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自己明明想要好好去和同事交流,但老是事与愿违,甚至有好几次差点吵了起来。“就像今天,我同事说最近好忙啊,又接了一个超级难的项目,已经连续熬夜一周。我就回答说,你那个项目我听说过,还好啦!我觉得也没有很难啦!!谁知道,她就是很想继续理我了...”室友的回应,其实反映了一个沟通中非常普遍的问题:无效倾听——你听见了他说的,却没有听懂他背后的意思。诚然,自我的表达是需要不断提升的,但比表达更重要的环节是:倾听。很多时候,我们太过关注自我,只管表达自己想说的,忽略了对方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让别人感受到自己被忽视和攻击,从而导致沟通失败。回到刚刚室友的例子,站在对方的角度,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受呢?“没有很难”“我的更难”否认了同事的辛苦和付出,当然会心里很不舒服。这时候他的想法是——反正我再说,你也是会否认我,还不如将聊天就此终结。首先是倾听的层面,就是通过听这个行为有效地获取、理解沟通中的信息。其次,就是反馈的层面,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回应,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有效倾听,以及感受到我们是真正在理解和支持他的,这样他才会有继续和我们聊下去的欲望。
我有一个同事小张,每次和他沟通,他总是忍不住抢话。
讨论方案的时候,每当我提出一个想法,我都还没有说完,他就会立马抢着说:“不行不行,我觉得你这样不对,你先听我说说我的想法。”但是当你问他具体要怎么操作的时候,他又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很多时候,对方自说自话,噼里啪啦说了半天,却不见停止,你想和他讨论,却连对话的缝隙都没有。于是,一场讨论下来,都变成了对方的“演讲”,讨论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首先,我们可以考虑暂时离开讨论的场景,比如去倒水、接电话,等等,让他先停下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其次,可以在之后的每一次讨论前,就讨论的总时间,以及每个人说话的时间先达成一个共识,避免超时。同时提前列出讨论问题的清单,想要达成的目的,讨论的关键点,提升沟通效率。聊天中,我们都不喜欢被别人抢话。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需要做到自己不抢话,为沟通中的双方创造一个更好的倾听环境。倾听的重点在于“听”,我们需要学会少说话,放下对自我的关注,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抢话的人,想要改变,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参考呢?可以试着在下次和人聊天时,在想要开口的时候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缓和一下。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比如在心里跟自己说:闭嘴!不要抢话!!等他说完我再说!!此外,你也可以在以后和别人的交流中,多去留意自己在打断别人后自己说的话的内容,然后问自己:这些话真的有必要说么?这些内容是有价值的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着急讲出来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比如刚刚同事抢话的例子,他继续说的也是一些凌乱而没有贡献的信息),它只是关乎你自己在那一刻的自我的表达。他们和我关系很好,后来他们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双方都找我单独吐槽。所以,我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非常清楚这件事情中的偏见和误解。大家都彼此把对方想象成了一个“坏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一天,同事A请同事B帮忙找一份文件,因为B非常忙碌,在准备下周年会的最终流程和物料,实在腾不开手。就随手指了同事C,说:“找他”,并且语气在A看来略带推脱和敷衍。A当时就不乐意了,觉得B态度很差,故意不帮他忙,甚至是在针对他。B也觉得很无辜,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做啊,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而且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对方老是觉得他在找借口。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B在是真的很忙,而他略带敷衍的态度,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并没有针对谁。可是A的心中已经充满了关于“B就是在针对我”“他就是不想帮我”的想法,所以不管后来再怎么沟通,都没有任何效果。后来在我的促成下,三个人来了一次坦诚的交流,误会才最终得以解开。有时候在聊天中,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带着各种各样的预设。比如,“不管我怎么说他都理解不了我的”,“他其实根本不想做,说什么都是他的借口”,“他就是一个固执的人”。当我们的内心已经充满偏见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聊天中只是选择性的去听那些和我们的预设相符合的部分,而忽略其他的信息。比如,当我们青春期的时候,总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不爱我们,因为我们总是选择倾听他们指责我们的那部分,却忽视他们对我们的关怀。我们记住的都是“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人家每次都考第一”“你为什么不能再努力一点”。可是却忘记了父母在平时也总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希望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选择性地倾听,常常让我们固有的偏见越来越深,甚至演变为消极抵抗的情绪。所以,在下次聊天前,让我们试着先清空内心的杂念,不带预设地去全面捕捉对方想要表达的信息点吧。有时候,明明我们很想和对方好好聊天,可是听着听着,思绪就不知道飘向了哪里。
往往是在被对方问到“你听见了没?”的时候,才会突然回过神来。
很多我们脑子里想的事情其实在当下并不重要,但是又确实会令人下意识的就会去思考。在以后和人聊天之前,先处理完会让我们分心的事情:点好外卖,回完必要的消息后把手机放一边,在工作和沟通时间把信息通知在系统设置中全部关掉,只保留小圆点提醒。以上的方法适用于聊天开始前,那么,当我们走神时,如何将注意力拉回当下呢?我们可以尝试呼吸训练,深深地用鼻子吸气,再缓缓地通过嘴巴呼气。通过反复的练习,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让自己回到当下。可以每天坚持这么做,可能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走神率越来越低。除此之外,还要一个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在聊天当中提升专注力,就是在对话中给予对方支持性的回应,减少自己走神的机会,同时也传递出你有认真在听的信号。比如点头,或者在对方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拥抱。
“嗯嗯”“对的对的”“你接着说”,甚至也可以进行适时的沉默,让对方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在你的支持下自我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案。
比如“我觉得你真的做的很好”“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人,不需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怀疑自己”。
回到开头时室友的例子,在我和她解释了她回应中存在的问题以后,她终于意识到这样的对话确实会让人觉得不太开心。“你们现在在做的那个项目我也有听说过,确实很难,我可以感受到你最近真的压力很大,也很焦虑,感觉你真的很辛苦。如果你需要帮助的话,可以随时找我呀。”这样一来,是不是瞬间就让对方在聊天中感到了理解和关怀呢?所以,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沟通中加入一些支持性的回应,一方面帮助我们提高专注力,另外也能有效促进谈话的继续。当我们可以做到控制自己说话的冲动,放下偏见,和提高专注力的时候,我们就能真正做到从听见到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