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什么是练功?“功”是练习者对空间的感知能力。练功是忘我的过程,是自己和空间的更密切融合。
1
肺的本意,是充盈在天地之间的气进入人体、又从人体回到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这个循环进行得越充分,人的生机便能得到越好的养护。
所以,如果我们让身体与自然空间有密切的联系,就能更好地完成这个循环,肺的功能也能得到更好的表达。
如何通过练功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呢?
我们在练静功的时候,尽量把全身都放松。放松到一定程度,全身的毛孔就会打开。
毛孔打开之后,就能够对口鼻呼吸进行补充,身体就会获得更多来自空间的能量。
这里所说的“能量”,还不只是被吸入身体的“空气”。
我们看到的蓝天、绿树、白云……以及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感受,其实都是对身体的滋养。
当我们有一种“将美好事物都尽收囊中”的豁达与享受感时,身心便都会被充分地打开了。打开身心,与天地同呼吸,我们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来自天地的能量。坐着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手放在桌沿上,然后全身都放松。尝试用掌根,微微地给桌面一点压力。这个时候会发现,桌面给我们一种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会让我们感觉身体突然间松下来了。松下来以后,我们就保持放松、享受的状态,然后让身体慢慢地像气球一样充盈起来,就会感觉自己好像马上要从椅子上站起来,但又没站起来。那个姿势是似站非站、似坐非坐的状态,我们会感觉人一下子就松掉了。在这个状态里面,只要几分钟,就会感觉身体被打开。同样的,站桩也是这样子。站桩的时候,可以先找个阳台或桌子,然后轻轻地靠着它站,就像要准备看风景一样。靠住的时候,也是先给阳台或桌子一点前倾的压力,然后感受身体由此获得的支撑力。试着让这个支撑力充分地反弹给整个身体,由此让全身都放松下来、充盈起来。我们开车的时候,方向盘有助力系统。这个方法也是借助”助力系统”,让我们的身体慢慢舒展开。展开以后找到自己觉得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就是我们需要的状态。这个时候,身体丝毫不着力,感觉到人好像一个气球快飘起来,但又没有离开地面。然后我们突然就发现,手被解放了,很自由,做任何动作都可以,因为身体有足够的放松。放松之后,气就出入畅通,我们就可以与这个空间相联系了。在身心的放松、自在中获得与空间的联系,是我们练功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如果和空间有联系,那么站在哪里都一样,坐在哪里也都一样,这就是所谓的“行住坐卧皆是禅”。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时,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助力,这就是“借势”。所谓的气血,其实不是只指我们身体内部的,而是指我们与环境之间的融合度,以及可以调配的资源。当我们足够放松时,周围的环境会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气血。包括环境的氛围、周围的陈设、别人的情绪,都可以转化为我们的气血,滋养我们的身心。 所以,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气血不够时,是因为他的心没有打开,只是局限在自己身体内部,忽略了身体与外界的沟通。就像一个长期关着门窗的房间,我们一进屋就会觉得沉闷。如果打开门窗,让内外空气流通,我们在这里就会感觉舒服。当我们的心打开了,思维也会变得开放,身体与外界的沟通也会增多。当我们融入当下的环境时,所有的一切都能滋养我们,不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当我们觉得要以一己之力完成某件事时,就会让自己感到压力与疲惫。当我们意识到,其实身边有很多助缘在帮助时,就不会觉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