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力主杀崔浩,罪状共有两条:第一条是认人唯亲;第二条是乱编国史。这两条都是死罪,众大臣在逼着魏帝拓跋焘杀了崔浩,此次事件,其实是鲜卑权贵变相的“逼宫”,逼迫拓跋焘表态,拓跋焘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编修国史是拓跋焘让崔浩做的,国史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建设,是国家的脸面,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曾经搞过,因为编史者邓渊之死,治史之事陷入停滞,拓跋焘一再下诏让崔浩“务从实录”,要求崔浩根据事实撰写。
当然拓跋焘知道崔浩不可能将前朝隐秘之事,像天女相思、力微杀妻等无视伦理、充满野蛮、血腥、杀戮的历史一一录出,崔浩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汉人在鲜卑朝廷中做事自然要加倍注意。
令拓跋焘没想到的是,崔浩竟将拓跋氏定为汉代将领李陵的后代,并将存有争议的国史刻在大石之上,立于平城郊外祭祀的神坛东侧,任人观看,拓跋鲜卑数次打败匈奴人,并且灭绝了境内所有匈奴国家,拓跋鲜卑怎么可能是投降匈奴的李陵之后,此等大事,崔浩处理得如此轻率、莽撞,真是昏了头。
以前拓跋焘认为鲜卑贵族们之所以痛恨崔浩,起因是由于对以刘洁为首的鲜卑贵族首领们,图谋拥立皇弟拓跋丕继位的那场未遂的政变,崔浩揭穿了他们,那场事件中,大批鲜卑贵族人头落地,许多人被迫交出军权。现在看来,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鲜卑贵族们说的宜都王是穆寿,北魏开国功臣穆崇的孙子,太子监国后,拓跋焘令穆寿与崔浩共同辅佐太子拓跋晃理政,希望两人能相互制约、互相平衡。
穆寿前年死了之后,崔浩独掌大权,北魏官员没有俸禄,收入全靠官员自己张罗,有了这种权力,州郡县的主官自然成为抢手货,崔浩主政,难免偏向汉人,拓跋焘以为鲜卑贵族仇恨崔浩,是鲜卑人与汉人争夺地方官员的名额所致,可是此次指责崔浩的人中竟然有许多汉官,拓跋焘知道,此事也不会如此简单。
这次拓跋焘偷袭江南刘宋,本就出师无名,又损兵折将,虽未败,但是刚刚回到平城皇宫,屁股还没坐热,这些鲜卑、汉人大臣就趁机会联合逼自己杀掉大魏的肱骨之臣崔浩,而崔浩是不是也有做事情有不检点之处,群臣才有如此胆量敢来逼宫,拓跋焘迅速分析之下,知道今天如不表明态度,倒霉的可不能止崔浩一人。
脸色铁青的拓跋焘大声喝道:“太子呢!太子在哪里!”
拓跋焘有十一个儿子,长大成人活下来的只有四个,长子拓跋晃五岁时被立为皇太子,《魏书》载:“(太子)明慧强识,过目不忘,好读经史,皆通大义。”
拓跋晃十七岁监国,拓跋焘选派穆寿、崔浩、古弼、张黎四大臣辅佐太子监国,拓跋焘远征,国内大事均由太子处置,四大臣中,真正有实权的是穆寿与崔浩,拓跋焘最信任的是崔浩,虽然穆寿总以鲜卑开国功臣后代的尊贵身份来压制崔浩,但是崔浩有皇帝的支持,也没落下风,穆寿活着的时候,还能每每牵制崔浩,穆寿一死,崔浩专制朝权。
现在,鲜卑贵族状告崔浩任人唯亲是有根据的,此事的经过监国太子拓跋晃就是当事人,北魏选拔官员基本沿袭两汉的世袭、聘任和荐举制,崔浩曾经一次通过荐举制直接把几十汉族士人任命为各地郡守。
太子拓跋晃对此表示异议:你推荐的这批人,上任就做主官,那么早先征聘的人才,也是作为州郡官人选的,他们任副职已经很久了,应该首先提拔他们做郡县守令,他们有经验阅历,应该让新征聘的人代替他们做副手。
崔浩明确地拒绝了太子的意见,几番争论后,太子拓跋晃无奈满足了崔浩对这几十个主官的任命,崔浩一心要把北魏恢复成为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以世家大族为政治中心的国家制度。
这其实与北魏自建国以来,三代皇帝想借汉化、儒化统权力为一人的努力,是背道而驰:“怎么?鲜卑贵族部落大人分享皇权不行?你汉人世家凭什么能分享?”
中原之地,虽然久经战乱,胡人入主,社会动荡,人人朝不保夕,但是高门士族间彼此联姻从来没停止,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与清河崔氏有姻亲关系,崔浩通过荐举制任命的官员多数出于这些高门大阀、世代豪门。
崔浩大整流品,明辨出身、姓氏、等级,不仅和鲜卑贵族团体对立,而且把汉人庶族地主,非中原豪门出身的代北门阀大族通通得罪个遍。
太子监国,太子拓跋晃是主官,辅臣崔浩只是属下~“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你崔浩敢代太子做决策~拓跋焘知道后,怒不可遏,暴跳如雷,大骂太子拓跋晃的软弱和崔浩的擅权:太子是国本,任命官员亦是国本,崔浩任命官员并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鲜卑、汉人官员皆怨声载道,难道是国已不国了?自己以崔浩来压制鲜卑贵族,现在崔浩借皇帝之势,大力发展汉人士族门阀势力,真是肆无忌惮了吗!
拓跋焘真正暴怒的另一个原因是:崔浩你可以借我压制鲜卑贵族、开国元勋,你发展私权我不管,但是你不能欺压太子,太子是什么人,那是储君、皇家,臣永远不能大于君,你不知道!一但朕归天,大魏没成鲜卑贵族的天下,是要成为你崔浩汉家士族的天下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