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美景大河收(4)

文摘   2024-07-14 23:08   山西  


           

      孤山川口溢花香

              石滔

孤山川的鲜花碧草生长在大堤的摇篮里
       前天乘府谷5路公交车到第九幼儿园,起始在镇政府广场前的公交停车点。现在的府谷镇政府其实是过去的府谷县政府所在地。一座六层大楼曾经是府谷一县万众瞩目的核心所在。在我的记忆里,这里发出的指令,曾经让多少人顶礼膜拜,也让多少人丧魂落魄。这里的一举一动曾经牵动了全县多少人敏感的神经。这座神圣的殿堂的存在,掌控了全县3229平方公里的大地,和20几万的人口。我无数次慨叹:府谷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国家。县委书记、县长是说一不二和说二不一的大人物,和当年诸侯国的国王、宰相几乎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不一样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威作福几年后,就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好位子上快活。
    府谷保德两县城三桥跨过黄河
       尽管前几年最高首脑机关及主人到了新区更庄严更富丽堂皇的15层大楼,但一看见这座大楼,我不由得思绪万千,灵魂仿佛受到无情的鞭打。从这里走出来的大人物非富即贵。想当年县委书记张某荣、钱某动,县长辛某峰,那可是这里耀眼的明星,可惜今天身陷囹圄,昔日辉煌不再,今天悔恨绵绵。人生啊!起起落落,给后人无穷的警示。何日才能谨小慎微履职,何时才能永葆劳动本色?是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制度建设。即景生情的胡思乱想,一眨眼,公交车就上了高家湾立交桥。
    孤山川口的人工水池可以泄洪

      这座立交桥分两次建成。府谷老城在山巅,老城墙在运动当中坼毁。后来县城人口逐渐聚拢在黄河畔上。从马道崖到孤山川入黄河口处,一面新府山缓坡,一道六里黄河漫滩,承载了府谷的与时俱进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县城沿孤山川向高石崖延伸,公路拓宽成了通衢大街。10里长街和榆府301国道贯通。最近30年,孤山川的发展日新月异,值得浓墨重彩大书一笔。

       榆林市有四大名川,指的是黄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前面三道川均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只有石马川发源于本县田家寨镇的高寒岭。这四道川都在府谷县。在我印象里,这四道川都是通年不断流的河流。古人为何把这事实上的四道河称呼川,而不叫河。这一定是有依据的,它们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榆林市除贯通北南的黄河外,我知道较大河流有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称呼为川的仅有府谷的四大川。

       孤山川虽然不及黄甫川和清水川流程长,但是在府谷境内经过府谷一县最富庶的地区。主流从内蒙古准格尔旗的川掌沟发源,流经府谷境内庙沟门镇与内蒙的交界沙梁古镇、接纳了三道沟来的支流,这道川叫作沙梁川。孤山川又接纳了来自新民镇的新城川支流,在府谷镇接纳了木瓜川支流。河道全长79.4公里,全流域面积1276.5平方千米,在府谷县域内河长57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为1018平方千米。占府谷全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流域内的庙沟门镇、新民镇和府谷镇均是陕西省十大经济强镇。木瓜镇是特色农产品——中国黄米之乡的产地。最让人称道的是流入黄河的这10公里流程,一改自然面目,成为府谷新区的重要组成。川内有神朔铁路和一级公路,成了两大重要的运煤通道。河道两岸建起四座公路大桥沟通南北。最近两年把孤山川口建成风景区。我经过高家湾大桥,桥下的鲜花绿草一直延伸到望不到头的远方。
我站立在立交桥上瞭望
       孤山川两岸都修筑了水泥大堤。大堤上方是就地取材的墩子石垒起来的长墙。堤坝内的高楼绵延了十几里。从温李河村开始已经成为府谷县城的组成部分。其间的石咀头古庙金碧辉煌,常住和尚撞钟撒扫。是府谷人参拜神佛的重要场所。川内的火车站、汽车站每天迎来送往大量旅客。原来在半山腰居住的高石崖、张家塔的农民,来了华丽转身,住进了高楼大厦。新建的大沙沟农贸市场,一派车水马龙景象。孤山川与黄河交汇处的金利源大厦、兴茂大厦高楼林立。恒源、黄河、金万通等集团公司更是富丽堂皇。特别是府谷府州机场的建设,明年就可以为陕晋蒙周边十多个县提供便捷服务。届时府谷到北京、西安一小时通达。府谷不但斩获了全国百强县的头衔,也是全国卫生文明县城。孤山川口两岸其实是最重要的载体。

       我站在高家湾大桥上,向北瞭望 ,桥下的鲜花释放出浓郁的花香。河道分割成一个接一个的长方形水池。30年前,这里是荒凉农村川道。现在成了繁华城市景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府谷是全国城市建设的缩影。中国的城市化开始和世界同步。
     孤山川里的府谷火车站

      我是农民出身,农村的贫穷落后限制了我的思想和眼界。现在居住县城,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观。我当然知道,县城和市里、省城、京城的差距。但我比较容易满足。上班在陕西府谷,居住在山西保德,每年能走出去看看不一样的大千世界。但无论走在哪里,很难见到府谷保德这样的大河水景。天天能欣赏黄河两岸的风景。觉得此生无憾。


                       作者简介


       石滔,本名王守贵,陕西府谷人。1981年榆林师范毕业,2010年中央电大中文本科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延河》《陕西诗词》《西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陕北》《榆林诗刊》《榆林老干部》《各界导报》《陕西电大报》《太原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多次获文学奖励。 作品入选《中国最美的散文》《府谷县志(1990-2010)》《榆林历代诗词全集》《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选·散文卷》等选本。多次担任地方文学比赛评委,现任《府谷文艺》副总编。



                     作者寄语


各位读者朋友好:

       是你的阅读和关注,才让我坚持下来。创作不易,如果你觉得我的诗文还有点价值,请你点一下在看或者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了解。谢谢!

石滔诗文
推出作者石滔的文学创作,包括诗词、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