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技术原因...

体娱   2024-09-15 22:14   山东  


在经历了“早上提档,晚上撤档”的“闹剧”之后,《野孩子》终于公映了。

由于这个问题,评价《野孩子》变得更加困难。

因为如果你批评这部电影,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

“经历过删改还能这样,不错啦!”

“都按你说的拍,能公映吗?”

甚至不用等人出来辩驳,我们也能站在导演的角度理解:

早在“上面”审查之前,导演和编剧们就已经自我阉割了,想要随心所欲地创作,是不可能的。

但把一切都怪罪给审查,真的能解释所有问题吗

就拿我们介绍过的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来说,这样的电影会有什么“技术原因”导致不能通过审查吗?

但为什么毫无“技术问题”却真挚动人的电影,我们同样拍不出来呢?

所以,我们仍然想要尝试,抛开“技术原因”,聊聊《野孩子》本身的好与坏。

01

真实的故事最动人

《野孩子》,取材自真实存在的“流浪兄弟”。

21岁的少年马亮,和8岁的男孩轩轩,没有血缘关系,却以兄弟相称。

他们都是“事实孤儿”:

即虽然父母健在,但事实上,既不能提供经济支持,也不能尽到照料义务。

表面他们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

马亮有经验,负责偷东西;轩轩不引人注意,负责销赃。

但实际他们之间,却有着超越利益的“亲情”:

马亮知道偷窃不好,从不让轩轩偷东西。

偷东西换来的钱,马亮没给自己买过什么,却给轩轩买衣服、买课本、买玩具,还给他买牛奶,逼着他喝,好长高一点,以后不被人欺负。

马亮流浪多年,知道偷窃引人注意,每个地方待一阵,就要换个落脚点。

但为了这个弟弟,却在同一个地方,待了一年,直到被警察抓捕。

马亮与轩轩的情感,更多来源于相似的成长经历:

马亮5岁时,父母便离婚,马亮哭着求母亲不要走,但母亲一去不回。

父亲也外出打工,他和姐姐被丢在亲戚家寄宿。


从那之后,马亮变得沉默寡言,初中没毕业,就辍了学。

三天两头地离家出走,出去十天半个月再回来住几天。

直到15岁,他最后一次出走,家人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在陕西渭南的城中村,马亮遇到了8岁的轩轩,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轩轩不到两岁,父母就分手了。

之后两人一走了之,把轩轩丢给收废品的爷爷。

但爷爷对轩轩也不管不问,几天没看见也不会出门找。

所以,马亮和轩轩,这对从未在亲人身上得到呵护的可怜人,实际上是为自己重新选择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我们都知道,今天要改编这样一个现实题材,要冒着多大的风险,导演必须具备勇气。

而且,值得肯定的是,改编这个故事时,导演也并没有一味地展示悲惨。

拍摄底层生活,很容易消费苦难,但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明亮”的画面:

比如兄弟两人在废弃的游乐场中,简单却快乐的生活;

还有,兄弟两人为自己的“新家”增添家具,运送废弃的旧沙发,三轮车上飞驰的纯真。

与此同时,虽然经过“后期调整”,但仍然可以看出导演在努力呈现现实的复杂,以及“事实孤儿”背后的社会问题。

比如说,马亮被抓,警察来到轩轩爷爷家,问他孙子不回家,跟着别人生活,他怎么都不关心。

才发现,轩轩的爷爷生活也不容易。

他一只腿残疾,靠着个废品收购站谋生,除了照顾轩轩,还要照顾同样残疾的老伴和5岁的孙女——

她的命运和轩轩一样,父母生下她,很快离婚,把她又丢给了爷爷。

电影里,面对前来调查的警察,轩轩的爷爷扑通一声跪下了,看到这里,真是有种“怒其不争”,但更多是“哀其不幸”的心酸。

对这些事实孤儿来说,不负责任、“生而不养”的父母,才是最应该被责怪的人。

而代际之间“遗传”的贫困、从小缺失的教育、社会福利的隐形,同样都是马亮和轩轩这样的事实孤儿层出不穷的原因。

还有电影通过女警的视角,尽可能多方面地呈现问题的根源。

尤其是最后那段伴随字幕的女警独白,正是为了表达:只靠警察,无法解决这些事实孤儿、困境儿童的问题。

对这些孩子,警察除了抓了又放、放了又抓;直到他们成年,犯下更大的错误,抓了再也不能放,还可以做什么呢?

这是女警的困惑,实际上也是导演向观众和社会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制度系统和社会福利会双双失灵?

谁应该为这些事实孤儿和困境儿童的生存权利兜底?

02

别扭的情感关系

但是,说完这些优点之后,我们也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仍然存在一些让人觉得很可惜的问题。

比如说,现实中,这对流浪兄弟的感情,本来就已经足够动人了。

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应该尽可能克制地呈现这种感情,但这部电影,不可避免地还是犯了喜欢煽情的毛病,画蛇添足地加入了一些别扭的设计。

尤其不舒服的,是导演强加给轩轩的“要妈妈,还是要哥哥”这个两难的选择。

现实案例中,这个问题并不存在。

在采访里轩轩非常明白,妈妈不要他了。

所以,他愿意跟着马亮,因为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

但到了电影里,导演先是花了非常多篇幅,铺垫轩轩对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他的执念,还有那块出现不下十次的妈妈留下的雪花膏。

之后,再时不时让马亮问他一句:“如果妈妈和哥哥只能选一个,你要选谁?”

这种问题就像“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要救哪个”一样,属于没有矛盾,硬要制造矛盾。

电影为了最后轩轩选择哥哥,不要妈妈的桥段,正是用了这种方式来制造低级的戏剧冲突,凸显轩轩对马亮的感情。

但要知道,“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要救谁”这种问题,一般发生于喜欢吃醋、嫉妒的情侣之间,把这样的问题放置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之间,只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好的现实主义电影,是在平淡之中,传递现实本身的张力,但很多导演,不满足于现实的力量,总克制不住煽情的冲动。


03

野心很大,能力有限

看完电影,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导演想要呈现社会问题的野心过大,但把它们合理、巧妙地编排进故事里的能力,又稍显不足。

导演对现实案例最大的改编,是在流浪兄弟之外加入了一个犯罪团伙。

这个团伙中,有一个作为组织者的成年人,还有许许多多被“收养”,也被操控进行偷窃、抢劫、欺诈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

这群未成年中,又以大毛和老鼠这两个和马亮搭档盗窃的哥俩戏份最多。

这样的设计,做好了,是锦上添花,可以更全面地展示事实孤儿的群像。

但可惜的是电影中,大毛和老鼠,包括其他事实孤儿的形象,都过于扁平,他们的经历,都只是蜻蜓点水地交代。

其是马亮和大毛、老鼠的友谊,更是来得刻意而突然。

这就导致他们的出现,更多的是目的明显的象征意义。

最后,他们一个死于车祸,一个死于癌症——两个戏剧作品中,最偷懒,也最没技术含量的把人写死的方式——

相当于直接把“事实孤儿都很悲惨”这个结论,强塞给观众了。

我们可以看出导演想在流浪兄弟之外,构建一幅关于未成年犯罪、事实孤儿的更大的社会图景。

但电影中的事实孤儿,是非常刻板化的形象。并且他们的遭遇,也都是想当然的。

这就导致,这些匆忙出场,又匆忙下线的人物,无法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导演或许在他们身上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但他们只是符号化的存在

很多人说,这对流浪兄弟的故事很像中国版的“小偷家族”。

这部电影,拍的也的确很像小偷家族:

同样是非血缘关系的亲人,同样是以偷窃为生,同样最后因为警察的介入,亲情关系被切断,最后,还同样都有一场埋人的戏…

但因为情感关系的不自然,想要展示社会困境,却受制于有限的能力,让它看起来像是“低配版”:

不是这里多了一点,就是那里少了一点
当然,我们很同情《野孩子》遭遇的“技术原因”,但我们不能由于“技术原因”,就放弃让国产电影变得更好的努力。
不论环境如何,我相信,总还有努力的空间,这也是我们不厌其烦地对各种电影提出批评建议的理由。


往期文章:脱口秀,终于还是“死”了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局外人看电影
提供个安静的地方看电影,想·享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