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国庆档太过青黄不接,或许我未必会去看《志愿军:存亡之战》。
毕竟第一部公映的时候,我们编辑部也都没有选择去看。
但今年这部,已经坐稳了国庆档票房冠军的位置,预测将会达到14亿,口碑也高于第一部。
况且上次看陈凯歌独立导演的长片,还是2017年的《妖猫传》。
所以在反复斟酌之后,我看了《存亡之战》。
先说结论,没有失望。
尤其是,大家知道最近几天我们日日工伤,这部竟然觉得眼前突然一亮,终于是有电影的样子了。
没错,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它是国庆档里最正常的片子。
有史可依的框架,比较饱满的人物,武戏文拍的处理,让不懂排兵布阵的观众也能带入其中。
并且叙事更加紧凑,从宏观战争聚焦到了铁原阻击这一场战役上。
主角也从闻名的领导人物,转移到了那些被卷入战争的小角色身上。
种种一切让这部片子不再是教材,而是一部电影,甚至是在同档期看来,还算不错的。
电影让人能够沉下心去看了,我们才能够明白它背后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是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志愿军是一群伟大的人。
这些都无可辩驳,必须承认。
即便是抛开宏大命题,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你也能看到为了战争胜利,有无数小角色付出了生命。
他们的名字值得被铭记,他们的故事更应该有人去书写。
你也能看到,战争对于美好的掠夺。
电影从李想这一家三口出发,用大量笔墨去刻画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羁绊。
父亲、哥哥、妹妹战场相见,总是匆匆一面,之后一转身,或许就是一辈子。
糖果、干花,都是非常有效的意象,直白却生动地呈现在战场之上,传递着普通人对于幸福生活最朴素的渴望。
一块糖被父亲给了儿子,又被哥哥给了妹妹,最后埋骨他乡的人用糖纸包住干花,让这份美好能够随着流水漂向远方。
但是今天的文章,目的不是来评价这部电影。
借此机会,我更想聊一聊,观众乐于看到的战争片,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它应该是具有反战精神的。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大规模的自相残杀,本质上来说就是同类互害。这一点不管是何年何月什么原因,都不会改变。
所以,我坚信,它的态度一定是要有批判性的,起码要去进行反思。
历史无法改变,我们可以去还原,但同时,我们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它。
我们铭记战争,是为了确保战争不再发生。
从这个角度出发,电影里对于牺牲精神的呈现要格外谨慎。
战争的残酷就是在于,它会一次性的让数量庞大的人失去生命。
这往往会让生命成为纸上的数字,容易被忽略。
但实际上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上战场之前,他们很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父亲、是哥哥、是儿子。
他们和你我一样,爱吃甜或是辣,喜欢听音乐,或者喜欢看电影。
他们的命并不比谁轻贱,并不是一句口号之后,就成为一把炮灰,一团血肉的。
哪怕这种情形,在战场上十分常见,在处理这种场景时,也应该更为注意。
其次,对于战争双方的态度应该尽量客观。
被卷入战争的普通人,其实都是无辜的,只是立场不同,并无高低之分。
不矮化敌人,应该是一部战争片的基本。
我最喜欢的战争片叫《圣诞快乐》,讲述一战期间英法德宣布临时休战,三伙不同阵营的士兵们聚在一起,过圣诞的故事。
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足以证明很多时候战场上的仇恨都是暂时的。
人类对于美好的追求,对于和平的迫切渴望根本就是一致的。
只有将战争双方都当做正常的,普通的人去刻画和书写,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战争本身就是错的,邪恶的是挑起战争的人,而不是这些为了家国使命,背井离乡赶赴前线的战士。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尽量客观地还原历史,让观众体会战争的惨烈。
说的还原战争,并不是指场面有多宏大,爆炸的程度有多耀眼,这些本质上其实是编剧和导演想象中的战争。
我们希望看到的,其实是关于战争更多的细节。
比如铁原阻击战,在军事意义上是一场赢得很漂亮的战役,环境恶劣、补给不足,却仍然能以少胜多。
其惨烈程度,远远超出我们这些和平年代人的想象。
如果想要更多地了解历史,可以推荐大家去看一部5集纪录片《铁在烧》。
我曾经看过一部网络电影,叫《特级英雄黄继光》,这个故事很多人在课本上学到过,说得就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个战士。
在这部明显有些捉襟见肘的电影里,你能看到很多有关这场战争更加真实的样子。
你会发现,在枪林弹雨中飞奔,或是百步穿杨,原来都是不太可能的。
当敌人的炮弹紧密来袭,战士们要么是躲在掩体后面,要么匍匐前进,就连爬起来都很可能送命。
这样的战争让战士们摆脱了得天独厚的神性光环,更有了人味。
战争片什么时候能够放弃造神了,才有可能拍出能够打动人心的片子。
《特级英雄黄继光》这部电影,也是最近我所看到的精彩的主旋律电影。
它放弃了宏大叙事,群像戏也比较克制,96分钟紧扣黄继光的一生,讲述了他的成长。
你能看到一个战士如何在部队中经受历练,最后成了为大家堵枪眼的英雄。
它的整体质感比起院线片来说还是差远了,但没人能否认它讲了一个好故事。
豆瓣也有8.0分,有网友说这部电影证明了:“主旋律好不好看全看剧组水平,而不是题材”。
最近这些年,主旋律电影也成了大银幕上的常客了,光是陈凯歌就已经拍了5部,很快还即将迎来第6部。
没有人能够否认主旋律电影本身的意义,但主旋律电影该怎样去呈现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重点。
主旋律电影,它首先应该是一部电影,有情节上的起承转合,有深入刻画并且能让观众留下印象的人物。
脱离假大空,告别既刻板又脸谱化的角色,用真诚去面对一切,毕竟拍一部电影出来终归是要打动观众的。
更重要的是,观众还都是真金白银掏钱买票了的。
一部电影被拍出来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表情达意,还是“促进相关人士经济水平增长”,从电影质量本身就很好识别。
这一点,电视剧在经历了大量试错之后,明显已经有了更加成熟的方法论,我们也能看到更多质量上乘的佳作。
《觉醒年代》播出,很多历史学得不好的年轻人都走近了陈独秀和李大钊。
把教材上曾经比较枯燥,门槛比较高的东西,转化成真实鲜活的画面传递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并理解,才是这些历史题材,或者说是主旋律作品拍出来的意义。
但目前看来,很多主旋律电影早就偏离了这个初心。
题材已经成了遮羞布,成了不负责任的创作者粗制滥造却有恃无恐的凭据。
回想我们看到过的那些不太合格的片子,大都逃不开粗糙的叙事,扁平的人物,起承转合靠字幕或旁白交代,夹杂过分煽情,所有铺垫全为了结尾那一两句口号。
这种片子拍出来到底是在糊弄谁,又是在敷衍谁呢?
它本来就不配称之为是电影,又何谈去弘扬什么精神?
最令人咬牙切齿的是,这种片子又往往能够被舆论环境包裹,屡次蒙混过关,劣币驱逐良币,搅得市场乌烟瘴气,能不痛恨吗?
都知道现在的环境不好,电影行业的所有人几乎都在夹缝中呼吸。
但我想说,越是这个时候越能考验创作者的良知。
究竟拍一部电影是为了完成使命,还是为了趁火打劫?
所以主旋律并非难看,也不是缺乏好故事,全看水平够不够,抱着怎样的目的去拍罢了。
往期文章:全员疯批,还是差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