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没有儿孙,“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年纪大了,被女儿接到家中,帮忙照看两个外孙儿孙女,“与女儿一家四口,一处过活”。
女婿王狗儿家,祖上“也做过一个小小京官”,昔年曾与当今贾府王夫人之父认识,因为都姓王,所以连宗认了亲。祖父不幸早亡,“家业萧条”,城里呆不下去,其父搬至乡下务农,从此与官宦王家断了来往。传至王狗儿这一辈,生计越发艰难。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诸事未办。狗儿心中烦躁,在家里气恼寻事。老婆不敢顶撞”。刘姥姥看不过,说道:“姑爷,别嗔我多嘴。没了钱瞎生气,成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遇上事该去想办法,“在家跳塌也没用。”狗儿冷笑道:“你老只会在炕头上坐着混说”,“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做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就有,也只怕他们未必理我们呢!”
刘姥姥说:“这倒不然。当年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如今王家二小姐嫁进贾府,成了当家的王夫人,“你为什么不去走动走动……只要她发点好心,拔根毫毛也比咱们的腰还壮。”
刘姥姥这个主意,连她的女儿都觉得不靠谱:一者虽说祖上认识,如今人家是赫赫扬扬的世家大族,自家沦为揭不开锅的穷苦农户,差别岂是天上地下?二者几十年不走动,亲娘老子亲情也断掉了,何况外人?“人敬有钱的,狗咬㧟篮的”,要攀高枝,只怕是白日做梦;三者那么大一个贾府,几百口子,认识的人只有一个王夫人,还是二十多年前,人家在娘家做姑娘时见过一面,如今恐怕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女儿没好气呛白刘姥姥:“你我这样的嘴脸,怎么好到她门上去?只怕她那门上人也不肯进去告诉,没得白打嘴现世的。”
刘姥姥却拿定了主意,决定立即行动,亲自到荣国府走一趟。她老人家明白,不就是个脸面吗?大不了空跑一回。饿肚子与脸皮子,老人家掂得出轻重。
第二天未明,刘姥姥便带上外孙子上城了。她先找到了与她家有交情,当下又是王夫人陪房的周瑞家的,说明来意,请她设法带进府去。这周瑞家的一则原先得过王狗儿父亲好处,“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家的体面”,便告诉刘姥姥:如今太太(王夫人)不理事了,都是她的内侄女、人称琏二奶奶的凤姐当家,“你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我竟破例给你通个信。”刘姥姥成功走出了第一步棋,进了深幽似海的荣国府,见到了年轻主子凤姐。
施礼过后,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到这里,给奶奶们丢脸。
这一句实在厉害!没有来往,不怨你们眼高没人,而是我们走不到人前,没脸高攀。一开口既抬高了对方,又道出了自家的窘境。——姥姥可不白吃了几十年干饭。
在下人安排刘姥姥与外孙儿用饭的当口,凤姐派人请示了唯一清楚这门亲戚来龙去脉的王夫人,拿出二十两银子,再加一串钱,让随身大丫头平儿递给刘姥姥,凤姐说:太太(王夫人)忙着呢,这次就不见了。“你大老远来了,又是头一遭儿和我张个口,怎么叫你空回去呢?……你不嫌少,先拿了去用吧!”凤姐可不会为了区区小钱,坏了贾家为官的名声,不能叫外人嚼舌根子,说她贵族世家嫌贫爱富。
二十两银子,在贾府不过是一顿茶钱。而对刘姥姥,“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刘姥姥为了生存丢开了面子,周瑞家的引她进府显摆了体面,凤姐送人小利赢得好名。——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旗开得胜,硬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知恩图报。
这一年,地里“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丰盛”。刘姥姥忘不了贾家,摘下头茬瓜菜,拣出顶尖新鲜的野味,二进荣国府。这一次老人家不图打秋风,只想尽点自家心意,当面感谢帮她家度过饥荒的恩人,所以卸下东西,立马就要回家。不料贾母听到消息,顿起好奇心,整日闲得无聊的老祖宗,“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儿”,便要刘姥姥住下来,陪她聊聊乡村野事,借以解闷。
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之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也多。”说起村中见闻,街头巷尾,家长里短,一套一套的不重样。贾母等人哪里听过这些乡间野趣,一个个得了兴味,“自觉比那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贾母高兴,索性留下刘姥姥,与她一起游览大观园。
这大观园是贾府为迎接贾母头大孙女、如今身为皇妃的元春回家省亲,大兴土木新修的园林别墅,自是富丽堂皇,气象万千。刘姥姥跟着走一处,念一声佛,叹道:“这园子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贾母听了,越发称意,看了几处之后,便命人摆席开饭,特意交待:“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坐。”
凤姐与贾母的贴身大丫头鸳鸯,见老祖宗难得这么有兴致,计谋拿刘姥姥“取个乐儿”。鸳鸯暗暗将刘姥姥拉到一旁,悄悄嘱咐一番话,又说:必得如此如此,“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刘姥姥久谙世故,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说道:“姑娘放心。”
饭菜上齐。“贾母这边刚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吃饭,刘姥姥面前,故意摆了一双“老年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她拿起“不伏手”,说道:“这个叉把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得动它。”这时凤姐偏偏挑了一碗鸽子蛋给姥姥,笑说:“一两银子一个呢,您快尝尝。”
刘姥姥瞧着碗里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用筷子下力去夹。这筷本就不听使唤,蛋又光滑,哪里夹得起来。好不容易撮起一个,还没到嘴边,又滑落在地下。刘姥姥放下筷子起身,满地找不见,心疼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贾母笑出了眼泪,笑骂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闹的”,命人给姥姥换双筷子。
饭毕,凤姐和鸳鸯向刘姥姥道歉,凤姐说:“您老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鸳鸯接着说:“我给您老人家赔个不是吧!”刘姥姥忙笑道:“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时,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乐儿。”
刘姥姥活了一大把年纪,什么看不出来!她当众卖傻,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那是有意演戏,不是颟顸认欺。取乐贾母众人,在她是一场表演,一次逗乐,一个善举。至于她自己能得到什么,她在做这些时,不会去清晰算计,但潜意识告诉她,肯定没有坏处。各自的地位在那里摆着,最终谁占谁的便宜,老太太不用想都知道。
刘姥姥这次在贾府共住了三天两夜,由于气氛融洽,期间还给凤姐的独生女儿,取了“巧姐”的名字。按她的话说:“日子不多,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过的,都经验过了。”离开时,贾府上下加起来,总共送她一百零八两银子,半炕绫罗绸缎及衣服,两口袋上等粳米和各种盒装食品。凤姐让下人装上车,送刘姥姥回家。
刘姥姥本次只为感恩,哪承想几天下来,自己打动了贾府老少,竟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馈。这一下,女婿全家要么做个小本买卖,要么置几亩好地,再也不用发愁生计了。
刘姥姥以一己之力,为后辈换来了翻身的本钱。
世事难料。
多年之后,贾府内外交困。朝中元妃薨逝,失去了靠山;家里惨遭抄检,大老爷贾赦被拘。大观园众姊妹,嫁的嫁,死的死,四散飘零。豪门世族,一步步露出末世的光景。风雨飘摇之际,贾府老祖宗,八十三岁的贾母,心身交瘁,挣扎不起,带着满心不甘,溘然长逝。
消息传到乡下,正在田里忙活的刘姥姥,吓了一跳,放下手头农活,急匆匆赶到城里,最后一次见到了凤姐。
凤姐哪还有往日的风采,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骨瘦如柴的她躺在病床上,心里明白:贾家已是将倾的大厦,没有谁能够回天,没有谁能够指望得上了。神情恍惚中,她听见刘姥姥说村子庙里菩萨,如何灵验,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急不可待地央刘姥姥回转,去替她祷告求命。她叫巧姐拜过刘姥姥,喘着气说:“姥姥,我的命交给您了。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您了。”病笃乱投医,生死关头,乡下老太太,成了贵族少奶奶的托命之人。刘姥姥应下来,又急忙赶回家去,替凤姐烧香拜佛。
刘姥姥的纸钱,终究没能救得了凤姐。贾母孝期未满,她便跟着一命归西。她的宝贝女儿巧姐,爬在床前,哭得死去活来。父亲贾琏忙于丧事,无暇顾及女儿,无奈打发人接凤姐的哥哥、巧姐的舅舅王仁,过来帮忙。
这王仁不是什么正经主子,心想“他妹妹在贾府当家那么多年,不知积攒下了多少钱财,虽说被抄家,那屋里余下的银子也少不了”。为此,一进贾府便打歪主意,从巧姐身上往自己手里弄钱。三番五次,闹得小姑娘十二分厌恶舅舅。
凤姐送殡刚刚完毕,贾琏又接到他父亲贾赦书信,说是他发配外地,病重在身,务请儿子速速赶来,“迟了恐怕不能见面”。恶事连连,贾琏急得团团转。眼见王仁靠不住,继母邢夫人平日又处处别扭,辞行时,贾琏把巧姐托付给婶母王夫人。王夫人说,她有亲奶奶,我怎么管?贾琏无法回答。王夫人知道他的难处,答应下来,红着眼圈问道:你父亲的病不知需用多长时间,“你一去几时才能回来?巧姐大了,这期间若有合适的来提亲,等你不等你?”贾琏哪里顾得上那么多,随口说道:“不必等我”,收拾行囊匆匆上路。
此时二老爷贾政送老母归葬原籍,行进在路上。贾政、贾琏走后,家中顶事的男丁只剩下贾芸等几个旁支晚辈。“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贾芸一班猢狲,肆意妄为,整夜聚赌,输了钱无处抓借。赌场上听到一个外藩王爷,愿出高价纳个偏房。灵机一动,便找王仁商量,把巧姐嫁过去。一则为姑娘找个尊贵人家,也算办了件大事;二则从中套出一大笔银子,大家平分。王仁两眼放光,说:“这倒是一宗好事,又有银子。我是亲舅舅,我做主。”于是一伙人花言巧语,说动了巧姐亲祖母、糊涂不清的邢夫人。请外藩王爷派人悄悄相看了巧姐,“祖母作主,舅舅作保”,当场定下了亲事。家中其他女眷不知原故,听说对方是个贵族王爷,“只道是件好事”。
巧姐才十三四岁,死活不从。凤姐生前的随身丫头平儿,眼看着巧姐长大,总觉得哪里不对。她派人留心打听,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吓得没了主意”,火速报告王夫人。
王夫人大吃一惊,慌忙找邢夫人劝说。邢夫人作为荣国府长门媳妇,贾母生前不让当家,早对王夫人有气,这回定要说了算,便说:“孙女儿大了,只怕她父亲在家也找不到这门子好亲事来。她亲舅舅打听得真真的,这件事我还做得主。”王夫人被呛得灰头土脸。
紧接着邢夫人派人通知:外藩王爷的规矩,三天就要来娶,因贾府新近被抄家,不便热闹,“只好悄悄抬了去”,婚礼以后补办。请平儿帮巧姐尽快料理东西,早做上路准备。
紧逼无路,巧姐哭倒在王夫人怀里,平儿只是干生气,“巧姐屋内人人瞪眼,都无办法”。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刘姥姥到了。一五一十问明情况,她两手一拍笑道:“这有什么难的?这上头的法儿多着呢!”众人忙问计,刘姥姥说:“一个人也不叫他们知道,扔崩一走就完了事了。”接着提出让平儿陪着巧姐,跟她藏到村庄避难。众人哪还有更好的主意,任从刘姥姥调遣。平儿立即雇了车,把巧姐化妆打扮成姥姥的外孙女模样,暗暗潜出贾府,直奔乡下。
巧姐这头暂时避过风险。外藩王爷那里,原是要“买几个使唤的女儿”,并非纳妾。办事的人回来禀告,相看的是贾府的孙女小姐。王爷吓了一跳,怎会将手错伸到了世代勋戚头上?立即叫停。
贾琏回来,从乡下接回担惊受怕的巧姐,对刘姥姥千恩万谢。后来,贾家放心让刘姥姥做媒,堂堂皇皇,把贾巧姐嫁给乡村巨富周家,成就了一桩好姻缘。——刘姥姥兑现了凤姐临终托付,有始有终,有情有义。
少时读书,不解其意,常常无端为刘姥姥叹息:叹她守寡孤独,命乖运蹇;叹她受人捉弄,年老可怜。如今再读,才知是自己可笑,自己肤浅,错看了刘姥姥。她老人家哪里需要别人的廉价同情!她简直就是民间智者的化身,什么场面她都撑得起来。
试想:面对人生艰难,多少五尺男儿怨天尤人,愁眉苦脸,怄气寻事,委琐成王狗儿,而刘姥姥,坦然面对,不仅拿出办法,而且付诸了行动,帮家人渡过难关;再想:多少人进了豪门大宅,气不敢喘,步不敢迈,自矮三分,甚者连话也说不利索,而刘姥姥,大智若愚,逗乐打趣,不是演员,胜似演员,成功吊起主家兴致,赢得自家所需。更何况,危急关头,她毫不犹豫,施援手救人于水火。——人救她是救苦,她救人是救难;人救她是救穷,她救人是救命。
我辈差姥姥远矣!世事沧桑,磨砺她人情练达;岁月苦难,锻造她胆识出众。寻常巷陌,卑微村妪,凭着一颗善良坚韧的心,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