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诗人的故事,才能理解那些诗

文摘   2024-10-07 06:44   上海  

——读《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一书有感

国庆长假,最适宜的方式就是窝在家中看书。

平日阅读主要以教育类书籍为主,这个假期决定换一下频道,于是选了《跨山海》一书。这本书是一位朋友寄赠给我的,他知道我喜欢读书,特别挑选了几本自己也喜欢的书籍给我,帮我拓展阅读的视野。

人从出生开始,诗词就以各种形式进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地吟诵,已经成为经典的文化符号,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江河之中,日夜不息,奔涌向前,如食物一般慰藉人们的心灵,厚实人们的精神底蕴,滋养人们的人生。但很多时候,人们对诗词的认识,往往局限在诗词本身。《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一书,着力引导读者去了解古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去探究那些触动心灵的诗词的写作背景,让读者在此基础上再去品味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获得别样的感受。如果那些正在学校求学的学子们能够读一读此书,或许会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中要求朗读或背诵的一首首古诗文的内涵。

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谢灵运(见《南史·谢灵运传》)曾这样夸赞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凸显出曹植在古往今来文坛中的显赫地位。曹植的文学地位,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春年少的曹植,有着昂扬报国的奇高骨气,“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追随父亲连年参战,激荡了一身的豪气。曹操对他寄予厚望,在到底选择曹植还是曹丕为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但曹植宅心仁厚,不愿意看到兄弟之间因为夺嫡而互相伤害,自以为退后一步,就能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却没有意识到权力争斗的残酷和复杂。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因为疫情,曹植的很多好友都走了,他只有半岁的女儿也夭折了。妻子崔氏的叔父崔琰,因为一句“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惹怒曹操,被下狱而死,崔氏也以“衣绣违制”罪,被曹操赐死。郁闷之下的曹植,在喝了个酩酊大醉之后,驾车夜闯司马门,犯了曹操的大忌。这一年,曹操立曹丕为世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将曹仁围困在樊城,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一战成神。为了解樊城之围,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带兵去救曹仁。可是,就在出兵的前一晚,曹植却喝醉了。尽管有记载说他是被曹丕灌醉的,可无论如何,曹操收回了成命,曹植失去了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几个月后,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

曹丕不仅继承了王位,还逼迫汉献帝让位,建立魏国。即便这样,他对曹植的担忧和猜忌依然有增无减。223年的“会节气”典礼,其实就是给曹植挖的一个坑。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表达兄弟之情还不能在字面上有与兄弟相关的文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的命,但想要过好日子也是不可能的。曹丕在位的7年时间里,曹植一共被改封四次,迁居三次,目的就是不想让他在一个地方过得舒服。即便曹丕走了之后,他的日子也没能有太大的改观,最终在郁郁寡欢之中去世,享年41岁。

曹植的人生以建安二十五年为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意气风发到备受打压,这样反差极大的人生经历,让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将那些积压甚久的炽热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你看曹植的《洛神赋》,直至今日仍旧无人能够超越。

几乎每一个古代著名的诗词作者,都有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比如说南唐后主李煜,既没有掌权的欲望也没有执政的能力,妄图以称臣等方式躲避战乱,换来的却是灭国之灾;本来说好要以身殉国,结果宫里很多人都殉国了,他却因为怕死,带着大臣们出城投降;被关押在开封后,他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被赵光义多次凌辱,气的小周后每次都将其臭骂……从皇帝到阶下囚,从衣食无忧到寄人篱下,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对他是怎样的磨砺。有意思的是李煜的词风也分为前后两期,初时全然都是纸醉金迷的宫廷艳词,亡国之后词风大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

再比如李清照,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之中,经常外出游玩、喝点小酒、做自己开心的事情。所写的诗词也大多与此有关,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当时京城里显赫一时的人家,她和丈夫兴趣相同,收集的古今中外的金石古玩,甚至比皇宫里都多。赵明诚担任江宁知府时,御营统治官王亦心生不轨,被属下告知时赵明诚不以为意,在王亦叛乱时又弃城而逃,让李清照对这样懦弱胆小的丈夫失望之极,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逃亡路上行至乌江时,不禁思绪万千,吟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佳句。靖康年间金军南下入侵,他们夫妻辛苦收集的很多文物古籍都毁于一旦,南渡之后,李清照的词风也转变为了怀念故国之情。赵明诚去世后,留下李清照独自面对这人世间的各种纷扰,现在读起来依然令人唏嘘。

山河难安、壮志难酬、佳偶难成、恩义难全……纵然身处坎坷、际遇多舛,这些名家仍能走出心灵的困境,收获旷达超脱的生命感悟,留下一篇篇绝世美文。相隔千年,他们的面容依然鲜活可敬,他们的诗词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礼物:当遭遇苦难、迷惘、焦虑、彷徨、不安时,它可以慰藉心灵,让我们笑看人生山海,向阳而生。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唐朝的诗人灿若星河,李白和杜甫是最灿烂的双璧。正如《跨山海》中所说:“大唐诗歌的两个巅峰曾经并肩而立,又各自飘散。他们孕育在民族血气方刚的盛年,一位吟唱出了盛唐之歌的最高音,另一位将带着我们望向这盛世过后的疾苦。李白从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轻。”

李白的祖辈是做生意的,家境殷实。但在那个年代,经商的人是低人一等的,是没有资格做官的。于是,一家人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迁居到四川江油,一家老小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李白身上,希望他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而读书是唯一的途径。

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刻苦,让李白在当时的朝代已经名声鹊起,也更坚定了他的理想抱负。为了掩饰自己商家的出身,他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为了能够曲线为官,他不惜入赘有着官宦身份的许家;为了让当时的名家推荐自己,他四处写自荐信,但他身上那种桀骜不驯、狂傲的个性让很多人多有犹豫,担心推荐错了要负连带责任……在扬州挥霍完了自己带出来“三十万”金,一场大病将其困在逆旅之中,原来的酒肉朋友也不再经常来往,于是百感交集,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

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等到了唐玄宗皇帝的召见。据说,玄宗为他入长安连续下了三道诏令。不参加科举,单单以诗人的身份就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在我国历史上,李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不过,皇帝给他封的是一个翰林供奉的职务,这个职务就是陪皇帝玩的。在这期间,他写了很多赞美皇室、赞美杨玉环的诗词,但还是在三年之后被玄宗皇帝“赐金放还”。李白有远大的志向,希望能够建立不世的功业,但却苦于没有机会。安史之乱中,他有“病急乱投医”,跟着一个皇子“闹革命”,最后被定为叛军,他也因此被关进监牢,后来又将他送到夜郎一带流放。在流放的途中因为大旱皇帝大赦天下,他才得以重返自由,于是有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欣喜心情。官场的失意,反过来促进了他文学才干的激发。

书中说“他向往王侯,又不想妥协于权贵;他想要自由,又想建立伟大的功业。这样一位热血男儿,似乎永远无法停下四方奔走的脚步。”李白非常渴望能够指点江山,诗作并没有给他带来仕途上的顺利,但是他吸引了太多志同道合的人,其中杜甫就是李白的铁杆粉丝。杜甫年少时就把李白视为偶像,后因为机缘巧合,得以与李白共同游历了一段时间,更视其为知己。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放在心头的人。他生于唐开元盛世之初,自幼好学,十四五岁已崭露头角,得前辈诗人之器重。二十岁后开始漫游四方,广交天下英豪,虽清贫却充满诗意。然而仕途坎坷,屡试不第。生活困顿到了乞讨度日的境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体验,使得他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之黑暗、人民之疾苦,有了《兵车行》《丽人行》等著名的诗篇。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无奈携家逃难,历经千辛万苦。期间曾被叛军俘获,不过未曾屈节,终得逃脱。后得肃宗赏识,拜为左拾遗。然官场险恶,又因仗义执言而得罪权贵,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此间创作《春望》、《北征》等诗,皆是对国家兴亡、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晚年携家至成都,得友人相助,于浣花溪畔建草堂以居。尽管生活仍无保障,时有断炊之虞,但心志未改,仍忧国忧民,创作不辍,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书中的14位诗人,他们或仕途坎坷,或即便最终得以位居高位,也未能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如白居易尽管最终以刑部尚书致仕,迈入高级文官行列,但却写道:“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杜牧最后任官是考功郎中、知制诰,但他却一再悲叹自己功业学问两无成;苏轼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陆游更是感慨:“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面固然有时代因素、个人性格因素,乃至时运,但却不得不说,不圆满才是人生常态。

总的来看,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两种境遇:一种是期望建功,却求而不得的挣扎与痛苦;一种是看透世情后的豁达与超然。而正是在世事的磨练中,经历了机缘与蹉跌、期望与失落,诗人们在名利与淡泊、利益与尊严、诱惑与道义之间作出的不同选择,塑造了他们作品的精神底色。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如果仔细品味这些诗词大家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酒”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白向来有“诗仙”之称,同时,他又不愧于“酒仙”的称号,杜甫就曾经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自己也宣称“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就连李清照也是饮酒的高手,这从她的诗词中就能看得出来。诗人喜欢饮酒,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首先,在唐朝,政治开明,经济发达,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这种社会环境为饮酒成风打下了基础。唐太宗等君主亲自鼓励饮酒,上行下效,饮酒之风盛行。

其次,诗与酒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自古以来,诗人们常常借酒抒发情感,酒成为了他们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陶渊明是古代第一位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苏轼躬耕于东坡, 常将那里比作是陶渊明的田园。他在《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一词中写到:“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 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这首词虽然充满恬静闲适的田园趣味, 却又不失苏轼以往的豪放气,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苏轼不仅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 更是把陶渊明视为知己,在梦中或醉中都是清醒的。

再次,酒能激发诗人们的创作灵感。许多伟大的诗作都是在酒后完成的。李白、杜甫等诗人都在酒后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酒让他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是李白写给杜甫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杜甫和李白一样,也是一名饮酒诗人,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与酒有关的约有300首,占总数的21%,可以说,杜甫和李白不仅在诗歌创作上交相辉映,在饮酒上也是不相伯仲。杜甫和李白这两位诗中泰斗曾经快乐地在一起豪饮,而且喝醉后同盖一床被子,这记在杜甫的诗中:“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最后,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后,古人常常借酒浇愁,希望在酒的酣醉中麻醉自己,独享暂时远离现实的超然。比如说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何等的豪迈,看上去说的都是及时行乐,但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不难看出李白把心中积郁的苦闷付诸于酒中,发泄于诗中。

写到这里,想起了这首歌:“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写得太长了,就此打住。

《跨山海 : 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千古风流人物》项目组,大象出版社2022年版

ppl的读与行
在广泛的阅读中拓展知识的视野,涵养自己的精神底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