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寄情思
粲粲白粳熬腊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
转眼间,腊月到了跟前。腊八节,最重要的可是要来上一碗暖暖的腊八粥。
从古代的祭祀贡品到现代的健康美食,腊八粥,这碗散发着浓浓温暖气息的传统佳肴,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并以其独特的方式串联起了我们的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
起源
腊八粥
腊八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那时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一碗腊八粥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承载着朴实的人们对天地与祖先的虔诚感恩。关于其由来,传说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寺庙中僧人会将五谷杂粮、干果等食材熬煮成粥,供奉佛祖,同时将粥施予百姓,因而得名“腊八粥”。这一传统随着时光流转,逐渐融入了民间的年节习俗。而在文人的笔下,这碗腊八粥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成为人们纪念节日的重要佐证。
食诗
一粥暖腊月
千年续禅心
“僧粥晓分惊腊日,
猎围晨出忆残年。”
元代诗人虞集在《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中描绘出一个寒冬清晨寺庙里的僧人分发粥品的生动画面——天刚破晓,僧人便开始分发粥品,提醒人们腊日已至;而另一边,猎人们也开始迎着寒风忙碌起来。诗中既有对节令的欣喜,也包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表现出腊八节特有的仪式感与人文情怀。
“腊月八日梁宋俗,
家家相传侑僧粥。”
宋代诗人王洋在《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中简单而直接地描绘了宋代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煮粥供奉给佛教寺庙的僧人,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在那个年代,寒冬腊月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是人们寄托感恩和祈福的重要方式,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鸟声唤晓,
旋又粥鼓,
催动禅院。”
到了清代,吴锡麒的《绕佛阁·腊八日游长椿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的腊八日画卷。清晨的鸟鸣唤醒酣眠的人们,寺庙的鼓声随之响起,粥香在空气中缓缓弥漫。禅院内外,僧人忙着熬粥、布施,整个场景既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又透着宗教的庄严与宁静。这样的场面不仅是一种节日的庆祝,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人与自然、人与信仰在这一刻达到了和谐统一。
同样是清代,诗人宋湘在《赋得腊八粥》中则进一步将腊八的节日氛围描写得细腻而生动:
腊八家家粥,家家浴佛天。
京华今故事,岁晚昔宾筵。
粲粲香粳白,油油法果鲜。
流匙人嚼雪,托钵我逃禅。
朋酒羔羊后,辛盘柏盏前。
月名留汉古,日记趁旬先。
灶火千门煖,山钟百道圆。
含饴重鼓腹,饱食接安眠。
“腊八家家粥,家家浴佛天。京华今故事,岁晚昔宾筵。”腊八这一天,粥香飘荡千家,寺庙中浴佛仪式庄重,民间则是热闹的聚会宴饮,既延续古老的习俗,又为岁末增添喜庆氛围。宋湘笔下的腊八粥,用“粲粲香粳白,油油法果鲜”将雪白的粳米与油润的新鲜果子形象地描绘出来,晶莹剔透的粥仿佛落雪般洁净明亮,果子则象征新年的美好寓意。
不仅如此,诗中“流匙人嚼雪,托钵我逃禅”展现了人们品粥时的闲适与诗意,而“朋酒羔羊后,辛盘柏盏前”更写出了腊八节宴席上的丰盛与欢愉。与好友围坐一堂,共品香粥美馔,羊羔美酒助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吃饱喝足后,彼此相视一笑,那一刻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内心的平和与欢欣。
这些诗词不仅为腊八粥的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也体现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重意义。腊八粥在诗人笔下不仅是一碗佳肴,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让人在腊月的寒冷里,品味到浓浓的温暖与归属感。从供僧祈福到邻里共享,从佛门禅境到田野市井,这一碗粥穿越了千年时光,盛载着古人的心意与传承。
腊八粥,不仅是一碗粥,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缩影。它凝聚了千百年的智慧与匠心,穿越时空,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暖意。它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主要原料,如糯米、大米、红豆、绿豆、莲子、红枣、桂圆等,都具有健脾养胃、补血益气的效果。
宋代文献《武林旧事》中有记载:“腊八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粳米等作粥。”这古代的八宝粥制作以天然食材为主,制作过程极其精细。
而到了现代,腊八粥逐渐从宫廷佳肴、节庆食物转化为日常美食,甚至以“罐装八宝粥”的形式走向市场,成为人人都能享用的便捷食品。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腊八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始终未变。从古代贵族的珍馐到现代人们手中的一碗家常粥,它象征着对丰收的感恩、对团圆的期待,以及对健康的追求。
在这个寒冬腊月,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八宝粥吧,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从古至今不变的美好。
(袁书航)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
图源:摄图网
责编、排版:袁书航
审核:欧阳美华
终审: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