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志远
我回应说:你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期,是因为你在我们的身上看到这样一个过程,然而我们的这种模式是落后的,你应该有更开阔的思路。
我拿家装行业举例,以前家里买房子装修,很多人选择找木工打柜子,木工从头到尾,一道道工序做下来,等你用的时候发现,撇开质量不说,在设计和功能方面,有很多的遗憾,后续使用体验不佳。
现在的家装行业,定制慢慢成为主流选择,门店派人实地测量,根据需求进行设计,订单发给工厂,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和家具厂的技术人员针对业主的个性需求进行互动沟通,定制柜体在实用功能上得到提升,在颜值上也满足了业主的审美需求。
你看,定制家具行业,出现了更高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供给侧的改善满足了需求侧。而我国的律师行业,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家装找木工打柜子的时代,大多数律师是自己一个人,从头干到尾。
这种模式,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规律,人类社会是分工与合作不断扩大与深化的过程,手工作业式的小作坊(尽管律师使用电脑和互联网),必将被淘汰。
这里就涉及律师专业化的道路问题。在行业初期阶段,专业化只是少数律师和律所的选择,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律师一个人作业,符合市场需求。
到了行业中期阶段,专业化依然是少数律师和律所的选择,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行业竞争加剧,团队化才是有效的应对之道。
团队化符合社会分工与合作的趋势,符合客户的需求。很多客户面临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不可能遇到A问题找A律师,遇到B问题找B律师,需求端更多的是综合型法律服务,或者说这种需求是主流。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律师一个人难以应对。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涉及很多环节,法律和案例的检索,应对方案的论证,调查取证,与公检法的交涉,法律文书的撰写与整理,资料的归档整理等等。
若律师一个人去完成所有环节,在核心问题上就难以保障服务效果,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慢下来,需要思考与论证,这个时候,律师不是越忙越好。
因此,针对市场需求,更可行的道路是先团队化再专业化,或者说在团队化的过程中,促进专业化的提升。
这样做,相比律师个人的手工作业,有三个益处:高效率、高收入、压力小。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
假若如此美好,为何很多人不去做呢?这个道理跟胖东来一样,胖东来的理念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慕名者前去取经,但能够落地的却很少。
如此美好的愿景,却鲜有人去践行,这就涉及到从业者如何理解和定位自己的职业。
律师或律所以追求创收为目标,基于人性的考量,更多的考虑是短期利益,短平快是首选,与人共享分钱不是首选。
在很多律所引入资本投资扩张的局面下,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却独树一帜,这家律所的愿景是做中国最幸福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作为一种职业,关乎从业者的生存,但律师所从事的职业,关乎能否促进法律的正确实施,这个行业应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漫长的起步期和积累期,说明这个行业还比较落后。
有人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干掉很多律师。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在技术革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事情。
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帮你检索法条和案例,但是法律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建构,以及实践智慧的积累,更多的是发生在人与人的互动之中,这个是不变的,而团队化就是最佳的互动场景。
指望人工智能,恐怕还是闭门造车,无法有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独特的个案处理。
往期选编
工作随笔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