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第一人”——卢新华印象(诸炳兴)

文摘   2024-11-21 09:19   江苏  



“伤痕文学第一人”

——卢新华印象


作者:诸炳兴


       我受万达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领导的邀请,在西双版纳的景洪参加知青历史研讨会,有幸与中国著名作家卢新华相识。

       卢新华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我敬佩他的作品,是 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我就是一个出身“两代黑”去云南兵团 的“可教”子女,1978 年,虽说“文革”已结束,但“唯成份 论”的魔咒仍在一些方面根深蒂固,许多政策还未落实到基层, 人们在“文革”的意识形态中还没解放出来,这时,卢新华的 短篇小说《伤痕》,让我这个刚“解放”的“可教”子女,给那 些鄙视我们“可教”子女的人当头一棒!我含着热泪读完了这 篇小说,真如在黑暗中见到了希望!《伤痕》让我心中激起了 对追求新生活的动力和勇气。我从心底敬佩作者的过人胆识!卢新华从学生——知青——军人——大学生——作家—— 美籍华人。

 2013 年 10 月,卢新华 ( 左 ) 与作者 ( 右 ) 在万达“西双版纳情怀——知青 论坛”合影。

      他的人生之路先是“红色”,后“洋插队”去了“帝 国主义”的美国,为“美帝国主义”去打工,以“老眼光”看 新问题,充满神奇色彩。卢新华瘦高的个子,稍驼的谦虚背形,脸上总流露着低调 的微笑,穿着灰色丅恤,毫无美籍华人的半点“洋味”,也看不 出一丝军人的武威,他诚恳低调,乍看去,就像一个很标准的 “上海小男人”。但他有一口比一般上海人更标准的普通话,也许在国外生活时间过长的缘故,他已经不太习惯讲上海话了。那几天,凡是有记者采访、论谈,他真是丑媳妇不怕见公婆了, 对他在美国洋插队的艰难经历,毫无保留、坦率地讲述给采访 人和我们与会者听,也许这真是他毫无修饰、真情实感的良好性格。

作者为卢新华画像

       1954 年,卢新华出生在山东长岛军事要塞区的父亲部队大院里。1969 年初中毕业,毛主席“上山下乡”指示下来 ,当时有几个去向,其中一个去边疆,可以从山东的长岛到黑龙江、新疆,还有一个是回原籍,再一个在当地插队。因为那时候比较 小,考虑到他只有 15 岁,最后回了原籍江苏如皋插队落户,他回忆说,插队落户的时候,因为人小,那个时候干的活是跟妇女 一样挣工分,是跟老人和小孩在一起的杂活组,每天只有三分半的工分,到年底结算分粮的时候,发现自己还要倒交钱,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1972 年应征入伍当兵,后回到江苏南通,从南通考进复旦大学,1982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后在《文汇报》当记者。

        卢新华 1978 年开始发表作品。我问他:那时你才大学一年级,怎么想起写这篇“政治敏感”小说的?他说,就是农村当知青的两年经历,在一定因缘上促使了以后会写《伤痕》。他说在插队落户的时候,看到一个白面书生,戴一副眼镜,在田间地头挑着一个粪桶跑来跑去的。后来人家告诉他这个人叫卢宝根,是当地的高材生,很有名的。文理考试都是第一名,但因为他家庭出身是富农,所以没有办法再继续读大学,而是每天在田间地头挑着粪桶跑来跑去,所以这个形象当时使他感到很难过,他觉得这样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就因为一个成分把一辈子都毁掉了,这对他触动很大,此后,他就毫无顾忌的开始着手写了《伤痕》这篇小说。他还说:人生读书不光是读书本身,自然和社会还是一本更大的书、原创的书,这本书你不读好的话,书本身读了也没用的。所以他当时写出了震撼之作《伤痕》,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作家。如果没有这样一段与底层人民同甘共苦的生活,是不可能写出优秀之作的。今天他回忆知青生活,回忆他的第一 部小说给自己带来的莫大荣誉,也给自己带来了特别多的朋友, 从客观上来讲,也很感恩当知青的两年生活。

      卢新华大学毕业时,因为是党员,退伍军人,又是上海市青联常委,中国作协会员,就业前景很好。其中最诱人的去向就是《人民日报》社要他去当团委书记。他说这对他的诱惑力确实很大。但思前想后,他清楚自己的性格是个很情绪化的人,当不了官。再说他希望有一种比较自由的生活。所以还是选择留在了上海工作。

2013年10月作者(右)与卢新华(左)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留影

        我问卢新华,为什么还要去美国呢?他说,改革开放以后,胡耀邦多次对大学生讲,你们要到国外去,去留学,学习人家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很有必要。他说大概听从了这 样一种时代的号召,而自己作为一个作家,也希望对自己的国家更有所了解,因为待时间长了,总觉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中国真面目,只缘身在中国中”。那时候很想能够换一个视角观察以前曾经经历的生活和社会,曾经经历的时代和国土。他说,在美国“洋插队”时,经历的并不比在中国插队落户所受的物质苦少,甚至某种意义上更多。那时候他已经在国内算是一个成名的作家,身上有许多光环,到那儿去,都是当地大学和文学单位邀请去的,他们教授常常请他代课,他是上东亚、语言、文化课。在国外,他的几个“选项” 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其中之一,就是读书期间,本来可以在学校里面和其他同学一样做一些校园工作,但是他在美国踩过一年半的三轮车,那个三轮车跟中国的三轮车还不一样。他们学校附近,像上海复旦大学五角场一样,晚上的游客经常要到各个电 影院看电影、看戏或者吃意大利餐、法国餐,他们走来走去需要有一种“摆渡”的工具,所以这个三轮车就这样发展起来了,一共有十部三轮车,他是其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做这个事情。后来有媒体采访的时候都问到过这个事情,问他怎么谈到《伤痕》有点无精打采的,但是谈到三轮车就特别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后来他讲,其实在踩三轮车的时候,中国学生都躲在墙角看,怕他见到难为情,“卢新华混成这个样子了,到美国来 踩三轮车了。”他觉得那个三轮车对他帮助很大,这个和在农村 里插队时,用锹去挖土、用锄头去锄草的感受是一样的。三轮车帮他放下了自己身上的光环,帮他练习了英语口语,帮他了解了美国社会。他后来又选择了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在赌场发牌,每天阅牌、阅人、阅筹码无数,筹码、牌、人,每个桌子上的赌客、玩家就像一个联合国的会议,有中东的,有克罗地亚来、东欧的,波兰、苏联的,还有越南、中国、日本的,一 个桌子上都是这样一些玩家或者赌徒。卢新华细致观察和体验他们的打牌风度和特殊的肢体语言,感触良多,心生感叹。他觉得赌桌上的筹码时刻在流动,那时候就在想,财富不是固态而是液态的,在桌子上是流来流去的。这就形成了他的长篇小说《财富如水》。、

2013 年 10 月,作者(右一)中国作协副主席 叶辛(右二)中国作协副主席 张炜(右三)卢祈华(右四)在西双版纳傣家作客。

       当时的《青年报》写了一个头条新闻,叫“昔 日名功一时,今年赌场发牌”。卢新华说,他人在美国,心却一 直在中国,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他在关注这个时代和社会,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他后来又创作了一部长篇《伤魂》。卢新华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一些人,为了改变祖国的面貌和自己的命运,走出自己原来的心灵小圈子。

      其实每个 人还在写人生的这本大书,且是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答案。卢 新华很坦然地说,当掌声、鲜花、荣誉一齐涌来时,就要在内心提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自己只不过是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中了一张引人注目的“彩票”。




作者 :诸炳兴    老三届上海知青   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景洪农场)机关从事宣传工作。

1983年云南调回上海。知青生涯13年。上海某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退休)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闵行区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作品荐读


【知青情缘】诸炳兴文集(139篇)



妻子有个旗袍姐妹叫孙燕(诸炳兴)


【知青情缘】作者文集(83+8集/2663篇)(2023.12.31.)

作家文选
为作家搭建平台,为读者提供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