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故事】
常州有个钟楼行政区,它是因火灾在1926年有武进商会在甘棠桥北,大庙弄东口建了一个鼓楼,民国17年(1928年)按了一个报时的大钟而改称叫钟楼。
这钟楼可不是让你听晨钟暮鼓,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火灾,它顶端设置了火灾瞭望台便于观察火灾发生地,下置水箱。在这钟楼建成4年前的1922年,武进商会在城内成立了武进联合救火会,城内设立了9个救火分会,有武进商会,常州正衡中学的创办人卢正衡任武进联合救火会的会长。并集资4万银元建起以消防为主的,自来水厂和救火洋龙。民国年间常州城内商铺住宅都是木结构建筑,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一家火灾会迅速蔓延到周边,过去商铺和住宅的门扇都是内开的,遇到火灾都无法及时逃生,有的在睡梦中就被大火吞噬,或窒息死亡。
1920年甘棠桥北的裴福记草帽铺失火,延烧了周边24家商店和住宅。
1922年4月30号西仑桥下塘木行发生火灾,焚毁了李聚丰,信兴,钱合兴,李和尚,李金奎等的木行号,并殃及周边其它63户商铺和住宅,这次火灾死伤了20多人。
1925年局前街,志明公号(玻璃五金店)半夜失火,殃及周边的交通旅馆,大有酒店,延续烧了4个小时数百间房屋付之一炬,损失大洋七八万元,死伤数人。
1931年3月4号民丰公司设在公司内的申新6厂棉花仓库发生火灾,损失了大洋5万元。
1931年12月小南边外,横新桥的和记火柴厂发生火灾,损失大洋2万余元,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的三光政策下常州有许许多多房屋被烧毁,还有许多火灾事例不再一一举例。常州这钟楼在1964年被拆除但地名延用至今。
如今城市都是高楼大厦,火灾大都是使用电器或燃气不当造成的,现在城市中有卫星,无人机,5G构筑的火警网,一遇火情消防车会呼啸而来,高层建筑还有灭火用的高架云梯,用无氟高分子高空泡沫灭火装置,仅几分钟就能扑灭大火,但也希望用户要注意燃气,电器的使用安全,防止发生火情。
作者简介
长按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