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距离《山花烂漫时》完结其实过了十来天了。
一开始,没多少人看好《山花烂漫时》。
因为从题材、阵容、宣传走向都摆明了它是主旋律、任务剧,这就已经隔绝了许多观众的兴趣。
“张桂梅与女校”更是触及到部分敏感内容,社会舆论层面的,政策压力层面的都有,弄不好就容易里外不是人。
不久前,海清领衔的同题材电影《我本是高山》,就翻了个史诗级的车,也给《山花烂漫时》披上了一层阴翳。
但《山花烂漫时》的结局却是光明的,有点像剧中的张桂梅和女校中的女生:
一开始没有人看好你,但偏偏你最争气。
《山花烂漫时》主要的情节围绕着张桂梅校长如何建立起华坪女高,又如何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展开的。
在招老师和收学生的情节上,显然编剧花了大功力,都讲得相当有趣,又扎根现实情况:
有的老师是被张老师夸大的待遇与名誉诓到的,有的老师是为了摆脱父母家长的掌控选择走不一样的路,有的老师则是秉持着热血与理想,而有的老师则是为了追随自己喜欢的人。
而到了大山里收学生的情节,现实性与社会议题有了充分呈现。
我们能看到落后与愚昧,能看到血淋淋的现实与惨痛,但却避免了大肆渲染苦难,也没有刻意去营造张老师的伟人感。
张老师带领的老师团队,仍然是处在贫穷落后的环境里,从很现实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把女生们领出大山。
她们面临着未成年就要被“卖钱”式地嫁人命运,面临着“独生女”是“赔钱货”的陈腐思想,面临着被醉酒的家长殴打辱骂。
她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对自己的命运浑然不觉,认为那就是正常的人生。
她们从来不知道外面世界是什么样的,身处在落后的环境里的她们本来就是愚昧的一部分。
《山花烂漫时》没有回避这些内容,反而用朴素的方式把真实事件讲述出来。
包括来自城市的老师们因为不理解大山内人们的思维方式,于是被当成骗子、人贩子。
通过风趣幽默的手法,把这一个个原型老师们所面临的可笑但现实的问题构建出来。
不需要刻意强调,反而更映衬出平凡的伟大。
剧的重中之重,则是描写怎么培养辍学的、没上过学的、不知道上学是什么的学生。
从如何制定学生们的时间规划,如何处理学生的内务,如何安排学生的课业节奏,再到如何安抚激励学生。
我们在网络上,经常还能看到一些城市中的班主任,吐槽带班管班难,更何况这是一群刚刚从大山里挖出来的苗子。
但剧集呈现了张校长在教育上的许多有效方式,比如不分快慢班,积极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用设定目标来激励学生上进。
同时张校长不仅要管理学校里关于教育的大小事务,还必须继续去为学校筹钱谋福利。
不仅是学校的日常开销面临着压力,教师们也不是个个都伟大到甘愿在大山度过苦行。
在筹款的过程中也能看到张校长积极地去“巴结关系”,用尽浑身解数地去“逼迫”老总们捐款。
老总们在场面上用嘴巴豪掷千金,转头清醒了便翻脸不认人,而默默自己推着小车卖豆花米线的大姐,却心甘情愿地用5块、1块凑出来的30元钱捐款给女高。
在这些设计上,也能看出来《山花烂漫时》的编剧对张桂梅的认识:
她是一个有能力,会做事、擅长做事的人。
真正的张桂梅在20多岁就已经在林场、党校做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调进机关单位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之后又转去教育岗位,也是早早就评上了特级教师。
剧集呈现了她的能说会道、脚踏实地,她充满勇气、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又呈现了她能够洞察人心,却又不擅长虚与委蛇的素质。
她有绝对的能力踏踏实实地办好真正对学生,对教育有益的事情。
在她的事业之外,剧集也没有忘记讲述私下她与丈夫的感情。
也没有忽略她的行事过轴不够变通,她个人的局限与某些偏见。
但有时候正是这些缺点,也一起推动了张桂梅走向建立女高的成功。
所有的缺点和优点、公情与私爱,组成了完整的、平凡的、真实存在的张桂梅。
能够全方位地呈现人物,正是《山花烂漫时》抛却原型的伟大,在叙事层面就足够好看的原因。
剧集中不仅是张桂梅这一个人物,还有几度被打倒又几度爬起的谷雨,顽强不服输的蔡桂枝,本来只想着结婚早恋的柳细莺和莽撞的宁华。
观众们仿佛跟随着张桂梅校长、老师们以及女高的女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三年艰苦又充满乐趣的“高考之路”。
除了张桂梅这个核心主角外,谷雨是塑造得最为丰富的。
一开始,她被酗酒的父亲差点卖给别人当老婆,张校长想尽一切办法,让谷雨摆脱了这段婚姻,成为女高的“001”号学生,而谷雨自己也相当努力,始终名列前茅。
但因为父亲不断缠着张校长“讨债”,她又逃离学校,打工挣钱,最后还当上了洗脚妹,因为被客人骚扰,她打了客人,结果进了派出所。
走投无路的她还是找到了张校长,在张校长“口嫌体正直”的搭救下,谷雨脱离苦海,回到了学校。
最终谷雨在就读师范学院之后,回到了女高,也成了教书育人,拯救大山女孩的一份子。
在谷雨家后的屋檐山顶上,有一个疯了的女人。
在谷雨险些要被嫁出去的时候,她穿着红色的大衣向山谷远处喊着“我就是新娘子”;
在谷雨考上大学,彻底要离开的时候,她穿着红色的校服抱着残破的课本,喊着“不是我克死我男人的”,并对谷雨说“你走了,你要到哪里去”。
疯了的女人就是一个个走出大山的女孩子们,她们本来可能面临的未来。
还有蔡桂枝那个不会说话,遭丈夫殴打的母亲,还有那个被婆婆欺负,不敢照顾亲生女儿的二婚母亲,还有那个为了自己和女儿不再生活在暴力之中手刃丈夫,被判无期的母亲。
这些故事,一起构建人生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女性命运挽歌,也是华坪女高存在的意义,也是张桂梅和其他为女性命运奋斗的人们的意义。
谷雨最终回到女高,回到她终生想逃离的华坪,和张校长一起拯救更多有机会逃离这里的女孩们,就是《山花烂漫时》的结局。
这些年我们总会发现,台湾、韩国、日本等等地区的作品,比本土标榜的女性故事更打动我们,甚至更贴切。
在主旋律故事下,没有忘记继续讲述现实,将女高存在的真正必要性重塑出来,是《山花烂漫时》最重要的意义。
充满现实性的女性主义是《山花烂漫时》成功的基石,也是这部剧迥异于其他所谓女性主义作品的原因。
主旋律难拍,因为总是刻意地“伟光正”。主旋律被骂,让人以为现在的观众不爱看主旋律,却忽略了主旋律也是戏,也要基于“人”。
苍白的“英雄主义”,在任何时候都只会引起厌恶。
往期文章:惨,百亿导演过气了?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