还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理的领域。比如,「史蒂夫·汪达的领域是钢琴」,「阿诺德·施瓦辛格的领域是健身房」,而「当我坐下来写作时,我就在我的领域里。」
而「艺术家不能以等级为导向来工作。他必须在领域内耕耘」。
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能想着比谁更厉害,你需要想的是,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自己的领域是什么,然后把想做的事情做出来。不是跟他人比较,而是贡献自己内在的宝藏。
-彩蛋-
欢迎你分享你喜欢的APP、书、影、剧、游戏、好物等,我会选10位留言者每人送一本《一生之敌》。
illustrated by seul grim
Edited by 小疯子
猜你喜欢:
高纯鱼油、装饰画、玩偶、真丝枕巾、桌面风扇、9分电影和9.3分书|读者分享573期
那些去鹤岗隐居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一个人如何才能活得自由满足?
合作 请联系微信:wuweiq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