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有严格诊断标准的,通常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又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具体判断条件如下:2岁以内儿童,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7次,反复肺炎多于2次或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多于3次;2-5岁儿童,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6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2次;5-14岁儿童,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5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多于2次。
注意: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复杂,现在医学认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儿童免疫系统紊乱或者低下。此外,偏食、长期食欲不振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护理不当、慢性上气道病灶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从中医角度讲,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归属中医学“体虚感冒”“久咳”范畴,主要的病理机制为正气不足,肺脾两虚,其中正气不足是发病之根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病不易生,或虽病但易愈。脾胃健则正气充,通过调理脾胃以截断肺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肺脾同治,表里兼顾,扶正患儿正气,增强卫表抗邪能力,减少疾病发展概率。
中医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型辨证施治:
肺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反复外感,少气懒言,动则多汗,面黄少华,唇口色淡,食少纳呆,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脉细无力,指纹淡。治疗以健脾补肺为主。
气阴两虚,表现为反复外感,手足心热,或低热,盗汗,口干,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无力,指纹淡红。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
肺胃实热,表现为反复外感,咽微红,口臭,口舌易生疮,汗多而黏,夜寐欠安,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疗以清泻肺胃实热为主。
中医大夫根据患儿不同的体质、病症、严重程度等,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不同的中药药方,但均以调理脾胃为立方根本。清代医家夏鼎所著的《幼科铁镜》中,有其所创的天保采薇汤,是临床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典方剂,现代医家多从此方加减化裁。此方由藿香、厚朴、陈皮、半夏、神曲、扁豆、柴胡、前胡、桔梗、枳壳、羌活、独活、川芎、赤芍、升麻、葛根等组成,主疏解清化、调理脾胃。方中藿香、厚朴、陈皮、半夏、神曲、扁豆芳香化浊,和脾健胃;柴胡、前胡、桔梗、枳壳疏解少阳,宣通肺气;羌活、独活借其辛苦微温之气,以顾少阴肾经,解太阳之表;川芎、赤芍活血行气,适于久病入血、气机不畅;葛根、升麻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有助于升清降浊、气化运转,从而达到阴阳气血营卫和调、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目的。此方主治患者肺脾气虚、体弱易感、厌食纳呆,以及小儿发育迟缓所用。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药浴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药浴主要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的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的儿童。不同体质有不同的中药配方来进行调理。
急性期通过穴位贴敷肺贴、止咳贴、脾胃贴等缓解病情。缓解期采用“三伏贴”,以“冬病夏治”理论为依据,在三伏天贴敷,能激发经气,调整经络与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
小儿四时辨体捏脊疗法,是基于小儿病生理特点、四时发病的特点以及小儿体质的不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而创立的。它是运用捏拿推捻等手法刺激人体脊背肌肤,并依据季节的不同及小儿的体质差异加用不同的腧穴,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体质、提高机体抗病防病能力的作用。
点在看,把健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