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枣”树林映绿了黄河
石滔
深秋的府谷和保德县城,陕北、晋西北秋老虎威力不减。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今年虽然天气干旱,但最近的几场秋雨,可以有效缓解旱情,农民增收还是有了一些希望。保德县贡枣液酒厂厂长高树林先生特邀府谷县作家协会去他的酒厂采风。于是有了这次跨省隔县的调研采风活动。类似这样的采访活动,两县文学艺术界经常携手举办。府谷保德两县友谊源远流长,民间活动、民间友谊成了府谷保德两县一城携手并进的催化剂。
陕西府谷和山西保德热力图
8月3日9时许,一辆满载20人的中巴从府谷县城出发,府谷作协孙文慧先生带头,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刘子贤老总专程而来。瞬间经过黄河大桥,行使在保德县的迎宾大道上。这条宽广的柏油大马路,起始在保德县城,在玉涛苑广场开始紧紧靠着黄河大堤逶迤西行。大堤长达30里,堤坝高出黄河水面足足有20米。保护这块20年前的5000亩水浇地已经有四十多年了。40多年安然无恙,保德县后来把这块黄河滩涂发展成新的西城区,与府谷新区隔黄河两两相对。车子行走在这一段里程,惬意无比。
府谷保德两县城航拍图
沿着黄河大堤,有一条人工绿化带,绿化带比大堤低,但是比公路高。绿化带上碧草鲜花接连不断,最多的是密不透风的灌木。被工人修理的颇有诗情画意。我们经过黄河二桥的桥洞。头顶上是陕西来的运煤重卡,一车几十吨,川流不息。车辆要走一段迎宾大道。所以这段大道显得车水马龙格外忙碌。这条大道是双向4车道,跑在这条大道上最能体会到现代交通的重要。运煤大卡车,去太原、北京等地的大巴,往返西城区的公交车,还有各种私家车,一天24小时都在上演现代交通大合唱。行走几百米之后,出了马家滩地界,到了王家滩地界。黄河铁路大桥屹立在眼前,再次穿过高高的桥洞。视野明显开阔。有保德中学和体育馆熠熠生辉。这一道长滩上又修建了保德县移民搬迁村落——开莱。几年前,我们采风去过。6000多名保德偏远乡村的农民,告别了故土,无偿住在政府提供的三室一厅楼房里,享受城市人的市民生活。搬迁居民区生活设施齐全,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我们为保德县取得的利民福利由衷赞叹。
保德县黄河大堤上的沿黄公路绿化带
经过钓鱼台,半山腰上的石窟栈道吸引眼球。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平息农民暴动的情景出现在眼前。陈奇瑜把李自成逼近秦岭车厢峡,轻信了农民军的假投降,结果功亏一篑。后来被崇祯皇帝发配回老家故城村,在这里悬崖上凿刻了钓鱼台。接着来到府谷碛塄对面的保德花园村,听到了康熙到新疆征伐叛军葛尔丹的故事。康熙下榻保德花园村,看到满山遍野的红枣树,吃着香甜软糯红枣,当即下了一道圣旨,赐封保德红枣为皇家贡品。保德红枣一下子名声大噪。后来跻身山西省八大名枣行列。以前没有黄河大堤,枣树主要栽植在山坡上。现在的河滩都成了一望无际的枣树滩。接着来到柴家湾村和寨沟村。有一个共同特点,围黄河造地,一道滩接着一道滩,每一道黄河滩都有上千亩水浇地。靠黄河流水的地方,是石块累成黄河大堤。一路美景故事伴我们前往林遮峪乡高树林开办的酒厂。目之所及,不论山坡上,还是河滩地面。都是郁郁葱葱的枣树林。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凿的钓鱼台石窟
康熙皇帝御封的贡枣,覆盖了保德府谷黄河两岸
2002年,高树林看到家乡的红枣滞销。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多样化,人们对吃枣兴趣大为减弱。我本人例外。我吃枣一辈子,感觉山珍海味远远不及红枣实惠又可口。我一年4季不离红枣。什么苹果、酥梨、葡萄、猕猴桃,和红枣比起来都是可有可无的,但红枣几乎天天不离口。当然这个肯定是吃枣上了瘾。如果小时候不吃枣,恐怕就饿死了。对枣的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也就养成了吃枣的习惯。这味觉记忆真顽固,一辈子改不了。
山西保德沿黄公路,直通壶口瀑布
农村走出来的高树林,为了当地贫困户的稳定增收;2002年就开始研究红枣的转化工作。2009年开始建厂,后来选中林遮峪,开始生产系列枣酒,又加入枸杞这种养生药材,生产了两大系列贡枣液系列和铜贝王系列。15个不同品类的红枣枸杞养生酒。在市场上很受顾客青睐,目前在县电商中心一直在网上推介宣传,使“贡枣液”的知名度显著提升。2018年1月被省科协评为“山西省十大农产品品牌奖”;2023年乡村e镇把“贡枣液”产品列入本地农特产品进行推广宣传,为酒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22年,公司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3年是恒胜公司重点销售年,产品陆续入驻杭州、京东集团、义乌国际商贸城、快手、抖音销售平台。临近年底“贡枣液”“铜贝王”系列产品被甄选为省交控集团“搭上高速顺风车·带着年货过大年”三晋名优特产年货节展销产品。
高树林先生(中)欢迎府谷作协采风团。下图是贮藏的红枣枸杞养生酒。
高树林的厂子做出了如此辉煌的成绩。我们开一次眼界,实在是求之不得的美事。我们用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到了林遮峪。其实司机也是有意开慢车,让大家有机会欣赏黄河两岸的美景。车子一转弯就走进了高先生的酒厂。三层办公楼门前挂有两块牌子:山西养元堂酒业有限公司,山西太生元醋业有限公司。高树林先生和他的一班人在门口站着,欢迎我们的到来。
感谢府谷诗词学会在广场挂牌拙诗,黄河两岸红枣属于同一品种。
作者简介
石滔,本名王守贵,陕西府谷人。1981年榆林师范毕业,2010年中央电大中文本科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延河》《陕西诗词》《西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陕北》《榆林诗刊》《榆林老干部》《各界导报》《陕西电大报》《太原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多次获文学奖励。 作品入选《中国最美的散文》《府谷县志(1990-2010)》《榆林历代诗词全集》《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选·散文卷》等选本。多次担任地方文学比赛评委,现任《府谷文艺》副总编。
作者寄语
各位读者朋友好:
是你的阅读和关注,才让我坚持下来。创作不易,如果你觉得我的诗文还有点价值,请你点一下在看或者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