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来两千多年,人们奉孔丘(封建时代避圣人讳,“丘”在此处读“某”声)为圣人,尊称孔子。旧时书院、学堂多挂有孔子像,学子早晨进校先对着孔子像作揖,而后入座上课,由此人们认为读书人都是圣人弟子。出于对圣人的崇拜,也因过去文化人太少,社会上普遍对文化人比较敬重,故而称之为“先生”。尊称文化人和杰出成就者为先生无可厚非,可“先生”的称谓多有被挪用。旧时阔佬除了爱做老爷,不管有无文化都喜欢人称先生;有的妻子对外人称自己丈夫为“先生”;更有甚者,黑道头目套件长衫戴顶礼帽,也让人称先生。这样一来先生的称谓就泛了,只表示了敬畏或尊敬,不能确指其职业身份。后来就把文化人中,专职“传道、授业、解惑”者单列出来,称之为“老师”。由先生改称为老师略显降格,但为人师者也受人尊重,改称先生为老师还属于敬称。
有那么几年文化贬值,老师随之降价出溜,降低身价也罢还掺和了味道,曰“臭老九”。每提起老师,人们就会想到“窝囊、穷酸、没出息”。为师者自惭形秽,搡前退后站不到人前。面对陌生人总想假冒别的职业,羞于承认自己是老师,人群中鲜有“曰师曰弟子云者”。从业者“以师为耻”,因而老师中稍有办法的,都想方设法找门子托关系调离教学单位。可能够调走转行的毕竟少数,多数“老九”还地留守原处。
近些年,很多老板办公室都置几个书架,摆放有中外名著、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书籍来装点门面。名演员出书成了时尚,自己写不来请人代笔也要出本书。一些民间技艺都成了文化,据说捏泥人的、吹糖人的都入选了“非遗”。糖葫芦是否非遗,但起码属于饮食文化吧。可见这文化行市又起来了,水涨船高老师的身价又浮了起来。
有位鞋匠无论寒暑风雪终年在墙角修鞋,手艺不错顾客不少。顾客在等鞋时跟他唠嗑,夸他手艺好。这鞋匠开口必提他的老师,顾客先以为是说他曾经上学时的老师,听着才明白,原来是称他学修鞋时的师傅。行业不分贵贱,不是说修鞋师傅不配称为老师,而是说鞋子虽臭可老师香起来了。演艺行过去叫师傅,现在都改叫老师了;广场舞者不再叫阿姨大姐也叫老师了;公园遛弯儿熟人见面打招呼,多有互称老师的。人们纳闷儿,有这多的老师吗?有好奇者打听,人家并非教育系统而是属于其它行业的。很多行业都有师傅和徒弟,原来是徒弟改称师傅为“老师”了。这徒弟成了师傅也带徒弟,徒弟也称其为老师,这样大家就都是老师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择师“无贵无贱”,广义而言有一技之长皆可为师。
过去常见陌生人问路,或向不熟悉者请教问题时,问者无论地位多高,必先放低身段,言必称被问或被请教者为“师傅”。旧时戏子、剃头的、修脚的等各种工匠都是师傅带徒弟,徒弟称师傅或师傅间互称,都是一口一个“师傅”地叫着,可见师傅原本也是对人的尊称。既然师傅也是尊称,那为何现时很多人改称师傅为老师呢?恐怕都与文化有关。这些年社会推崇文化知识,文化人体面起来。老师又是传授文化知识的主体。因此人们都愿被称为老师。师傅有技艺可以没文化,而老师可以没技艺但必是文化人。称师傅为老师,师傅开心徒弟高兴。无论有文化没文化,称谓一变,师徒关系听起来就成了师生关系,就感觉上了个层次。这么一来,除有级别的公务员喜欢被称职衔外,其他人皆可称之为老师。虽然此“师”非彼“传道授业解感”之师,有移花接木之嫌。但给人印象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便都是体面人了。
按理说师徒关系要比师生关系亲近,但大家既愿互称老师,都想被视为有文化的体面人,也足以反映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有伟人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教育,教育需要老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教育,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由此科技人才辈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民经济爆发式增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我国已由大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可见科学技术是强国之本,文化教育是立国之基。全民尊师重教崇尚文化知识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