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速递 | 申遗历程和政策引领视角下中国大运河研究演进脉络与特征
文摘
旅游
2024-12-11 08:31
北京
王旭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陆林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教授
汤恒亮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十四五”时期,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愿景,积极助推以中国大运河等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代表的系统性保护工程。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的发布,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被上升至国家级的文化战略,国家和地方对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在生态、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的传承应用开展广泛实践(图1)。学术研究是政策制定的指引与意志体现。长期以来,中国大运河研究立足于申遗战略、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需求创造了诸多学术成果,产出了大量优秀的期刊文献以及《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遗产》《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等相关著作(图2),在反映了不同阶段社会背景与价值取向的同时,也为政策的确立和实施提供了框架指引。
图2 中国大运河相关著作
研究团队认为,归纳已有成果是深化未来研究体系、支撑大运河遗产传承实践的重要承接。纵观当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综述类成果发现:一方面,已有的综述研究对中国大运河文献的归纳囿于历史地理、学科体系、遗产理论和开发体系等单一视角,且样本量局限于2006年申遗工作开展之后,缺少从历时性的长线研究脉络与共时性的全面研究领域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归纳解读;另一方面,鲜有研究关注到大运河在不同阶段的研究历程和内容倾向,探寻其学术演进脉络与政策需求、社会发展的联系,追溯大运河学术演进的发展规律。因此,亟需以历时性的长线研究脉络与共时性的全面领域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深入探究中国大运河的研究历程、领域体系、文献分布与方法倾向等研究特征,这成为团队研究开展的初心。
本文为文献梳理型综述,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首次发布的1992年为研究起点,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筛选获取1992—2023年8月核心期刊762篇文献作为研究基础。首先,根据政策导向、关键事件、发文趋势,划定中国大运河研究演变阶段,将中国大运河演进过程分为申遗前期(1992—2005年)、申遗时期(2006—2014年)和后申遗期(2015—2023年)3个阶段(图3)。研究发现,在申遗历程视角下,中国大运河研究经历了“工程技术导向下的视角局限性、领域单一性、对象本体性”(申遗前期)→“申遗工作导向下的视角多元化、领域拓展化和对象延伸化”(申遗时期)→“遗产政策导向下的跨学科交叉、跨区域联动和多领域并行”(后申遗期)演进脉络规律。图3 1992—2023年中国大运河发文数量与阶段划分
其次,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等战略性文件,确立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为基石,生态环境修复与河道治理提升为保障,文旅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文化带和文化公园为载体”的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学术研究是政策制定的指引与意志体现,中国大运河研究紧密遵循国家重大需求引领下的前沿导向,呈现出在政策中凝练关键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学术创新、以学术成果服务决策应用的科学研究脉络。本文依据《纲要》和《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转化为大运河研究主要分布的7大领域,形成了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政策引领下中国大运河主要研究领域的框架体系(图4)。通过分析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政策引领下中国大运河的研究领域特征,以期为后续研究对国家政策的持续响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行政尺度和流域尺度两个视角,基于“三阶段、七领域”划分,分析中国大运河的研究尺度特征,进一步关注学界研究在不同流域尺度和行政地理单位上的关注重点是否因资源环境禀赋各有侧重(图5)。同时,对中国大运河“三阶段七领域”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
图5 自然流域尺度文献分布和数量变化
纵观中国大运河研究成果,演进脉络上,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适应性与政策导向性,发文量与关注热度随着政策发展与申遗工作推进呈持续增长态势;研究领域上,学术研究高度顺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政策导向,形成七大领域齐头并进的特征;研究尺度上,在行政和流域单元上呈现出明显的尺度差异性;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定量融合趋势明显。依据以上研究成果,研究团队从立足国家战略与中国情境的学理探索、多学科理论方法集成与研究范式创新、多层级规划衔接与机制联动、遗产话语体系确立与国家形象构建等4个方面展望中国大运河未来研究。感谢《旅游学刊》所提供的学术交流机会,感谢审稿专家们在多轮返修中提出的宝贵意见,为研究工作指明新的方向,不断完善我们的研究视角。感谢编辑部老师不遗余力的校对和指导。此外,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旅游引导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演化的过程、格局和机制”(41930644)的资助与支持。
汪德根, 王旭, 陆林, 汤恒亮. 申遗历程和政策引领视角下中国大运河研究演进脉络与特征[J]. 旅游学刊, 2024, 39 (11): 149-170.
图片如有版权保护请与我们联系,E-mail: lyxk@vip.sina.com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旅游学刊》编辑部授权
(lyxk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