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作者:赵宏伟(特约摄影)
1983年,原平县(十年后的1993年才撤县设市)为了大力宣传推广本地的土特产品,要出一本介绍本地土特产品的书,让我去拍照图片。
那时候,原平县小有名气的土特产品有:原平锅魁、崞阳小东门的胡芹、匙村笸萝和簸箕、辛章制斗、子干苇蓆、桃园瓦盆、下王草纸、张村茄子、磨头紫皮大蒜……
受领任务后,我便下乡去逐一拍摄。
“斗”和“升”(原平人叫shi),那时候是家家户户必需的用具,它既是盛具又是量器。一升3斤,一斗30斤。既可方便村民们的互相交换,并且一日三餐顿顿都离不开使用“升”来挖米舀面。位于滹沱河东岸的辛章村,就有制作 “斗”和“升”的能巧木匠,辛章的“斗”曾经很有名气。
现在,“斗”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倒是偶尔在大街上能遇到收藏“斗”的。斗,已经是一个将要消失的日常生活用具。
上世纪70年代之前,“瓦盆”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盛米存面,生豆芽、和面处处用得着,甚至也有人拿瓦盆当洗脸盆使用。
每当遇见卖瓦盆的时候,人们常常要由小到大,整套整套地购买。因为那个时候百货商店里既没有塑料制品,更没有不锈钢的器皿,“瓦盆”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农家离不开的生活用具了。
现如今,随着廉价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器皿的普及,以及外地精美的陶瓷流入,逼着泥瓦盆自动淡出了市场。
那时的“桃园瓦盆”,是相当吃香的,每每听到“磴”“磴”的敲打瓦盆叫卖声,村妇们就出来围住选购自己所需要的盆具。
也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如果有一张编制精美的炕蓆,再配上一圈炕围画,那就是富有的象征,是真讲究的好人家。
子干村编蓆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家家户户能编会编,有个好听的说法,就叫“早种晚收”。除了编制统一规格的蓆子外,还接受客户要求定制的蓆子,另外还编制一些储粮的蓆囤。
现在,炕变成了床,绵软的床单、毛毯甚至席梦思使得炕蓆再无用武之地了。
“下王草纸”,在土木结构房屋的年代是必不可缺少的产品。它不仅可以裱顶棚,而且能将门窗的缝隙糊得密不透风,经过草纸裱糊之后的建筑刷白粉,或油漆是不会剥落的。
那时候,下王村里每家每户都在抽空制作草纸,这也是村民们手头变现的主要支柱。因年轻姑娘们专门负责贴纸晾晒,就有了“下王的闺女朝墙站”一说,
从以上几幅照片足以表明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就这短短的几十年,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
只有政通人心齐,未来便会更美好。
图片由作者提供
赵宏伟,原平市太平街人,山西省摄影协会会员。酷爱摄影,喜欢写作。近年来痴迷于在家乡的土地上,寻觅那些美好的瞬间,积累了不少美图,多次参加各级举办的摄影展览和摄影赛事,并有多件摄影作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