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培:浅说早期的江南垟
文摘
文化
2024-11-13 07:00
浙江
早年,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生存,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崇拜上,于是人们对自然现象感到恐惧并产生敬畏和崇拜,形成了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曾何几时,当笔者还在孩提的时候,那些老长辈们对天体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古老的传说中,向小孩子们灌输:“天体原来像一只巨型大锅,罩盖在大地上”“天边是在很远很远,那个尽头是人生一辈子也无法走得到的地方!”并煞有介事地说:“天体原来是很矮很矮的,天落瓜(丝瓜)原来是生长垂挂在天顶上的,所以叫‘天落瓜’。只是在古代某个时候,被某个‘拾猪粪’的小孩,嫌老天太矮了,施展不敬行为,用‘拾粪叉’敲打头上的天顶,结果被老天惩罚世人而远去,从此人类再也无法攀越上空天顶了!”而对江南垟崛起的这块神奇土地描述,也是用“沉下叮咚城,浮起江南垟”的古老故事传说(该内容笔者曾在《舥艚魁河风情》一文写过,此处不再重复了)。岁月匆匆,俯仰之间,笔者也属于时光老人了。在沐浴时代春风,安度古稀顺迎耄耋之年,及在回忆人生岁月的同时,最近也想探索江南垟地盘初具雏形的概貌。于是即阅读了当地文史学者撰写的一些《江南垟》文作,及查阅其它有关史料,探考江南垟有些地方成陆之后的形迹,籍此提出自己的浅见,以飨爱好追远者共同探究与参考。
【一】天造地设,海湾成陆
【1】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系经历了从蒙昧时代到现代科学的多个阶段。神话中有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传说,古人对天地自然,对宇宙、对地球的认识,在《千字文》开头也写到:“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的句语。地质专家在苍南县矾山镇宜矾村勘测,发现该村的半山有大片火山石,呈黑棕色,据考为“系11亿年前的晋宁运动,火山爆发而形成石群。从而使东南古地块与中朝古地块碰撞、拼合、增生,其时苍南地壳已奠定基底。”而江南垟古属海洋浅湾,经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初期多次沧海桑田变化而填定了海积平原。按造成海陆变迁的(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生物作用;人类填海造陆)多种原因之说;及观察到现阶段的江南垟各城镇高楼大厦与桥梁建筑的基础打桩,有的地方深钻百米才探到原始岩石层,而各处所挖出来的细腻粉脂深土淤泥;与地质专家曾经勘测结论,认为该地为灰色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细砂透镜体,最大厚度68米,底部偶含小砾石,它常含有贝壳(牡蛎、海螺)碎片和腐烂植物残体,富含微古生物化石。于是笔者的见解,这个古海湾自然成陆,大部份应属生物作用下所致。如上游的群峦叠嶂山体崩塌风化成泥沙,及植物腐朽随雨水江流泻下,而后有的泥沙朽物直接停留在海湾低凹坑洼之处,而一部分是流入大海之后,其物质经海水化解及海洋微生物,然后又随潮汐往复运动返向沉积於海湾。在历经了无数年月的沉积运行化演,这使半敞开沉睡的海湾在亘古洪荒中能够逐渐成陆。江南垟这块平原的先前系225平方公里,史称四十万亩土地。近些年又通过海涂围垦,造了个龙港新城,现在全境有254平方公里(参照文史学者杨道敏编写的《苍南概貌》数据)。平原三面环山,另一面绕海。相围的群山数西南方向望洲山高度为最,海拔753米。望洲山顶有一块石头,传说因为站在这石头上,可以看到温州,福州,台州,被称望三州。江南垟东山系连绵的阴均山脉,挡飓风,民安居;西山群山环绕,峰峦众多,山景秀美。在大自然神工鬼斧的造化下,在这块平原上产生了纵横交错迂回曲绕的无数河道,数十座独立山丘,地面礁石,古井暗泉,洼地湖泊,沙河溪流,以及地下山体隐脉等。
【2】浅说江南垟与平阳万全垟的古海湾有着独特地理构造。
有史料称:三国时期,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孙权于仙口(今平阳万全)一带建横屿船屯。西晋太康四年(283年)记载:“析安固县南横屿船屯,置始阳县。”古县址为“仙口”(这是古代平阳最早的历史文字记载)。另传横屿船屯一带历史上有“门泊万船”之说,并称现在的平阳万全地名,系“万船”二字演化过来。如果分析当年海湾能停泊数量众多船只,并且大船能够畅通无阻的自由航行,这样的海湾涉水深度按常规推算起码要有十至十五多米(其中还有考虑3--5米的潮差)。而考究平阳横塘林家埠《林氏宗谱》,其记载一世“純公”徙居於祥符年号(1008年--1016年),最确切的是《县志》记载该地林氏第五世,林亮功考取进士功名年号(绍兴乙卯1135年)。乍一看,从公元239年由一个原来可以停泊船只的海湾,其后被潮汐涨落往复运动的沉积,至1135年海湾自然填平成陆,并供人类生活居住,其演化的时间算来约千年之久。如按此计算,每百年的时间,地面即增高一米。但不知道为什么自此之后同样的千把年时间,现代人所看到的林家埠堤塘之外一片还是塗滩(近期才成为工业区)------如在南宋时期的1290年春季,平阳籍诗人林景熙居住海滨仙口。一天午饭后,家僮进来报告一件怪事:“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何异?”接着,他立即登楼远望。之后对海市蜃楼景象写下了《蜃说》精彩描述的短文,“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仙口的地理位置是三面环山,林景熙当年也只能是,从直线往北的林家埠至飞云江口方向,水面气雾上空远视海市蜃楼景象。由此说明在七百多年前,横塘林家埠村庄外围也是一片海塗连水的汪洋。这个自然现象将说明了什么呢?于是笔者的见解,在平阳仙口至宋埠,横塘林家埠,往北直至飞云江方向,地下原先可能有什么隐暗山脉的构造,便于潮汐涨落往复运动的微物沉积,或是上游流泄的砾砂受山脉横杠阻拦而滞留。所以在历史记载的“横屿船屯”之后的那近千年时间里,林家埠地方周围一带能够迅速成陆。
至此,笔者也想说的是,江南垟白沙路几个同线崛起的村庄,历史现象大致上也是如此。因为有史料记载,白沙路在五代时期(907—960年)即有人类居住。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天福井栏石刻,在江南镇方梁庙前,(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丁酉九月庚戌朔二十六日造。”然而,可在后来的千把年岁月沧桑里,白沙路堤塘之外的塗滩,除了堤塘外移塗园稍宽,却没有出现更多的新增村庄。因此说明,海湾成陆如果没有天然的地形构造相助,仅靠自然沉积成陆,那这个历史时空的进程将是相当缓慢的。例如:紧临的大渔湾,石砰湾,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至今还是靠人工建坝阻拦大潮。所以在考究远古时的江南垟和平阳万全垟,之所以能够在大自然演化中应运而生,即发现了二地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原始的地盘之上,曾经有着天造地设隆起的长长隐藏山脉(详见下文“玉沙暗脉”解释);并从现在的平原无数条河道迂回曲绕形状里,可以判断出,那即是早期高高低低潜隐山峰自然形成的杰作。正因为江南垟和平阳万全垟地盘上有着山脉玉带,及有着无数的低低洼洼地下山丘构造,从而加快了二地成陆的进程。
于是就有了万全垟“沙塘”,江南垟“玉沙”这样的地理构造。在《屹兹斗门庾有粟》文章中写到:【原老平阳县的两处陡门,一是万全的沙塘,一是江南的阴均,都建于南宋,都关系到当地的水利,至关重要。刘绍宽在《沙塘陡门纪念祠记》中说:“顾阴均距海近,水泄出浦即入于海,无内外涨淤之患,修治为易。沙塘当海涨地,陡外之消愈涨愈远,故修浚则岁久而益难。"】
【3】笔者在阅读有关金乡文史资料时,曾注意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金乡筑城时,曾发现一块碑碣中有“大地原从海上来”之谶语。】这一历史记载内容。许些远近文史学者把“大地原从海上来”这句话,解读成“瀛岭”(今狮子山)原系浸泡汪洋大海之下,而后历经沧海桑田,使“山脉浮出水面”这样的意思。上面虽然也提到“11亿年之前晋宁运动火山爆发”,那应该是现代人通过地质勘测分析得出的讲解,说地球在遥远的古代时期曾经发生过自然界那样的大事。而“人类诞生距今约400万年。晚期智人(新人)阶段:距今大约4---5万年。”可在江南垟一两千年之前的古人,在缺乏像现代的地质勘测化验设备有限的历史条件下,估计对于那一块碑碣“谶语”,不大可能与11亿年前的“火山爆发”事件联系在一起。另从现阶段的江南垟各城镇高楼大厦建设基础打桩,及当代地质专家曾经勘测地下淤泥最大厚度68米之据,说明江南垟之所以成陆,并非海洋水平面突然大幅度退降,让山体浮水面,应该是长期的淤泥沉积结果。另外一个举例:如果说“瀛岭”早年原系浸泡大海水面之下,那么江南垟若干底矮小山丘的岩石,也应该就像岛屿岩体恒久浸泡海水之后产生的那样黑褐色。如现在的龙港市九龙河社区水心自然村,地面上仍露一块褐斑色的礁岩石,那是江南垟沧海桑田远古时期的活化石(当地人称为“天岩”)。故而依照笔者的见解,“瀛岭”应系江南垟海湾固有的岛屿,尔后只是山脚下那些低洼之处,被上游山体砾沙泄下及潮汐运动沉积物填平所致。至于后来为什么会出现“浮出水面之说”,估计那可能也是从“沉下叮咚城,浮起江南垟”古老神话故事讹传过来的。【二】成陆形迹,岁月流痕
现在人们能看到的江南垟地面上数十个独立小山丘,其实山脚与地下大型山体紧密相连的,只是山丘下部份被地平线上的泥土所掩盖而已,诸如现在的海洋岛屿被海水所遮淹那样。古时当地人根据地平线上傲立不同的山丘,以某种动物酷似的外形,给许些小山丘分别披上美名,并伴随一些神话传说故事。
(1)东南方向有:------狮子山(金乡),小球山(金乡),寨山(金乡南门外甘溪头),彭家山(金乡西门),金钱山(金乡甘溪头),乌屿山(现严重受损。又称:龟屿,乌龟山,夏八美),灵峰山(灵峰,详见下文解释)。
(3)西南方向有------金鸡山(现严重受损。山北),牛眠山(山北);鲤鱼山(鉴桥),马鞍山(鉴桥,详见下文解释);瓜瓢山(塔头),酒盏山(塔头,详见下文解释);白雁山(六板桥);金鼠山(下堡,又称:老鼠山);酒瓶山(浃底园),凤凰山(浃底园);蛇山(北茶寮);元宝山(北岙半山地方),蝴蝶山(北岙),骆驼山(北岙),东山头(北岙),宝山(北岙《李氏宗谱》称为“瓜瓢山”)
江南垟的独立小山丘,数西南方向最丰富,此在民间还有一首蛮话歌谣:“龙山对凤山,凤凰对马鞍,金鸡来啄米,黄牛跑下山,瓜瓢来舀水,鲤鱼跳过滩,壶瓶来筛酒,金鼠偷猪肝。”
(4)正西方向有------泥山(又称:球山,宜山),龟山(珠山,陈家寺两地),小龟山(陈家寺),铁龙山,虎山,凤山(王公门,瑞岩,寿山),七字山(鲸头)。【注:------也许群山旁边还有什么独立山丘,但因笔者不曾生活在当地,难免漏记及属地误载。特此说明。】
(5)【注】在上面列出的诸多小山中,现代江南垟却有三处小山已经完全消失了。
<1>最早消失的系金乡郊外灵峰山景,系在共和之初被村民不断移山开田,最终夷为平地。如此悠久历史的古迹被铲,文物被毁,着实令人可惜。现该处已成为一排几幢的商品房大厦,再也无迹可寻了。
但史书上却是这样记载的:根据《平阳县志》记载,灵峰凌云寺旧名灵峰教院,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如古代诗人描绘灵峰有八景“鳌峰,醉局洞,仙脚石,石鼓岩,沧浪亭,奈何桥,莲池,龟屿。”其中“奈何桥”“莲池”的民间故事流传最广(一是“新娘子过桥”;二是“莲池”通海之说,寺院建筑木材直接来自“池井”)。历史上数位文人墨客留下不少诗词,在描述灵峰风景:“周边一片平原,曾有两座千年古刹,一峰突起,一块巨石依峰天然险峻,巨石之下还有石洞穿空,山上树林茂密,金碧辉煌的灵峰古寺就在深林下。”如想更详细的了解,可在网上搜索:作者:陈如亮写的《从诗中拾起旧时灵峰》文章。
<2>被削平的鉴桥“马鞍山”,其山体形状雄伟特像马鞍。原山高约超60多米,底长近三百来米,山体下脚宽超百米。自在上世纪七十年后期,原山体开始被蚕食,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江南垟城镇建设兴起,当地村民把开山劈石出售作为经济收入来源,经过20来年开挖,真的如愚公移山神话故事那样,一座大山竟然被一挖而空。现在就在这处削为平地的上面,政府组织若干企业投入,在这儿建盖了几十幢大型厂房,成了当地工业园区。
(为此,笔者特委托鉴桥一位电脑设计者,热情的作者根据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帮忙重新绘制出马鞍山原来的图貌。)
<3>原塔头的酒盏山,也被近代江南垟城镇建设建房填路之用,开挖削为平地。后来当地人在原址上盖了一座教堂(与旺家堡街道相挨)。
白沙路古时称“玉沙”。古人在为一个地方取名,往往都以或形或物或典故方面的讲究,所以笔者对于这个“沙”字,也想作一番考究。首先要说的是,这条十里长街白沙路,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带沙的地质呢?于是笔者即从下面几点里提出疑问与分析:1,这条笔直的白沙路地段,东面紧沿海涂,然而中间段号称“十里”,为什么没有出现横贯流经的大河?海涂没有出现深水港口,堤塘之处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型的水闸?2,白沙河与堤塘二物为什么是同向?3,自缪家桥的水泊殿起往北方向,河道为什么那么狭窄(估计绝大部份是人工开挖的)?4,泄洪水流走向,为什么白沙河之南往舥艚阴均水闸方向,之北往龙港金钗街河道水闸方向?5,缪家桥有座水泊殿(应该是“渤”字,“水涌”的意思。今名“灵泉殿”。)其殿名是根据近河床底部,泉水终年喷流不息而得名,说明地下深处有藏隐着泉源山体。6,再联系到上文所写的“白沙路村庄演化历史”内容。从而考为白沙路地下系长长的原始山脉,并与阴均山余脉连接。所以这“沙”也许本身来自山脉峰背的沙质,或是部份系来自潮汐运动留下的海洋贝壳杂物。
为了进一步说明,此处另外转摘当地文史学者杨道敏写的《十里长街——龙港白沙老街》文章,当中有叙述白沙路一段历史内容:【据地方故老相传,北宋时,因虹桥堤塘旁有条色如白玉的沙岗,遂称“玉沙”,又称“白沙”。------据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五《平阳县·塘堤陡门》记载:“白沙塘自江口丘家步南岸(方岩渡)至东乡十一都,一千余丈。”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平阳县令陈容组织江南乡民在东塘(江口南岸丘家步至斜溪)内部又筑一道堤坝,以防海潮入侵,这条堤坝古称白沙塘,俗称内塘;东塘则称外塘。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使江南垟数万亩海涂变成桑田,白沙里由此在南宋时已人烟稠集,逐渐繁华起来。】注:“江口南岸丘家步至斜溪。”即是现在的江口至舥艚一带。我们可从柘园始祖“瑄公”(公元784---857)生活年号,芦浦报恩寺建于公元859年,芦浦置天富南监场(公元1000年),泮河始祖缪稷(公元1210---1278)迁南监新河,舥艚原地名“灶基”的来历,等。即进一步的分析出,白沙里与阴均山余脉系二者紧连,都是堤塘之内隆起的先期陆地部份,所以在千年之前,此地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了。
江南垟平原面积,按现代的测绘,比较准确的数据系225平方公里。但如果根据苍南县卫星地图观看,那平原纵横交错的河道,其水网面积占地估计差不多有二十分之一吧!那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即相当于30万多亩田地,权当每三百亩土地面积产生一条自然段的河道,那在江南垟密密麻麻河道大概竟有上千条。而这些平原河道之所以能在历史演化中产生,从笔者的见识眼观里,认为在古代生产力相当落后的状况下,绝大部分的河道非人力所为,系水流速度、生物扰动、地质因素,地形变化和时间尺度密切相关。尤其是看那宋港大河至舥艚大魁河的下游,其中从陈处至九刀连,从水心村境与新桥五十亩园这段河状曲绕迂回,蜿蜒弯弓恍如蟠龙(详见图片),说明流经地区的地形复杂,地下有山脉和丘陵,这些地形导致河流十八弯,而且特征相当明显。于是从中分析,在江南垟平原之下面,在远古时期有着无数高高低低的潜隐峦峰。而这些潜隐峦峰促使海潮沉积物随水流绕行运动而分布,从而产生分块平原,及无数条河道,呈现了江南垟平原在沧海桑田中的大自然杰作。
(一)例如:(1)水心自然村,地面上仍露一块褐斑色的礁岩石;陈家堡南村地面上曾有几块岩石;芦浦茶灵堂河对岸下有一块岩石;等地。(2)九刀连自然村有条小河系沙质河床;林家院马鲛河往石路拐弯之处沙质河床;泮河原来有半条沙质河床。(3)玉龙口,故老相传,其地原有沙岗,形似伏龙,村居其口而得名。(4)平原各地村庄的古井。因为上文已经剖析过,江南垟之所以成陆,主要是依靠潮汐运动沉积物所致,土质细腻粉脂内含有大量的碱性。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政府大搞饮水挖井运动,一般因为没有勘探选址盲目建井行为;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村民在自己家里打灶边井;结果都被严重的碱性水源而废。就此对比可以说明,早些年许多地方出现的古井,其地质自然条件都并非偶然的,而是平原井址所处位置应该都与地下潜隐沙性山脉有关。平原最典型的数孙店的涌泉寺(据史料说:泉源直通“墨城”),缪家桥的“水泊殿”旁边的地下河床,早年灵峰寺庙泉井通海之说。现在的金乡或其它镇内还保留一些古井,及白沙路黄中段一处古井考为宋代时期;而以芦浦,夏口,夏口徐等地四方形“浃(池塘)”水质清冽,久旱不涸;水心郑氏宗谱分房“天井房”之说;等等现象。
在江南垟许些现有的地名,及有些因时代变化而被淘汰的地名,其中不少地方的地名,与地形地势常牵连在一起。如:滩里、滩头、鳌头,湖头,埭,岱,汇,瀛,港,河,洋(垟),浦,浃(池),泽,涝,塗,以及荪湖,鉴湖,湖里,湖广店,湖南里,湖前,等。据字释义,估计这些地方的地名,历史上与沼泽地,湖泊,低洼涝地,有一定的关联。
上面仅列举江南垟成陆演化中的一些历史痕迹现象,因为笔者见识毕竟有限,至于其它方面内容,此处也就不能全部举例了。【三】早期先民,拓境先驱。
(一)于1997年6月考古学家调查发现,在苍南县钱库镇桐桥村,现存一座商周时期较为完整的石棚墓群古遗址,距今大约三千年左右,据考为苍南县最早先民的生活遗迹。也就是说,江南垟在三千年左右还是海湾时,而在沿山边周围即已经有人类活动痕迹了。考古学家说:“这是探索商周时期浙南社会状况和对外关系也有特殊意义。”(二)【横屿船屯,与江南垟】。古平阳最早可查的史料,即是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县南横屿船屯,置始阳县。”就这么几个简单的记载文字。据相关史料介绍,“始阳县”就是后来的“横阳”“平阳”,古县城设在现时的平阳仙口(此处现在还有古县城痕迹)。如果说从“安固县南横屿船屯”字义直面上来理解,好像这与古时的江南垟没有直接关联;不过从其它历史演化迹象所分析,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例如:(1)上文也说到,按“横屿船屯”“门泊万船”之说,古时的“仙口”外围,以及那个历史时期的“万全垟”“鳌江片”“江南垟”甚至“江西垟”,因沿海水平面与地理构造是相似,应该说还属于一片海洋港湾。
(2)据史料记载,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实际人口达3500万人。权当一千万人口集中生活在州郡城镇,那两千五百万人口分散在当时的1200来个县,平均下来每个县约有两万来人口(估计古代设县级区域行政条件,也是需要一定规模的人口编制。)。虽析“门泊万船”这几字,这也许是古代诗人有夸张成份的用词,在那个还属较为落后的时代,不要说“万船”,其实如有“千船”,这也个是了不起的数目。假设古代“始阳县”有两万人口,再加以庞大的“千船”水手(哪怕每船计十来人),岸上造船者及其后勤人员,也足有三万人以上。面对周围还是一片海洋的地形,那些人口总不可能堆挤在狭窄的“横屿”岛圈里生活吧?当在考虑若干先民们必要的生存条件,那必须是在海湾周围沿线拉开分散居住。
(3)同时,也得考虑经济作物可种的耕地面积,当在岛屿周围不是大海就是咸地滩涂的情形下,估计先民们只能依靠低洼山田种植水稻,或旱地山园种些杂粮过度生活(“番薯”是在明代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
(4)历史上的江南垟海湾,系船只停泊避风的最佳地理位置,相信古人对这自然条件也会加以利用的;并经历史进程的演化证明,现时的舥艚港,成了近处最大最优的渔船停泊避风港口。
(5)另从下文写到的,西晋时“朱曼妻薛氏买地宅券”文章;藻溪发现的六朝时期古墓;及上面提到的“石棚墓群”“商周时期”;说明了在探索江南垟早期的先民活动时间,将比“横屿船屯”设县记载文字还会更早些。
综上几点内容:那可以说,江南垟早期先民至少是“横屿船屯”建设的参与者,如有海湾平坦宽敞的地方,也很有可能成为“横屿船屯”的某某分场。只不过历史上没有留下“横屿船屯”与“江南垟”直接关联的文字记载,也因为“横屿船屯”那个历史年代还没有“江南垟”的地名,这就如现在的“苍南”“龙港”一样,在四十多年前还没有行政域名,结果使现代的当地一些文史学者,在考究这段历史时,分别持有不同的见解。
(三)1899年时,在云岩乡鲸头村石冈地方,当地人发现了一块公元338年“朱曼妻薛氏买地宅券”刻石券文。考古学家说:“横阳虽东南僻隅小县,但晋以来已有豪门世家的显达官宦流寓于此,朱曼也成为平阳历史可考的第一人,这块买地券无疑成为平阳移民史最早的佐证。”清时文史学家吴承志,还从券文时间及对朱曼妻薛氏生平的考据,得出墓主夫君朱曼生世以及贬谪流寓平阳的过程。此时的江南垟平原还属于海湾,但鲸头山边周围却已经成陆,这才使远道而来的朱曼得以安家;同时也可以分析出,说明这带已经有许多的先民,而且这些先民,他们占有一定紧俏的山陆资源,或是朱曼为了选择风水宝地,不然也不用着向他人购买墓地了;并刻石勒碑,立此存照,以防节外生枝。“朱曼妻薛氏买地宅券”刻石时间为成帝咸康四年(338),虽然晚于横阳立县56年,但从双方交易方式来说,可以考出朱曼妻薛氏墓地属于从别人那里购买过来的,说明鲸头村石冈地方,在横阳在283年立县之前,早就有先民们在此发展生活居住了。
<1> 公元781年------据 《灵峰黄氏实录》 记载,其先祖黄仲规 (733—785) 原籍福建长溪赤岸,在中都 (长安) 宦游近十年后以疾告 归,于唐德宗建中二年 (781) 八月,舟行至浙江横阳二十三都石砰南 苍南卷转迁至富石河东的淡石礁 (今称灵峰黄村)。【灵峰与灵峰黄的两个自然村地块,在古代时原来连在一起的。直至清时,将马鞍桥至河头的两处河道挖渠连接成直通。】
<2>公元784—857年------柘园的始迁祖陈瑄 ,字 正器,原籍江苏平江。唐文宗时登进士,任永嘉教授,同年携眷上任。
<3>公元841—859年------《林南仲墓志铭》中提及“唐会昌、大中年间有名‘彦’者,林湾里人”(炎亭岭脚,下岭,艾阳)。后世有林居雅,於宋嘉定元年(1208年)修筑舥艚阴均闸门。
<4>公元880年------坊下----据出土的元代墓碑《故建安书院山长陈公墓志铭》记载:“公讳印翁,字德权,陈妫姓以国氏,先世有自颍川迁闽中者,其地于今为福之宁德县支题山。唐广明(880年)初,十六世祖有光又自支题山迁于永嘉平阳之瀛州里,是为瀛州始祖。”
<5>公元880年------戴家堡《戴氏宗谱》记载,其始迁祖戴荆华,于唐广明元年(880年),自福建长溪赤岸迁江南白沙瓯西沙角(今炎亭),居二十二都珠明里河西堡。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二十二都》作戴家堡。
<6>公元893年------夏口迁始迁吴太乙,原籍福建长 溪赤岸。因黄巢率部长驱入闽,为避乱举家迁徙至浙江横阳东门外八载后,迁徙夏口定居。【夏口地形在古代属于江南垟的交通要道,直至清时,从马鞍桥至河头挖渠改道。】
<7>公元895年------今钱库小河川底村(唐乾宁 二年,江南金舟乡咸通里)。
<8>公元892——943年------炎亭地方《方氏家谱》记载,后晋天福年间, “闽人方翌同驾舟扬帆, 沿海抵此,行见山岙盘桓,水深土沃,居民鲜少,海滨有鱼盐之利, 而土可耕,山可樵,故率其家族十人定居”。
<9>公元909年------平阳刘氏远祖刘宗礼,于后梁太祖开平三年 (909) 闻吴越宽政,自福建长溪迁居平阳泥山 (今称 宜山)。
<10>公元909年------缪程里又作睦程里、穆程里,是平阳缪氏始迁地。始迁祖缪铜于五代时(907-960年)由闽避乱迁居温州平阳。
<11>公元911年-----林坳林氏始祖林护,官居唐衙推,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迁横阳亲仁乡。其第三世“岐”於唐梁开平五年(911年)分居荪湖。
另荪湖林端,字鲁直,号愚山,其先祖早在唐明宗年间 (926— 933) 即迁至泰顺泗溪。到北宋景祐年间 (1034—1038),林端又从泗溪迁至荪湖。林端是荪湖林氏的始迁祖之一。
<12>公元923——936年------珠山。五代后唐时期,黄晟携四子从福建迁居松山(桥墩)定居,其长子黄孝(字民行)见江南龟山地方山水交汇,土地肥美,便定居于此。
<13>公元924年-----郑家楼始名南楼。据当地《郑氏宗谱》载,郑氏始祖瓘,于后唐同光二年,“自京旋而寓昆邑,再迁金舟乡槎溪里而居焉。”
<14>公元934— 936年-----炎亭杨家尖,后唐清泰年间,杨氏族人为避闽境内乱,由闽泛舟,从海上北渡至炎亭外岙, 后在杨家山定居。
<15>公元940年------据《彭氏宗谱》(1844,1932)载:始迁祖彭仕隆,五代后晋天福五年,避王曦之乱自闽长溪来迁平阳金舟乡鹏山里,后世分迁彭家堡。
<16>公元940——943年------据当地(上官氏宗谱》记载,上官氏始迁祖上官一聪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避闽王曦之乱,与项桥项氏始迁祖项昭同时航海扬帆迁入。
<17>公元941年------项桥 《项氏宗谱·序言》 中有关于始迁祖的记 载,“吾族肇基祖名昭字国明,系南迁项氏苗裔,原籍闽长溪赤岸”, 于后晋天福六年 “挂冠弃官携眷由闽迁徙浙温昆阳金舟乡咸通 里瀛桥西堡”。
<18>公元942年------同时期入迁的还有金乡前张张氏。金乡湖里张良山张氏始迁祖张居正,于五代后晋天福七年为避王曦之乱,由闽之长溪赤岸北
<19>公元942年------桐桥,古称箭岙,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作童桥。据李家堡《陇西郡李氏宗谱》记载:后晋天福七年,原籍福建长溪赤岸的李雅正,为避王曦争国之乱,举家迁徙箭岙定居。后移居李家堡。
<20>公元947年------于后汉天福十二年 ,金处始迁祖金开臣也迁至钱库麻秋洋(旧称)。另外,金家垟始迁祖金大德此时也迁至金家垟定居。
<21>公元951—960年------到五代后周时, 原籍长溪赤岸的黄德昭,号东林,携其家属原迁居泰顺桐岭之北松山。后又迁至金舟乡龙江里,即今之黄判桥定居。
<22>公元968年------象岗王姓,始迁祖王少一,于北宋乾德六年(968)由浙江山阴(今绍兴境内)入迁象岗定居。
<23>公元990--994年------湖前。据当地《陈氏宗谱》记载,宋淳化年间,陈氏由陈库迁此,始成村落。
以上,仅例举几处现在可查的村庄先民,也许还有其他一些地方。从这些早期移民的不同时间,可以看出,一部份移民是围绕沿山边发展;而另一部份移民,是在江南垟小山周围或是在先成陆的高地上生活,尤为特出的,如内地平原:灵峰黄村的黄氏,柘园陈氏,坊下陈氏,夏口吴氏,小河川底陈氏。
<1>护法寺,始建(847—859)。旧称护法院。今望里(荪湖)龙头山下。
<2>报恩院,始建(847—859)。又称报恩寺,今龙港市芦浦。
<3>广福寺,始建(860---874)。俗称西寺,在泥山,今宜山镇。
<4>宝庆寺,始建(860---874)。旧称宝庆禅院,今望里北岙底乌石山麓。
<5>凌云寺,始建(860---874)。俗名东寺,旧名灵峰教院,今金乡镇灵峰村。
<6>涌泉寺,始建(860---874)。又名涌泉观音院,今龙港市孙店村。
<7>瑞严院,始建(860---874)。后名瑞严禅寺,今云岩瑞岩村。
<8>鹿鸣院,始建(860---874)。在仪山。今宜山镇。
<9>金鳌寺,始建(923---925)。旧名灵严教院,俗名外寺、今金乡镇灵峰村。
人们可以从这些早期的寺院建设年号中,同样可以从一个侧面探考出江南垟的先民,当时的人群规模,富庶实力,工匠智慧,人类活动情况。
上文写到的江南垟成陆之因,是在无数的高高低低隐性山峰基础上填凹涨土而成的,由于地势的不同,平原成陆肯定有早有迟,估计许些地方还有港潮直接到达居住的岸边。而农作物也只能种植在围堰的堤塘之内,灌溉大概仅靠堤内的小河小沟,生活用水依靠池塘水井之类的水源。一方面生活在平原分块之内的先民,他们只能依赖舟楫摆渡;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繁衍增多,为了扩充生存的地盘,在地势渐高的地方继续进行新的围堰及建闸。于是在江南垟一些村庄出现了与“围堰水闸”有关的地名,如:滩,埭,岱,斗,陡,塘,川,等。
如果从可考的江南垟平原最早先民,灵峰黄村黄氏先祖的781生活年号,至得知最早的水闸年号【蒋潜陡门,又称新潜陡门,位于钱库镇章均垟村陡门宫边,为鳌江流域已知最早的陡门。据《永乐大典辑佚·温州郡志》:“蒋潜陡门,在二十二都。嘉祐间(1056—1063),县令作。自阴均斗门作,遂废。”】前后间隔将近为三百来年,在这段时间里,史料表明江南垟平原陆陆续续已经有许些先民入住了。当时的人们为了安全生存,应该说在历史上有过许多的“围堰与水闸”建设工程,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留下更详细的历史记载罢了。
之后系“乌屿陡门”,即在今天的金乡镇夏八美村西南首,石柱遗址还在河道两边。于宋乾道四年(1168),史载林仲彝建乌屿,工程完工后,在乌屿陡门旁镌刻他的摩崖石刻《乌屿陡门铭》:“陵谷变迁,沧海成田。人用智力,复归其天。潴之为渊,决之为川。泽用生民,于万期年。”按考“乌屿陡门”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该陡门也只能是为江南垟的南端一部份土地板块服务。【注:“乌屿陡门”下游的水心自然村,郑氏先祖郑 噩 生活年号:1128--1184年。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庚辰科进士。其父辈系郑家楼(楼下)第九世“榛”分居水心,推算比“乌屿陡门”修建时间还早五十来年,说明江南垟南端上游的陡门与下游的闸门,分为两回事。所以《平阳志》81页记载:[宋嘉定元年(1208)阴均水闸修建,系“复兴水闸三间,以备水潦。”]说明历史上阴均斗门原来就有水闸,大概属于老化缘故而重修。】此外,最富有盛名的水闸系:宋嘉定元年(1208年)县令汪季良偕林居雅,阴均斗门及埭是一次官方组织,民间鼎力的更大规模扩建。“障海潮,潴清流”“又造石门”“启闭又防涨溢”,对江南垟其后的发展来得更加迅猛,历史意义相当重大。所以在阴均山下的陡门头,古代就有了一座阴均殿供人祭拜。以及此后的嘉定五年(1212),在青龙江中游沿堤上(上浦、塘湾、江西、楼浦、下涝,萧家渡)一次性就建六座水闸。史称“嘉定六陡门”。至此,分析江南垟地块的堤塘应该可以合围了,防汛排涝基本上有了保障。
笔者断断续续的写了“早期的江南垟”一些内容,但由于笔者文作水平毕竟有限,及对江南垟的深远历史认知肤浅,对文中的分析与撰写如有讹误不当之处,谨望方家指正!
2024年11月11日于龙港
林友培提供
作者林友培,舥艚人,舥艚乡土文化研究会顾问,作品散见于各级文学刊物,著有《吾乡吾土九刀连》。
版权说明:“舥艚公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顾问:曾伟律师,浙江瓯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