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石碑立在西郊祭天神坛的东侧,正是胡人由平城去祭天的必经之处,不仅鲜卑人,来来往往的各族过路人看到后,都以此为谈资,议论纷纷。
“拓跋氏是汉李陵的后代” ~这么离奇的故事崔浩敢编造出来,必然是得到过魏帝拓跋焘的认可,难怪崔浩对北魏汉制的变革信心满满,可惜的是没赶上好时机,拓跋焘以狩猎为名,亲领大军十万南征,攻打刘宋,结果损兵数万,还差点被刘宋援军截断退路,匆忙退军回到平城,拓跋焘威信扫地。
崔浩在此时立碑刻史,弄巧成拙,给了国内反对拓跋焘、崔浩主导的汉制变革的各种势力以反扑的机会,拓跋焘是皇帝,自然群臣不敢把矛头明面上指向他,于是矛头纷纷指向崔浩,崔浩成为千夫所指,认为崔浩编修的国史,是暴扬国恶,暴扬国恶不过是个借口,背后是胡人与汉人巨大利益的争夺。
北魏汉化是为皇帝收权,对拓跋焘来说,汉化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拓跋焘灭佛、修史,用心明确,但是这次鲜卑贵族、王公大臣趁拓跋焘南征无功,损兵折将之机逼宫,逼皇帝表明态度,拓跋焘自然要权衡得失,拓跋焘一向严断,果于诛戮,知道想要自保,崔浩肯定是自己的替死鬼,编修国史的大臣们也要都跟着遭殃。
太子拓跋晃知道崔浩完了,编修国史的大臣们也要倒霉了,崔浩灭佛、欺压自己,死有余辜,可是有一个人万万不能死,这就是参与编修国史,自己的的老师高允。
高允字伯恭,出身于北方望祖渤海高氏,渤海高氏在北方,尤其是河北势力极大,后来东魏勇将高敖曹,就是渤海高氏出身,而代西魏创齐的高氏家族,也曾自称渤海高氏(高欢、高澄的真正出身于北方六镇德汉族庶民,和渤海高氏没有关系)。
高允少年时父亲去世,高允放弃家财出家为僧,法号法静,后被家人劝解还俗,高允喜好读书,曾千里求学,博通经史、天文历法、术数。
高允大气晚成,四十多岁才入仕,官拜中书博士,后迁中书侍郎,高允负责教授太子拓跋晃读汉家经典,太子对这为师傅极其尊重。
北魏编修国史,高允是崔浩的副手,任著作郎,曾一再警告过崔浩强势的做事风格,会遭到报复。
拓跋晃怕父皇对高允动手,亲自找到了正在中书省值班的高允,带去了太子的东宫,不让他回家,当晚高允留宿在宫里,第二天天刚破晓,拓跋晃就拉者高允一同乘车入宫,面见拓跋焘,并警告高允不要乱说话,一切听自己的引导再回答~太子拓跋晃不傻,在高允未见拓跋焘前,并未对高允透露一个字,所以高允并不知道太子拉自己入宫面君的原因是什么。
二人进宫,见到拓跋焘,参拜完毕,拓跋晃开门见山的为高允求情:高允做事小心谨慎,且地位卑贱,人轻言微,所有的一切均由崔浩主管制定,我请求赦免高允的死罪。
拓跋焘冷冷的看向高允,问道:《国书》是崔浩一个人写的?
高允一下子全明白了,浑身冰冷,高允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在他少年时刚刚丧父,就出家为僧,既避免了家族财产分争危及自己,又得到了放弃家财的好名声,提高了地位,被家族劝回还俗~未损丝毫财产,真正的一举三得。
高允未按太子拓跋晃的话头接下去,去为自己求饶,缓缓回答:《太祖记》由前著作郎邓渊撰写,《先帝纪》、《今纪》是臣和崔浩两人共同撰写的,崔浩兼事很多,总裁而已,并未亲自写多少,至于撰写工作,臣要比崔浩多得多。
拓跋焘勃然大怒,大声呵斥太子:高允之罪大过崔浩,怎么能不死?
在场三人,其实都是聪明人,拓跋焘、高允更是人精,只有太子拓跋晃毕竟年纪尚轻,看不清里面的火侯,连忙为高允辩解:父皇天威严重,高允小臣,被父亲吓得惊慌失措,失去理智,语无伦次。我以前问过他,他说全是崔浩一个人干的。
拓跋焘转头看向高允,语气缓和了些,问道:真像东宫所说那样?
拓跋焘在给高允挖了个很深的坑,等着看他自己跳下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