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坳里的文化村

民生   文化   2024-10-21 20:03   山西  


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作者:江湖游侠

农历七八月间,正是山里生长蘑菇的时候,因而大家想在野外采风时有机会采到蘑菇,便怂恿着登山。

就这样,一不小心走进了苏龙口镇西峪村与同川镇峪里村之间山峡。

两个都有“峪”字的村,不仅仅只有一道互通的山谷,而是旁支斜逸出好几道逼仄的峡。

我们跟着搞光伏发电工程修出的道,一直向上攀爬,陡坡一个接着一个,如果不够大胆和脚下有力,普通的车辆根本上不去。一溜青烟吐出,哼哼的响声有点骇人,真费车,还是就近在山林边驻车吧!

山的东边大约是同川镇的老师村,这边的树林很稠密,想象中里面会有雪白的蘑菇,于是从乱石从中艰难地进入树丛。

密集的灌木长满了松柏树的空间,地上落满了厚厚的松针和其它树叶。这才发现这里的山坡上,干旱有余,肥沃不足,真的不适宜生长那种打着白色小伞的菌类。

我们失望了,散坐在树荫下歇凉,商讨接下来的目标。

半个小时后,我们下山,从很小的东岔村掠过,前行二里路,索性开进了西边的岔口。

这一走,便进入了西岔村。

西岔,显然和同川的其它村庄相同,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一进村看到的,就是一座建筑在高处的戏台,坐南面北,。因为地势的原因,它的后座部分全部用石头垒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石头都是就近开采的,并且是用铁錾子等工具雕凿成了方形和长方形,然后垒筑成结实的地基,数百年来坚如磐石。

戏台的面貌已经很古旧了,屋顶出现了坍塌现象,前脸有挡板封着,内里让人存放了东西。台子最前面的一道石栏杆,有一块倒在地上的栏杆刻着字,是村里一位石匠捐建的。戏台对面的神棚,毁损更为严重,顶部大都坍塌了。

西岔村不小,民居都集中在沟谷内向阳的北面,房屋一家接一家向西延伸。戏台的西面是个小广场,有卖东西的车摆着摊子,有炸油条的人搭着凉棚,有闲着的老乡边在树荫下避暑,边和卖东西的炸油条的闲聊。

对了,那位捐建石栏杆的石匠姓任。

西岔和东岔,居民基本都姓任,任姓在同川属于最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原平境内任姓的根。

别小瞧这个山村村,这里出过不少的人才,而且有很多优秀才俊走得很远很远。

遗憾的是,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似乎漏掉了西岔村,从《原平文物》上查找不到有关西岔的文物信息。

但西岔这个文化村的桂冠,还是名副其实的。

这里仅举一例!

清朝咸丰元年,西岔村在石门沟修建小桥一座,乡饮大宾任同源撰写碑文以记事。那碑文写得着实好!

这位前辈一开笔即写村庄来历:

“在昔先人世系军籍,安居同川上庄村,迄今白龙冈犹有老坟尚书碑志,自德旺公徙居此邑。”

接着写到村落环境和村子得名情由:

“是邑也,前朝文峰,后靠玉枕,青龙绕左,白虎护右,真可爰居爰处矣。当其始迁之际,旷野荒芜,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继而开辟土地,百谷用成,家用盈宁。彼时居民俗尚武备,村名初称富家平。后因近村东西岔路,此地形向西,将村名易称西岔。”

再下来,写建桥缘由:

“石门沟,崇山峻岭,清泉长流,如仙居山中,似房列水口,虽云深壑,真胜境也。但道路崎岖跋涉维艰,且时至冬日,涧水成冰,澰水洋洋,更难举步。一日,任斗星、九龄、治五、继宗、继运,动念修桥,约言定花费,竭力募缘,如资不足,情愿倍施抡选,继善亦有倍施之心,因与阖村计议,各捐资材,造修桥梁,以免病涉,村众莫不乐从。”

关于小桥的维护,有如下定规:

“比户轮流经理其事,按粮傭工,每年九月成梁,三月拆桥。桥板或损,按粮公补;铺桥茭秆,按粮公置;凡桥所费,皆从粮起。”

还有损坏桥梁的处罚办法:

“桥板公物也,无专主也,倘遇无耻之人爱小便宜将板窃昧,一经获犯,每板赔钱什佰;如有恃强不服者,值年经理人协同乡地,禀官究治,盘用按粮公起,同中留心检点,毋使桥板失少,千万勉旃。”

最具文化亮点的,是最后一段,撰文者竟然列举了崞县(今原平市)境内的多座桥梁,其中有崞县城内的四座,即来宣桥、普济桥和永安桥、平定桥。在那个交通状况尚不发达的时代,一个穷山僻壤的老农民竟然有这样的视野和见识,那是相当了不起的。

请看:

“崞之北有来宣桥,崞之南有普济桥,以及永安桥、平定桥,如此方可谓之桥。至于三五板之桥,有无何足轻重,此乃不通之论也。盖桥不在形质兼用为美,如辛章桥止能渡人,民安桥不能渡畜,二桥虽大不免偏废。此石门沟桥人物两便,必之东门桥、白彪桥乃系车桥,原未之逮;较之上封桥、王就桥大小虽异,而兼用则一。”

仅这一段,就表达了“热爱家乡”的自豪和自信,值得仔细品味。

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原平故事
阐发原平语音、凝聚家乡人气、讲述原平故事、弘扬地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