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不仅是文人墨客喜爱抒怀的地方,更是帝王将相热衷的胜地。中国历代帝王,能诗文者不乏其人。因篇幅所限,笔者从中选取了5位赋诗金陵的“诗文帝王”以及他们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
“竟陵八友”——梁武帝
在南朝文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莫过于“竟陵八友”了。而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缔造者梁武帝(萧衍),就是“竟陵八友”之一。
梁武帝39岁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都,在位47年。他博学多通,史书称其:“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精通诗赋,所作的诗篇,不乏名作,现存古诗、乐府诗100多首,是南朝帝王中文化素养最高的一位。《建康实录》中称其“天性敏锐,下笔成章”。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有十余首乐府诗是用七言歌行的体裁写的,如《江南弄》《河中之水歌》《东飞伯劳歌》等。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此《河中之水歌》诗是一首叙事古诗,梁武帝运用了《孔雀东南飞》《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乐府诗极力铺叙豪贵之状的手法,以莫愁女为题材创作的。全诗格调明快,文辞富艳,含蓄有致。莫愁在六朝极为有名,人们为了纪念她,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传说梁武帝有愧于莫愁女而写下这首诗,现已无法考证。千百年来人们记住了莫愁女,也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南京莫愁湖成了“金陵第一名胜”。
“一代词宗”——李煜帝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皇帝李煜(李后主),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是所有末代皇帝中最有才华的一位。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后人称为“一代词宗”。
李煜25岁在江宁府(今南京)继位,在位14年,39岁时被宋军破南唐都城降宋,即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十国春秋之南唐纪》称李煜“为人仁惠,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可见他精通书法和绘画,通晓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其在诗词方面的成就最高。亡国后,他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李煜的《诗词全集》,共七十首。如《望江南·闲梦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梅花》《感怀》《玉楼春》《题金楼子后》等千古杰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这首《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的诗,是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所作,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表达了对南唐故国、故都江宁和往日帝王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自学诗文”——朱元璋
开创第一个以南京为首都的中国大一统明皇朝的朱元璋。人们的聚焦点自然落在他的丰功伟绩上,却往往忽视了他的诗词价值。对于一个放牛娃,从小没机会上学读书,且全部靠自学的皇帝来说,已相当不易。
朱元璋(明太祖),41岁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国。据记载,朱元璋在位30年,通过自学写了大量诗文,其中诗词现存百余首,绝大部分是抒发自己远大理想和思想情感,直抒胸臆,气势宏伟,霸气十足。他的诗通俗易懂,朴实无华,没有太多华丽辞藻,文字行云流水,一泻千里,通读后无不叫人拍案叫绝。流传下来的有:《阅江楼记》《山水游记》《咏燕子矶》《咏菊》《示僧》《拂晓行军》等名作。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这是朱元璋1356年6月,兵渡长江正欲攻城池、破应天(今南京),夺取这一战略要塞之时,面对眼前浑厚、挺拔的燕子矶和雨过天晴后天空所出现的一道彩虹、一钩弯月,而放声吟咏的一首《咏燕子矶》诗。此诗抒发了一代开国之君心怀黎民、胸装天下、反对元朝腐败统治,重建华夏一统江山的雄心伟志和豪情壮志,极具帝王之气的宏阔诗篇。
“特殊诗人”——康熙帝
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玄烨),他的诗词具有独特的风貌和内在风骨,亦称“北方许派”的一名特殊诗人。康熙六下江南,六下江宁府(今南京),留下了许多诗篇。
康熙在位61年里,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年一帝”。他从小接受严格而良好的教育,是一位学识相当渊博的君主。他的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据《御制诗集》记载,康熙的诗词,共有1147首,其中诗1135首,词12首。
康熙六次南巡,每一次都在江宁府停留数日,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几乎每次必到明孝陵。据《康熙南巡图》中记载:康熙到过秣陵关、通济门、秦淮河、钞库街、文德桥、贡院、文庙、通贤桥、教场、鸡鸣山、后湖、明孝陵,以及报恩寺、石头城、燕子矶、大江等几十处名地。
康熙所到江宁府之处颇多题咏,主要有《题大报恩寺塔诗》《金陵旧紫禁城怀古》《过金陵论》《后湖》等诗篇。康熙第二次南巡时,当他再次游元武湖(清初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玄武湖为元武湖)时,眼前犹如一幅展开的画卷,烟波浩淼的水面,呈现出一派浓抹淡妆之美,水鸟在湖中嬉戏作乐,渔民在水上欢歌撒网。康熙诗兴大发,写下《后湖》五言诗一首:“淼淼后湖水,春来发绿波。飞鸣下凫雁,朝暮集渔簑。”
“作诗达人”——乾隆帝
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弘历),一生酷爱作诗,诗词作品约四万多首,称得上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达(诗)人。他还极力效仿他的祖父康熙帝,也是六次南巡,六临江宁府(今南京),留下诗篇350多首。
乾隆实际在位的63年中,使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自幼饱受封建礼教文化熏陶,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几乎无一不擅长精通,尤其诗文兼长,并陶醉于自己的文笔才情。据载,乾隆诗词创作的总量已接近于2000多名唐朝诗人整部的《全唐诗》,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乾隆在江宁府的近60天时间里,先后五驻跸栖霞山,六次均赴燕子矶、大报恩寺、灵谷寺、明孝陵、大小教场等地,还多次前往明故宫、夫子庙、朝天宫、雨花台、鸡鸣山、清凉山、玄武湖、幕府山、牛首山、台城、瞻园、石头城等盛景。
据《乾隆御制南巡江宁诗》记载,乾隆六下江宁描写金陵名胜古迹的诗有:《题栖霞十景》《登燕子矶观江》《登报恩塔作歌》《游灵谷寺》《谒明太祖陵》《阅江宁旗兵》《秦淮歌》《秦淮曲三首》《青溪曲三首》《登鸡鸣山即事》《过明故宫》《玄武湖即景杂咏》《金陵十八景》《金陵咏古》《江宁行宫八咏》等350多首诗篇。
二0二五年一月七日
作者简介
徐建民,男,1957年生,南京市人,本科学历,转业军人,高级职称,机关工作30年。长期从事新闻写作与古南京历史研究,在各类新闻媒体、杂志上刊登文章900多篇。其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金融时报》等国家级、《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江苏体改》《江苏金融》等省级刊物500多篇,获奖作品30多篇。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作家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