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保德两县一城(20)府谷的夏日

文摘   2024-07-20 20:47   山西  



          府谷的夏日

                  石滔

     今年是5月5日进入立夏的,从5月1日开始放假到5月5日这5天是春季的尾声。许多人乘着这几天的法定假日,走出去旅游度假,这是非常好的选择。多数人还是就地度假 ,并不是他们不想一览地球风光,只是觉得兔子下坡——前(钱)短。将就着在家里度假的占绝大多数。我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府谷县的富裕阶层、中产阶层所占比例不高。多数人也就是解决了温饱而已。
府谷号称陕北的小香港,非浪得虚名

       特别是进入了夏日以来,各地出现了许多跳楼、跳桥、跳水事件 ;我国东南沿海的许多工厂搬迁到东南亚 ,导致工人失业;一千多万大学生无法就业。让我在今年的夏日里,忧心忡忡。
农业靠天吃饭,由于天旱,农民求神拜佛祈雨

       陕北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初,依然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城镇人口占总人口不到10%。我记得当时榆林(当时不叫榆林市,称呼地区,行署是省上的派出机构)县城才9万多市民,府谷县城还不到1万市民。这四十年发展的确快。
    图片来自网络,我看基本属实

      发展快是好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使我国由原来不到10%的城市人口发展到现在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虽然离发达国家80%的城市人口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大幅度靠近,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事实。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贫富两级分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通病,或许我们国家更为严重。这就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一句话改变社会发展的模式已经到时候了。

 房价来自网络截图,我觉得符合实际

       就拿府谷县来说,原来是榆林地区12个丝毫不起眼的山区县之一。由于神府煤田的大规模开采,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甚至进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明眼人都能看到,府谷县城的建筑面积扩大了好多倍,县城常住人口已经突破了15万。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理论指导,前几年盲目发展房地产业。在新府山、高石崖、新区大概有上万套的房子无法找到买主。一眼可以看到,府谷县的农村人口已经很少了。由于交通落后的制约,比邻省县人口来府谷购房一定是微不足道。弄不好府谷出现烂尾楼是大概率的事件。所以县镇两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应该警惕县城人口的流失。近年来因为孩子上学去西安和榆林的府谷人比较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无可厚非。府谷县应该有好的教育,既可吸引外地人,又可留住本地人。可惜这个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作为府谷县人,不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还是外地来府谷县的常住户,其实都是一样的。都应该明白这个地方的长处,同时也应该知道这个地方的弱点。府谷县的当务之急。首先是把房价降下来,让更多的人来府谷县城安居乐业。我县每年有几十个亿的财政收入,应该有长远眼光,不能让高房价把人挤走。目前来看,府谷人向西安、榆林、神木移民的倾向明显。一定要高度重视。一个地方缺少了人 ,经济繁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府谷交通不及神木 ,经济体量不及神木,社会福利不及神木,凭什么房价远远高于神木?府谷向邻居神木学习才是正道。譬如神木率先实行免费医疗,而府谷一直无动于衷。府谷交通落后,以前开通了到山西大同的铁路客运,后来停开了。府谷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央企不能只是挖煤得利,连一个本地人出行方便的责任也不承担了。
    府谷公园面积大,花木稠

       府谷县的优点是什么?府谷通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专家专门研究过,全国除过云南四季如春外,山西是比较宜居的省份。明清时代,朝廷把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作为全国移民点是有根据的。因为山西省人口增长快。山西的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体感温度舒适。府谷隔黄河紧靠山西,我在榆林住过两年,榆林的冬天明显比府谷冷。这是府谷的优势。
府谷人居环境良好
      府谷县城紧靠黄河,黄河不但是一大风景,还是重要的水资源。还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冬天的黄河水温高于空气温度,会释放热量,提高气温。夏天的黄河水温低于空气温度,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降低气温。这一点又是其他山区城市无法比对的。

府谷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值得赞美。煤炭、建材、镁业等工业产品,黄米杂粮、海红果、红枣等农产品全国榜上有名。为府谷发展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府谷第二黄河大桥附近的停车场

      府谷县地处陕晋蒙三省交界处。山西和内蒙古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社会发展和府谷县的差异有互补性。这一点陕西别的县城少有,对加快府谷的发展大有益处。譬如陕西府谷和山西保德两县开通了公交,保德人来府谷上班的有两万多人,这些人不需要租赁住房就能挣钱。对府谷企业发展大有好处,减轻了企业安排员工的住宿用餐费用。
    黄河和孤山川治理的赏心悦目

      府谷人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从来不排外,有利于良好营销环境构建。 这是历史给府谷人的赏赐。宋代的回族人,元代的蒙古人,几乎把府谷的先民屠戮殆尽。现在的府谷人多数是山西移民过来。本地人对外来人员没有歧视,全国各地客商来府谷经商投资一视同仁。给外地人留下了好口碑。

      这个夏天,我是喜忧参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府谷人,对故土爱之深,责之切。希望大家不要过分在意。优点发扬光大,缺点改正弥补就是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24.7.20

                 作者简介


       石滔,本名王守贵,陕西府谷人。1981年榆林师范毕业,2010年中央电大中文本科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延河》《陕西诗词》《西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陕北》《榆林诗刊》《榆林老干部》《各界导报》《陕西电大报》《太原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多次获文学奖励。 作品入选《中国最美的散文》《府谷县志(1990-2010)》《榆林历代诗词全集》《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选·散文卷》等选本。多次担任地方文学比赛评委,现任《府谷文艺》副总编。



                作者寄语


各位读者朋友好:

       是你的阅读和关注,才让我坚持下来。创作不易,如果你觉得我的诗文还有点价值,请你点一下在看或者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谢谢!

石滔诗文
推出作者石滔的文学创作,包括诗词、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