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中国北方的拓跋焘,为强化以儒家思想作为北魏的正统的意识形态,着意进行汉化,推行中原汉朝廷体制,任用汉官进入朝廷决策机构,用以加强皇权,北方胡族建立的国家君主,通常在称帝的同时兼称“天王”,而大魏拓跋鲜卑历代的帝王坚决不肯称天王或者大单于,昭示魏国汉化的决心。
拓跋焘的汉化引起鲜卑贵族的强烈反感,鲜卑贵族把怨恨集中到拓跋焘身上,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以匈奴人刘洁为首的鲜卑贵族,借北伐柔然之机,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
刘洁是匈奴王室旁支,祖父刘生落在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祖父代王拓跋什翼犍时代,做为前燕慕容公主的家臣来到代国,明元帝拓跋嗣时,刘洁与古弼等人一同选入东宫,成为太子拓跋焘的辅臣,拓跋焘即位,封刘洁为尚书令,刘洁掌重权,贪婪无度,卖官鬻爵,作威作福。
拓跋焘重用汉人官员,汉族士人崔浩逐渐取代了刘洁在拓跋焘心目中的地位,二人事事相左,每每拓跋焘都采用崔浩的意见,刘洁怀恨在心,恨之入骨。
这时候,柔然人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力量,魏军西征凉州时,柔然人一度攻到魏都平城,此仇魏帝拓跋焘不能不报。
在讨伐柔然的军事会议中,刘洁不同意北伐,最后拓跋焘采纳崔浩的出兵主张,刘洁久恨,于是决定联络一批鲜卑将领策划叛乱。
刘洁的野心不止图谋废立,他曾经向术士问过图谶:“谶语载过“刘氏应王”的话,续魏国之后,有我的姓名吗?”术士不傻,回答得很暧昧:“有姓无名。”
其实那谶语是刘裕代晋创宋前为造势而生,和刘洁这个被赐姓为刘的匈奴人没什么关系。
人一但动了做皇帝的念头,就会为权力欲而疯狂,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谋权篡位这种高难技术活儿,岂是刘洁这种贪婪者能操作的,刘洁和反拓跋焘的鲜卑将领事先定下新君人选:“若出师不利,皇上一但有事,当立乐平王。”
乐平王拓跋丕是拓跋焘的二弟,握有军中大权,刘洁以此诱惑,把拓跋丕拖下了水。
北伐柔然,拓跋焘轻车熟路,魏军一如既往的采用分路合击的套路,到达漠南之后,舍弃锱重,以轻骑奔袭柔然,拓跋焘与诸将约定日期,兵分三路穿越沙漠: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统十五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督十五将从西路进军;拓跋焘从中路进军;中山王拓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
拓跋焘亲率中军一路急进,按约定时间抵达柔然汗廷敕连可汗的汗廷所在地鹿浑谷,远远可以望到众多穹庐中柔然可汗的金色大帐,但是,约定好的东西两路大军全然不见踪影。
太子拓跋晃请求趁柔然无准备,迅速展开攻击,被刘洁劝阻,几翻争论中,柔然人已逃走,拓跋焘追到石水也没追上。
此次伐柔然,诡异之事不断出现,魏军守卫屯粮的军官司马楚之得到报告,说军中一只驴的耳朵无缘无故被人割掉了,司马楚之立刻警觉,心想不好,出内奸了,割驴耳朵的人肯定是拿运输军粮的驴的耳朵做投降信物投敌了。
北方严寒,司马楚之令军士砍伐柳树筑营,浇上水,一夜之间,水结冰将柳木冻实,牢牢建起一座冰垒,刚刚建好,大队柔然骑兵杀到,冰垒坚固光滑,马匹无法越过,柔然人只得退兵。
拓跋焘出师无功,后路又受到骚扰,只得从漠北班师,途经沙漠,军中断粮,将士死了很多,夜间宿营时频频遭到惊扰,军中人心惶惶,刘洁趁机劝拓跋焘弃军轻装回京,并且要求治崔浩提议征柔然之罪,拓跋焘不听,回道:“我遇贼没有出击,诸将耽误会师日期,罪在诸将,崔浩有什么罪?”
崔浩不傻,诸将误期、粮道遭袭、军中数度惊扰,连续发生的蹊跷事一件接一件,崔浩派出耳目秘密调查,终于获悉这一切都是刘洁在搞鬼:刘洁先假传诏令,私自更改拓跋焘与诸将约好会师鹿浑谷的日期;接着又唆使人叛逃到柔然汗国,将魏军屯粮之地告诉了柔然可汗;退兵之时派人扰乱军心,然后劝拓跋焘单独回京,准备半路截杀。
拓跋焘闻听,大吃一惊,当即将刘洁拿下,严刑拷打,拷问同谋,刘洁供出一个惊天阴谋。
此次未成功的政变阴谋,涉及三路军的主帅,其中有拓跋焘的两个亲弟弟,乐平王拓跋丕和乐安王拓跋范,其中拓跋丕参与其中,拓跋范知情不报,大批鲜卑将领参与其中,将领们密谋推翻拓跋焘,支持皇弟拓跋丕继位,图谋恢复兄弟相传的部落传统,其核心就是反对拓跋焘的汉化政策。
拓跋焘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大的阴谋,自己竞争全然不觉,拓跋焘和崔浩迅速采取措施,在回军的路上下达太子监国的诏令,太子拓跋晃总管万机,统领文武百官,明确父子传承的皇统不可动摇;下诏书婉转解除鲜卑功臣们的军权,勒令他们全部辞官退休。
北伐大军回到平城之后,中山王拓跋辰、内都坐大官薛辨、尚书奚眷等八名将领因攻打柔然误了军期,被斩首于平城南郊;刘洁与其同党皆夷三族;皇弟拓跋丕与拓跋范毫无征兆的莫名其妙的死去。
此次未遂的军事政变,导致鲜卑贵族的势力大为削弱,拓跋焘借势大举汉化北魏政权,加强皇权,崔浩则肆无忌惮的推行儒家意识形态,北魏汉化由之前被鲜卑元老贵族压制下的温和改革,转变为激进的大变革,北魏帝国汉化革新,兴复儒教,从灭佛开始了。
中华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也是最血腥的~“太武灭佛”开始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