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随笔 | 作为进入“不惑之年”的律师,渐渐明白的一些事

文摘   社会   2024-10-14 19:58   河南  

文/赵志远

四十不惑,我大体符合孔子对人生成长规律的总结。从决心选择从事法律职业道路,到现在已经有十个年头。

再回首,似乎还能看到自己当时对未来憧憬的样子,有一些勇敢和热情,也有一些鲁莽和天真。

十年来,没有经历特别重大的事,但这十年却是人生重要的重塑期,在此期间经历的人和事,让我的三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有四十不惑。

每一次的选择与决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现实都会给你反馈,你能否接收到反馈信息,以及对反馈信息的理解与处理,才是能否成长的关键。

这个过程,一定会夹杂着焦虑,甚至痛苦,你是孤勇者。

十年来,对法律的理解,从大写变为小写,对志同道合中的“志”与“道”的认识与体悟,渐渐清晰。

国家或制度层面的法治、(大写的)公平与正义,非我等小律师所能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作为小律师,切切实实地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小写的公平正义),最大化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是自己的本职。

即便如此,还有很多案子,非个人所能左右,“冤屈”总会有,尽力就好。用心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这个天地里,要有晴空,要绿意盎然,要生机勃勃,要有快乐和欢笑。

年近四十志渐衰,衰的是大志,但不能没有小志,小志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道就是找出实现这个目的的路径。

即便是这样,志同道合者依然难找,为何?相比于勇敢地尝试与探索,更多的人依赖成熟的路径,哪怕这条道路,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内卷,越来越不健康,所以,你还是孤勇者。

摸爬滚打了几年,在不惑之年,方有入门的感觉,离登堂入室看似不远,但唯有厚积薄发才能达成,这又是一段历程。

五十知天命,人生的好年纪,如同一年之中春秋天的美景一样,并不多,且行且珍惜。

往期选编

  • 工作随笔系列

01.工作随笔 | 诉讼有风险,“打官司”需谨慎
02.工作随笔 | 顺应人性,是法律应有的考量
03.工作随笔 | 律师,既不能太“入戏”,也不能太会“演戏”
04.工作随笔 | 只需两步操作,律师工作文件整理术!
05.工作随笔 | 律师也是委托代理合同的当事人,与所代理的当事人也会有紧张和冲突
06.工作随笔 | 律师,你需要当事人跟你说实话吗?
07.工作随笔 | 轻松两步,告别凌乱,律师文件整理术
08.工作随笔 | 律师,应坚持专业判断?还是顺从当事人的诉求?
09.工作随笔 | 工作,快与慢
10.工作随笔|民事庭审活动,就是两篇“攻防”结构对称的“议论文”
11.工作随笔 | 改善我的学习
12.工作随笔 | 直面律师工作的“两难”,道阻且长
13.工作随笔 | 律师的时间,都去哪了?

14.工作随笔 | 公诉人,是否应提交证据目录?

15.工作随笔 | 律师对案件的预判,不能囿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6.工作随笔 | 既独立又虚幻的律师,要佛系一点
17.工作随笔 | 啥?律师还搞研发?ChatGPT能干吗?
18.工作随笔 | 律师是否放大了司法中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19.工作随笔 | 只有放下身段,才做得了律师
20.工作随笔 | 对方律师在庭审后,和我方当事人吵了起来
21.工作随笔 | 当事人面对纠缠,沉默才是最好的应对!
22.工作随笔 | 踏入律师圈,警惕违背市场思维
23.工作随笔 | 有多少当事人想打对方代理律师?
24.工作随笔 | 诉讼的最大风险,来自于个别裁判者“安全省事”的工作模式
25.工作随笔 | 普法有感:群众需要的不是法律知识的ABC,而是法律的权威和解决办法
26.工作随笔 | 两种简单:律师要抽丝剥茧的简单,预防裁判者削足适履式简单
27.工作随笔 | 新生儿减少背景下的一家幼儿园运营,给律师事务所带来的启发
28.工作随笔 | 普法进校园:让孩子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生活
29.工作随笔 | 当你明白了法官的小心思,然后呢?
30.工作随笔 |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态,且有共性,律师行业例外吗?
31.工作随笔 | 现在的律师行业,更多的像处于家装找木工打柜子的时代
32.工作随笔 | 某新一线城市的法院,法官的办公环境竟然那么地不安全
33.工作随笔 | 通过两场活动,告别“曾经的你”
34.工作随笔 | 四种典型老法官,你都遇到过吗?
35.工作随笔 | 律师业务,比专业更重要的是关系?
36.工作随笔 | 律师,要有别人的视角,但不能有别人的立场

法志远航
分享一名律师眼中的法律与社会,记录、展示中国法治与社会的毛细血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