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做好茶的家族

文摘   2024-08-01 18:35   福建  

常有人问:怎么样的茶算是好茶?


王顺明老师说,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光芒,特征不同,滋味各异,每个人喜好不同。做茶人要用心做一泡好茶,让品饮者喝后,能够有自己的意境产生。是适口感的茶,喝了身体舒服的茶,就是好茶。


重要的不是茶,而是你会不会生活,以及面对世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内心安宁,时代再怎么变化都安宁。心神坚定,就有力量。对饮茶者如是,对制茶者亦如是。


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武夷岩茶国标主要起草人  王顺明



01

赤子其心


谷雨,是春茶的精灵,每年的谷雨到立夏,是制作武夷岩茶的黄金时节。王老师说,每个月份该做什么,都是时令与自然安排好了的。


武夷山是大多数茶人每年春天必去朝圣的地方,九十九岩,岩岩有茶。九龙窠里,深谷幽幽蔓延,峭壁之上那六株大红袍母树虽然历经了四百年风雨,依然古朴苍郁,枝繁叶茂。


母树大红袍

王顺明老师曾管理守护母树大红袍20年


在武夷山聊岩茶、聊大红袍、聊制茶人,必然会或多或少聊到一个人——王顺明老师。和茶叶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王老师获得的名号很多:武夷山国营茶厂的老厂长,茶叶研究所所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小罐茶”八位大师之一……面对各种头衔,他说,茶是可以伴随一生的事业,但是做茶的人德行一定要正。传承人不是广告词,不是个人荣誉,这是一种责任。


前几年,王老师受邀到黄山参加首届中国非遗论坛,他上台演讲:“作为传承人,要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必须融入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果一天到晚去追求名和利,你这个技艺就离灭绝不远了。”把很多人说得面红耳赤。



他的人生剖开来,可以看到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年轮:


 1963年,周恩来提出科技现代化是“四化”的关键;一个9岁孩童随父辈从古田移民到武夷山,开启了他与岩茶的渊源。



80年代初,中国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五项原则。王顺明在工作之余,用一盆炭火一个焙笼,开始做些生活用茶,娴熟的焙火工艺得到一致好评。


1987年,他被委任福建省武夷山市综合农场场长、党委书记,也承担起负责守护6株“母树大红袍”的重任。


8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借着市场经济的东风,王顺明做了一个焙茶间,也有了家族的第一个品牌——“武岩”。


90年代初,市场全面开放,国内、国际(特别是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订单飞至而来,王顺明的第二个品牌“奇茗”诞生。

2003年,王顺明老师以太太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和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成立了武夷山市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琪明茶叶”,延续至今。


——张宝琪 王顺明


2006年,大红袍母树停采,守护任务圆满完成。同年,王顺明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2014-2017年,琪明再次整合资源,完成了36亩占地建设,呈现出生产经营、教学、接待一体化的完整茶企供应链。



听王老师讲来,这些经历总是裹覆着一层沉静的包浆,时代与人物,都收敛了火气,透出幽润的微光,就像一泡陈年大红袍。


是他参与到岩茶的生命里,还是岩茶参与到他的人生里?应该是,相互参与,相互成就。最好的生活本身是由有热情的人与他热爱的事业构成的。




02

好茶急不得


王顺明老师泡茶,并没有太多复杂程序,简单自然,是他最为推崇的理念。大家围坐一圈,谈笑风生,王老师面色沉静,略带薄茧的手指在茶器间辗转,一会儿功夫,一杯汤色莹润、暗香浮动的武夷岩茶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茶汤入口,从嘴唇开始,漫过牙尖,浸染舌面,在口腔里游走、回旋,最后滑向咽喉。随之是细细生起的各种滋味和口感:醇、厚、甘,清、滑、冽……一泡未喝完,身体已自行下了判断:好茶!



这款茶,是琪明茶叶研究所最新研制的,用最好的原料和最精心的工艺,王老师亲自为它题写了名字——琪明守艺。守艺,简简单单两个字,却道出了王顺明老师多年以来秉持的正念。



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茶,急不得。


“我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传承人,就算别人很急,我也急不得,哪一步急了,茶就不好了。”



武夷岩茶的制作本就费时费力,从挑青下山到焙火完毕,要一个昼夜的时间,经历萎凋、返阳、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拣梗留片(初制)等环节。随着科技进步,机械作业已经大大提高了制茶的效率,但要成为真正的武夷茶人,仍需沉下心来磨练传统技艺。


—— 张长忠【琪明茶叶首席制茶师】


摇青,内劲收放,动静结合,前轻后重,鲜叶极速旋转,阴阳自容;

杀青,锅温高达280摄氏度,一双手掌,力度、节奏、位置、方向,需分毫不乱;

焙火,火力点掌握得好,做出的茶汤就洁净耐泡。


在此之上,充分发挥品种香的适制之法更是须得仰仗制茶师傅的判断。需得把握住每一种品系的特性,不断调控制茶细节,才能让名丛在杯中时,激荡起独一无二的迷人香气。


经常有人喝了琪明的岩茶说:“嗯,这个茶有王顺明的味道”。这个味道,其实就是遵循自然,踏实做茶,是武夷岩茶传统的味道。



在业界,很多人评论王老师的绝活是“善用火功”,古人云“武夷焙火实甲天下,武夷岩茶味从焙处醇”。武夷岩茶以火定其性,形其香。



如果说做青是初制工艺里的精髓,那么焙火就是精制过程中的险滩,过不去就碳化、焦感,过去了就给口感带来无穷的变化,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轻火中火足火各得其所,足而不焦”“轮回地焙”“间歇地焙”手法多样,每一款茶对焙火的工艺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古人说: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焙火时就要看茶焙火。间歇的翻和闻很花精力,有的茶需要七、八个小时甚至更多,半夜两三点起来看焙火程度,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是常有的事。所以说武夷做茶人“半夜三更爬上楼,三夜没有两夜眠”。



武夷岩茶的工艺明确,谁都可以学,但为什么出来的产品口感有千差万别呢?就是技术。它只有凭着做茶师傅的灵感和悟性,和他的观察力,去完成所有的过程。这有点像禅宗,若不开悟,多少宏论也只是饶舌。


一个优秀的茶师,应该有精湛的工艺和严谨的心态。真正沉浸其中,能进入一种平静忘我的状态,内心是喜悦的。万物皆可入道,王顺明老师对于做茶的理论,不经意间凝练成了一种生活哲学。



03

传奇,传承,传家


图源【人民网】 福建频道


一泡“守艺”喝到了尾声,心神酣足。感慨之余,又倏然醒悟:传统从未远去。


从少年、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从一个焙笼、一个焙间、一个茶作坊,到现如今占地36亩的专业级茶叶研究所;从无名、武岩、奇茗,到琪明,再到小罐茶的声名鹊起。历经大半个世纪,在外界看来,王顺明老师是功成名就。


可在武夷山的小院里,茶室外梅花盛开,王老师带我们到窗前说:“你们看梅花开了,好多蜜蜂在上面。梅花会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吗?梅花只是在做自己的事情,然后蜜蜂就来围着它们。我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敬佩他从旧时代的余韵里绵延到二十一世纪的新潮中,他对自己,对人生,始终了悟透彻。他是一个榜样,坚持武夷茶人品性的纯正,在自我塑造和制茶的追求上不怕艰苦,山水相程,以求觅得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他的坚韧和淡然,历经岁月,已经在后辈身上初见端倪。


三四年前,他跟自己的衣钵传人王盛聪讲:“琪明守艺,最要紧的,我们制茶的技艺要把它守住。”琪明茶叶研究所如今由老师的大女婿王盛聪当家,无论是制茶技艺还是处事风格都一脉相承。


——左一:王盛聪【琪明茶科所所长】


很多人都惊讶于琪明的产品至今没有线上的渠道,王盛聪说:“我们不急,我们不是做企业、做事业,我们是做家业。” 没有什么比精神的传承更隽永的了。这股精神,让后继者有力量走向更漫长的道路,无惧艰难险阻。正如那焙间的炭火,绵延相传。



—END—


问山团队又回到武夷山了,8月1日,我们特邀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顺明老师进入直播间,一起品味岩茶的“香清甘活”,聊聊岩茶中的“岩骨花香”。


问山读城
以茶为名,访一座茶山,读一座古城,交一些朋友。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