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拿“印手菩萨”~天王符坚的偶像

文摘   文学   2024-09-10 08:19   北京  


   公元378年春,符坚在统一北方后,未做喘息,不待休整,起几路重兵会攻东晋江防重镇襄阳,一年后,前秦建十五年,公元379年春,秦兵在符坚的儿子符丕的率领下攻取了襄阳。


   前秦的兖州刺史彭超,后将军俱难也在短时间内攻陷了东晋的彭城、淮阴、盱眙,符坚在统一北方后,迅速试探性的对东晋发动战争,取得了局部的胜利,虽然东晋兖州刺史谢安在危急关头率重兵(北府兵)夺回彭城(徐州)。


   但这次前秦在对东晋自长江中游、下游的攻击中占据了绝对上风,天王符坚统一天下的信心大增,符坚精心策划的,三年后发生的统一天下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在前秦攻取襄阳之后就已经萌生了。


   在拿下襄阳的战役中,符坚俘获了自己的宗教偶像~释道安~印手菩萨,符坚自以为得到了佛家的加持,更加坚定了自己统一天下,加速灭绝东晋的步伐。 

   而偏安江东的东晋,面对北方蛮族前秦帝国的军事威胁,在公元377年,前秦没统一北方时就开始建立了一支精锐部队,以兖州刺史兼任徐州刺史的世家大族谢玄为始,招募江淮地区勇猛善战的北方流民,精心训练,报与重金,以庶族刘牢之、何谦等为将领,初兵力约5万,治所为京口(镇江),号称“北府兵”,是为东晋第一精锐。


  北府兵的编制游离在国家编制之外,类似于“雇佣军”,对于这些,梦想统一天下,一直走顺的天王符坚是没看在眼里的,前秦带甲百万,没把区区五万北府兵看在眼里。


  襄阳之战后,符坚开始了整顿思想的进程,独尊佛教,把从襄阳虏获的“印手菩萨”~释道安奉为国师,符坚曾说:“襄阳释道安是神器,方欲致之以辅大秦。”,“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说的~一人,正是指道安大师。


  天王符坚尊崇道安,道安却对这个皇帝不感冒。

  后世说:“道安本姓卫,常山扶柳人,十二岁出家,以释为姓……”


  道安生于北方战乱之时,出家为僧学成后,又拜佛图澄为师,首创寺塔传教,门下弟子无数,当时人称~“中分河北”,就是说有一半的河北人受过他的教化,为避中原战乱,道安率徒四百到了相对安全的东晋襄阳讲经布道,整理佛典,译佛经,将“禅”、“般若”与东晋流行的玄学相结合,创立了“本无宗”,深受东晋皇室、士族、庶民推崇。

 

   道安在襄阳大兴土木,创建檀溪寺,建塔五层,起房四百,东晋各权臣、封疆大吏如谢玄、桓朗子、朱序、杨弘忠等人有供养食米千斛、铜万斤……,前秦皇帝天王符坚也送金佛,珍珠诸般佛宝供奉贺礼,道安声动天下,东晋皇帝下诏表扬道安,并让襄阳府给道安王公一之样的俸禄,道安在襄阳一住十五年。


   因为道安生得丑陋,出生时手臂上多长了一块皮肉,时人称道安为“印手菩萨”。


  当时的中土佛教对教徒管理很混乱没有统一的仪轨、仪规,道安在襄阳十五年里,首次制定了了管理僧团的制度,叫做“僧尼轨范”,中土佛教的清规戒律由道安开始制定,僧尼的人身自由行为被限制~以前的僧尼是“走读生”,之后的僧尼成为“住校生”,中土佛教僧团纷纷遵从。


   之前的僧人出家后,随师姓,师来自天竺则姓“竺”,师来自月支则姓“支”,而道安本随师父佛图澄姓“佛”,道安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改姓为“释”,从此中土沙门皆尊从道安以“释”为姓。


  道安之前,中土对佛经的翻译、注释错误甚多,比如翻译大乘佛经的支谶误认为大乘佛法是道家《道德经》的衍生品,因此在翻译大乘佛经时,大量引入了道家的固有词语,这引来了后世道教和佛教无休止的争斗,道安正本清源,开始对佛经进行注释,中土注经始于道安。


  想要以佛法立国的前秦皇帝天王符坚,对道安垂涎以久,符坚刚刚统一北方,就迫不及待的围攻襄阳,一是试探东晋的军事实力,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请”佛学宗师印手菩萨道安来前秦“弘扬佛法”,想靠佛法的加持巩固自己的政权,为自己统一天下铺路。


  前秦破襄阳,符坚“请”到道安,大喜过望,请道安至都城长安,拜为国师,居五重寺,设千人道场,请道安布佛法,每有军国大事,常常咨询道安的想法,并指示国中学士,无论是佛学还是外学,有疑难皆向道安请教,当时长安有谚语:“学不师安,义不中难。”,是说做学问如果不以道安为师,学问不可能精深,就经不起旁人的质疑问难。


  受着天王符坚国宝级待遇的印手菩萨道安,被强“请”为“胡人皇帝”前秦“国师”,道安对符坚是心怀深刻的怨恨的,心怀忿闷,为了不为符坚的前秦政权服务,于是译经成为道安被“请”到长安后的追求。


道安的这个追求,直接导致了当时统一了北方,强大不可一世的前秦帝国的崩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未完待续)


题内话:道安的弟子慧远,在襄城城破后,带领几十弟子逃到庐山,在庐山创立了“东林寺”,与东晋名士结社,创立“白莲社”,白莲社是为后世“白莲教”名字的由来。


题内话:慧远是佛教“净土宗”的创教祖师,东林寺广招天下名士,道教的划时代人物陆修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陶渊明,都是“白莲社”的成员。


题外话:日后,明朝末年的“东林党”的名字,起源于东林寺。


白莲社共聚天下名士123人。



纵横论天下
看历史,观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