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和传承我们的原平土话吧

民生   文化   2024-10-20 19:51   山西  


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作者:为书狂

我们通常管原平土话叫方言,那么什么是方言呢?实际上,方言说白了就是四方之言。

四方之言,有四方就有中央!

四方的概念就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四方之言本身就透露出一个重大语言秘密:方言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文化构建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

如今,这个过程还在继续,当网络语、世界语等潮语囧词不断进入时,我们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原平方言词汇不断被淘汰。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是原平方言的悲哀,也是传统语言的困境。

然而,好些年轻的一代,却误以为这样做才是“革故鼎新”,才是进步和文明。殊不知,当我们的方言大量消失时,也是整个地域文化遭受严重损害的时候,我们赖以自豪的文化根基正在发生动摇。

说句老实话,我们原平人嘴里发出的“汉语”,这个定义究竟对不对?如果加以考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是不准确的!因为原平人整天挂在口头的一些方言,并非汉语词汇,而是属于纯少数民族的。这就引申出了语言的多元性、社会性、人文性问题,而在这方面,方言表现得更深刻、更充分。

说原平方言的多元性,不在于其发音语法等纯语言性的表象,而在于其词汇构成来源的多元,说到底在于其是民族融合的语言样板。

历史上原平由于长期处于汉民族政权与少数民族部落的拉锯地带,而语言交融尤为突出。我们经常说,胡搅胡,汉搅汉,确实早就难以厘清了。因而,我们原平人日常说的方言,绝大多数是有来头有出处的,几乎少有“无根之草”。

比如原平语言中那些发音特殊的单字:

攲——这个字有三个读音,qi,yi,ji。我们说的就是最后这个读音,读几,本意就是持箸取物。箸,即筷子。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拿筷子夹东西,但我们平时不说夹,说攲。说攲是对的,一点也不土。

嚷——读rang(音壤)。喊叫是嚷,吵闹是嚷。原平人常说“嚷架”,嚷架即为吵架,所以我们没必要非得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硬说吵架也不敢说嚷架。

搨——读ta(音塌)。这个搨字是提手旁,明显的动词,它的一个主要解释就是:流汗湿透衣服贴在身上。所以,也就是我们原平话里说天热出汗厉害的“出搨洗过了”。

杌——读wu(音兀)。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小凳子,在我们原平乡村里称一种四条腿的方面凳子,叫杌杌,出处就是这个杌字。意思相同,发音稍有一点点差别而已,但是它就是它。

抹——这个字也有三个读音,前两个发音只是声调变化,意思分别为涂、抹平。最后一个即ma,有抹桌子、抹不下脸来等,还有说空话不落实的那个抹白。

撧——这个字读jue。原平人把绳子断开,说成“撧断了”,没问题的,就写这个字!

舁——读yu,它的意思很单一,古义就是共同抬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舁水,专门写成抬水。因为我们原平人说话,就是说舁水。

揩——现代汉语普通话读作kāi(音开),意思是擦抹,常见的词组有“揩拭”“揩抹”“揩桌子”等等。而这个字在《康熙字典》中有明确记载:“揩,《集韵》《韵会》《正韵》丘皆切,并楷平声。”是说“揩”字在宋朝《集韵》、元朝《韵会》、明朝《正韵》中,均有两读,一是“丘皆切”,折合今音为“qie(音窃)”;一是“楷平声”,折合今音为“kai(音楷)”。而我们原平人不说kai(音楷),只说qie(音窃)。可见,把“揩”读作“qie(音窃)”,正是将已经消失了的一个中古语音很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薅——读hāo(音好)。意思有二:1、 拔除。2、揪。这就是我们原平说的薅苗的薅字。

劐——读huō(音豁)。用耕具划开土壤,或用剪刀等尖利器物划开东西。如劐地;用剪刀劐开。我们原平人常说这个字,但好多人会写成“豁”字,其意思是不一样的。

熥——读tēng(音腾)。释义为烘烤或把凉了的熟食再加热。这就是我们原平话里说的那句:把馍馍熥一熥就能吃了。

扽——读dèn(音凳)。意思是拉,或者猛拉,使伸直或平整。如:把绳子扽直。

敹——读liáo(音辽),最早见于西周文字。本义是选择;引申指缝缀,《费誓》之“善敹”,郑玄解为“穿彻之”,即粗率缝补,所以中国北方方言就有了“敹上几针”“敹个贴边”的说法。可能因为字形比较复杂,人们只写“撩”而忘记了敹。

搋——chuāi(音揣,)释义有二,其一为:以手用力压揉。这就是我们原平人揉面时说的那个chuāi面,可能发音略有区别,是一种日常转音现象。

膀——多音字,有bǎng、páng或pāng音,本义指肩膀。1、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2、鸟类的翅膀。另有膀胱,指人或其他高等动物体内储存尿的器官。而读作pāng,释义为浮肿。例句:脸有些膀(pāng);我头脸也膀了,腰腿也断了。(见《野叟曝言》)。所以,原平人没有必要非得把膀(pāng)写成肿。

饧——有两个读音,tang和xing。意思有以下几种: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面剂子变软;形容眼色朦胧。原平话里有饧(音兴)面,还有说:你看娃娃是不是瞌睡了,瓷饧饧(音兴)的。

脬——读pāo(音泡),意思有二:1、膀胱:尿脬。2、量词,用于屎尿:一脬尿。

酘——有两个读音。Dòu(音斗),酒再酿的意思。酘,tóu(投),有将有肥皂的衣服在清水里漂洗之意。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把衣裳在清水里tóu干净吧”,确实有这个字,并非那个“投”字。

歘——有两个读音。读chuā或xū)。读作欻(chuā)时用作拟声词,形容短促迅速的声音:欻地拉开了窗帘。这个拟声词我们经常说,但知道是这个字的恐怕不多。

冇——读mao(音卯)。是有的反义词,没有。原平人回答对方问话时,常常把“没有”说成简洁明了的“冇”。发音有稍微的差别,也是转音造成的。

碜——读chen(音称)。意思是食物中有砂子,吃起来硌牙。原平话直接说cen,与这个chen音有点区别,其实说的是同一个字,只是发音的问题,类似情况不少。

褿——读cao(音曹)。衣服脏了的意思。《类篇》:“褿,衣失浣也。”意思就是衣未及时浣洗,而无法再洗涤如新。

……

还有很多类似的字,待以后再补充完善吧!


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原平故事
阐发原平语音、凝聚家乡人气、讲述原平故事、弘扬地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