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15 eTransportation | IAT,Germany | NMC-811和LFP阴极的锂离子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

文摘   2024-10-16 08:30   新加坡  
声明:推文作为学术交流用途,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或解读错误之处,请在后台留言指正~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1. 原文链接

DOI Link:

https://doi.org/10.1016/j.etran.2023.100305

 2.通讯作
  • Googleshc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BngDD3EAAAAJ&hl=en&oi=ao
  • ScienceDirect: 

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58616504500

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6602932870

  • UniversityWeb:
https://www.mos.ed.tum.de/en/ftm/members/teams/jan-schoeberl-m-sc/

https://www.professoren.tum.de/en/lienkamp-markus/

 3. 收录日期

Received: 18 August 2023

Accepted: 14 December 2023
Published: 16 December 2023
 4. 研究内容

1. 科学问题

  • NCM和LCF混合的电池组的安全性与能量密度之间的权衡

GA

2. 实验与模型方法

2.1 电池样品

Fig. 1富镍NMC电池在电池级别上比LFP电池具有32%更高的比能量密度37%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

Fig. 1. Comparison of the gravimetric and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ies on cell level

2.2 实验

  • 1. 实验设置概述

    • 实验针对NMC-811电池堆的设置与LFP电池堆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端板根据电池尺寸进行了调整(Fig. 2
  • 2. 电池堆配置:

    • 每个电池堆由五个锂离子电池组成,沿纵向轴镜像排列,以符合车辆的安装方式,且电池未电气连接(Fig. 2)。

    • 由于车辆中电池仅串联连接,避免了热失控期间的平衡电流流动。
  • 3. 充电和预加载:

    • 所有电池在测试前充电至100% SOC,采用C/10的恒流恒压充电(CCCV)。
    • 电池堆通过螺纹杆夹紧在两个不锈钢板之间,施加均匀的接触压力。
    • 选定的初始压缩值为65 kPa,确保在测试中获得合理的热接触电阻。
  • 4. 热绝缘材料:

    • 在电池堆的首尾和不锈钢板之间放置厚度为25mm的蛭石板,以降低热耦合影响(耐火温度可达1100°C)。
  • 5. 温度测量设备:

    • 使用K型热电偶(直径0.5mm,测量范围-40°C至1100°C,精度±1.5°C)测量电池堆内部温度,热电偶在电池表面中心位置固定(Fig. 3(a) ,(d))。

    • 每个安全排气口也配备热电偶,以监测特定区域的温度(Fig. 3(b) ,(e))。
  • 6. 热成像技术:

    • 使用FLIR A70热成像相机测量电池模块的表面温度,测量范围为20°C至1000°C,精度为±4%(Fig. 3(c) ,(f))。
  • 7. 数据记录和同步:

    • 温度和电压信号通过imc CANSASflex测量模块记录,输出到CAN总线,由Vector CANalyzer软件进行记录并与热成像数据同步(Fig. 4)。
  • 8. 热失控触发机制:

    • 选择过热作为初始热失控触发机制,以确保LFP电池的热失控可靠性。

    • 设定的均匀加热功率密度为6.2 W/cm²,NMC-811电池和LFP电池的总加热功率分别为600 W和1200 W。
Fig. 2. Exploded 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module framework for the Graphite|NMC-811 cell stack

Fig. 3. Thermocouple placement in the center of the cell surface and fixation with Kapton tape: (a) NMC-811, (d) LFP; Overview of the module test setup with thermocouples at the safety vents fixed with epoxy resin: (b) NMC-811, (e) LFP; Overall measurement setup with the thermal imaging camera in a protective casing placed at a distance of 1.2 m from the cell module: (c) NMC-811, (f) LFP.

Fig. 4. Simplified experimental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measurement setup used in 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3. 研究结果

3.1 热失控传播特性

1. 温度和电压响应

  1. 热失控传播概述

  • Fig. 5)触发的热失控从第一节电池开始,导致电池模块内部的后续热失控传播。

  • 加热阶段的起始时间设定为T0 = 0 s。
  • 热传播开始时间:

    • NMC-811模块在表面温度371.6°C时开始热传播,而LFP电池的热失控发生在436.6°C,显示LFP电池具有显著更高的热稳定性。

    • 这种温度差异与电池化学成分和热量分布的不均匀性有关。
  • 最大温度测量:

    • (Fig. 6)NMC-811电池的平均最大温度为Tmax811 = 899.3°C,显著高于LFP电池的TmaxLFP = 524.4°C。

    • NMC-811的高反应焓和低热质量导致其温度更高,超过了铝的熔点(660°C),需要使用耐温材料以确保结构完整性。
  • 热电偶损坏:

    • LFP模块中电池与加热器之间的热电偶在测试中受到不可逆损坏。
  • 表面温度分布:

    • 线性温度分布图(Fig. 7)使用热成像相机分析电池模块侧面的温度分布,黑色表示模块表面的第一个像素,白色表示最后一个像素。

    • NMC-811模块的热传播特征导致测量数据较为嘈杂,而LFP模块由于传播较慢,数据可用性更高。
  • 电池电压响应:

    • (Fig. 5)NMC-811模块在温度升高时电压瞬间下降,而LFP电池的电压下降约延迟250 s。

    • 电压下降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电压初步下降至约3 V;

    2. 第二阶段:电压恢复和稳定;

    3. 第三阶段:电压完全降至0 V。
  • 电压行为解析:

    • 在第一个阶段,热失控触发并短路第一个电池卷,导致第二个电池卷放电,产生类似于高放电电流的电压下降。

    • 随着第一个电池卷的热失控,其电阻显著增大,导致放电电流减小,电压开始松弛。 

    Fig. 5. Overview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Internal temperatures in blue/green and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grayscale (a) NMC-811, (c) LFP. Cell voltages: (b) NMC-811, (d) LFP. 

    Fig. 6. Cell-dependent maximum temperatures during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including mean valu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for both cell chemistries.

    Fig. 7. Illustr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ttery module surface temperature in dependency of the longitudinal axe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thermal imaging camera.

    2. TR传播时间

    • 1. 热失控传播机制

      • LFP电池模块的热失控传播被分为三个阶段(Fig.7和Fig.8)

    1. 第1阶段:相邻热失控电池加热第2个电池,导致横向加热形成温度梯度。界面处存在显著的温度下降,表明存在明显的热接触电阻,这是由于电池表面粗糙度引起的,传热通过微接触点、对流和辐射完成,增加了界面处的热阻和温度差。

    2. 第2阶段:第2个电池的第一个电芯卷出现热失控,温度梯度进一步增加。

    3. 第3阶段:第二个电芯卷也出现热失控,同时开始加热第3个电池。验证了热失控传播的机制与热阻网格有关。
  • 2. 时间重复段分析

    • 为了确定时间重复段的持续时间,分析了相邻电池间热失控的时间间隔(Fig.8和Fig.9)。时间间隔可分为热失控反应时间和主要进行传热的间歇时间。
  • 3. 热失控触发标准

    • 一般基于2 K/s到14 K/s的温度速率,最常见的是10 K/s(本研究)
  • 4. 时间间隔和组成

    • 热失控的反应时间无法通过热成像数据直接获得,通过分析可见的气体排放视频数据来确定时间跨度假设显著的气体生成直接与热失控相关,通过此方法得到两种电池化学体系的热失控时间间隔(Fig.9)

    Fig. 8. Stages of the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exemplary described for cell 2: (a) Stage 1: Heating phase caused by the adjacent cell 1 in thermal runaway. (b) Stage 2: Triggering thermal runaway in the first jelly roll of cell 2. (c) Stage 3: Cell internal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to the second jelly roll in cell 2. 

    Fig.9

    1. TR时间间隔的比较

    • LFP电芯:TR之间的平均暂停时间为460.8秒。

    • NMC-811电芯:TR之间的时间间隔呈指数增长,主要由于热接触电阻的增加和传播速度的减缓。

    • NMC-811电芯的机械完整性较差,导致热传播变慢,而LFP电芯的机械完整性保持较好。

  • TR反应时间:

    • NMC-811电芯的平均TR反应时间为17.4秒

    • LFP电芯的平均TR反应时间为254.2秒

  • 暂停时间的差异:

    • NMC-811电芯的平均暂停时间为43秒,显著短于LFP电芯的146-235秒。

    • NMC-811电芯的较高接触表面温度和较低的热稳定性使得相邻电芯更快达到TR。

    Fig.10(a) & (b)

    1. TR反应速度:

    • NMC-811电芯的TR反应速度为5.46 Ah/s和20.33 Wh/s,分别为LFP电芯(0.66 Ah/s和2.19 Wh/s)的8倍和9倍。

    • NMC-811电芯的层间传播速度显著快于LFP电芯。

  • 总传播速度:

    • NMC-811电芯的暂停时间占总传播间隔时间的3/4,导致总传播速度下降。

    • LFP电芯暂停时间占不到一半,整体传播速度更低,为NMC-811的1/5,使LFP在安全性上占优势。

  • 标准合规性:

    • LFP电芯能够轻松满足GB 38031-2020的热传播测试要求,每5分钟内只有107.25 Ah和360 Wh进入TR。

    • NMC-811电芯在相同设置下会完全传播。假设车辆中安装了冷却板等组件,可以保持电芯间距不变,总传播速度维持在1.62 Ah/s和5.96 Wh/s

  • 额外的热管理措施:

    • 通过添加热障或主动冷却,可以减缓TR的传播速度。

    • 浸没冷却可能是一个有效的热管理方案,因其通过直接接触电芯表面并利用高比热容的冷却液体,有望抑制TR的发生。

    Fig. 9.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times: Total time span between subsequent TRs

    Fig. 10.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velocities: (a) TRP velocity normalized on cell capacity. (b) TRP velocity normalized on cell energy.

    3. TR热量释放

    Fig.11

    1. 热释放总量比较

    • NMC-811电芯:总热释放量的平均值为19.0 KJ/Ah,高材料喷射(平均45.8%)导致更多能量通过排气释放。

    • LFP电芯:总热释放量为14.0 KJ/Ah,低材料喷射(平均21.1%),更多热能留在电芯内部。
  • 单位时间热释放速率:

    • NMC-811电芯:单位时间热释放速率较高,导致热传播更快。高瞬时能量释放,加之较低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能量/热质量比,使得热传播速度加快。

    • LFP电芯:单位时间热释放速率较低,热能释放较慢,部分热量在传播前已散失到环境中。较高的热质量比使得能量传递更稳定,从而减缓了热传播。
  • 热能留存对热传播的影响:

    • NMC-811电芯:虽然总热释放更大,但热能留存与LFP电芯相近(NMC-811电芯为10 KJ/Ah,LFP电芯为11 KJ/Ah),表明热传播更受瞬时能量释放和低热稳定性影响。

    • LFP电芯:由于能量释放缓慢且热能更多保留在电芯内,导致热传播延迟。
    Fig. 11. Heat release during thermal runaway per cell: (a) Total and normalized heat release during thermal runaway. (b) Total and normalized average heat release per time in the thermal runaway period.
    4. TR排气行为

    Fig.12

    1. 可视排气行为(Fig. 12(a) 和 (b))

    • NMC-811电芯:排气点火,可观察到气体着火现象,伴随高温和热颗粒的喷出。

    • LFP电芯:排出白烟,未出现点火现象。
  • 气体成分及爆炸风险:

    • 主要成分:两种电芯的排气成分包括CO₂、H₂、CO、CH₄、C₂H₄和C₂H₆,均为可燃气体(除CO₂外)。

    • 爆炸条件:混合氧气后,两种电芯的排气气体在特定的混合比例下可形成爆炸性气体。根据排气成分体积比,NMC-811为9.21–31.40 Vol.-%,LFP为5.39–30.28 Vol.-%,均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 点火温度与点火风险(Fig. 12(c) 和 (d))

    • NMC-811电芯:热电偶数据显示,排气气体的最低点火温度(C₂H₄的440°C)被多次超过,电芯自身成为点火源,使排气在有氧条件下不可避免地点燃。排气路径设计需避免气体流经周围电芯,以防加速传播。

    • LFP电芯:未达到点火温度,排气未点燃。虽然存在排气气体,但未观察到类似NMC-811的点火行为。
  • 热颗粒喷射与电弧风险:

    • NMC-811电芯:高热颗粒喷射(45.8%),增加电弧风险。由于高温和颗粒喷射,建议使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如云母片,熔点1300°C)或将排气路径与电气路径隔离,以防电弧的形成。

    • LFP电芯:低质量喷射(21%),电弧风险相对较低,但依然存在可燃性气体聚集的爆炸潜力。
  • 实验测量不确定性:

    • 热电偶数据:由于热失控动态变化,测量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尤其是NMC-811电芯中排气燃烧可能导致排气温度比测量值更高。

    Fig. 12. Evaluation of the venting behavior: Visible venting gas outside of the cell module (a) NMC-811, (b) LFP; Cell individual venting gas temperatures measured at the safety vents (c) NMC-811, (d) LFP.

    Fig.13

    1. 排气量估算与电芯化学差异 (Fig. 13(a))

    • NMC-811电芯:根据文献数据显示,NMC-811排气量较高,平均每电芯排气量为2.44 L。这与镍含量较高的电芯化学特性相关。

    • LFP电芯:排气量较低,平均每电芯排气量为0.56 L,文献中LFP电芯的排气量介于0.57–1.12 L。
  • 排气流量与电池壳体压力(Fig. 13(b))

    • 流量与压力影响:流量决定了电池壳体内的压力增加速率,流量越高,压力增加越快。在NMC-811电芯中,流量较高,因此需要更大尺寸的排气通道和压力释放元件,以避免因气体释放速度过快导致壳体破裂。

    • LFP电芯的优势:由于流量较低,LFP电池系统中的排气通道可以设计得更小,且更易实现压力均衡。
  • 环境条件影响:

    • 排气体积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变化,文中数据基于25°C和1.013 bar下的SATP条件。如排气点燃,两种电芯化学的气体体积均会显著增大。

    Fig. 13. Venting gas release during thermal runaway per cell: (a) Total and normalized gas volume. (b) Total and normalized gas flow rate.

    5. TR后分析

    • NMC-811电芯模块损伤评估 (Fig. 14(a), (c))

      • 机械完整性丧失:NMC-811电芯模块在测试后显示明显的电芯壳体变形和电芯盖损坏,伴随45.8%的材料喷射,导致机械完整性受损。

      • 侧壁破裂:视频分析表明,虽然初始排气通过盖组件中的安全排气口,但高温使铝壳熔化,导致侧壁破裂(Fig. 14(c))。这种破裂造成非预期的气体泄漏,干扰了原本设计的排气通道。

      • 改进建议:为改善NMC-811电芯的机械完整性和排气路径,建议使用耐高温的钢制电芯壳或提供机械支撑的灌封化合物。
    • LFP电芯模块表现 (Fig. 14(b), (d))

      • 无明显结构损失:LFP电芯模块无可见的结构损坏,所有排气均通过设计的安全排气口,无侧壁破裂。

      • 铝壳适用性:LFP电芯的温度较低,低于铝的熔点,因此使用铝制电芯壳即可满足其要求。

    Fig. 15. Post-mortem analysis: Top view (a) NMC-811, (b) LFP and side view (c) NMC-811, (d) LFP of the cell modules after the thermal runaway propagation test.

    3.2 LIB集成系统的影响

    1. 对重量能量密度的影响

    • 电芯层级三元电池平均重量能量密度为252 Wh/kg,LFP电池为167 Wh/kg,三元电池占34%的优势。

    • 电池包层级:三元电池平均重量能量密度为158 Wh/kg,LFP为133 Wh/kg,优势缩小至16%。三元电池系统集成损失为37%,LFP为20%。

    • 原因:

      • 三元电池需要额外的安全措施(如更坚固的设计、使用钢材代替铝),以防止侧壁破裂和维持机械完整性。

      • 其他增加的质量(如云母片、热屏障)帮助减少高温和热量扩散。

    • 结论:尽管安全措施增加了重量,三元电池在电池包层级仍能实现较高的能量密度。

    2. 对体积能量密度的影响

    • 电芯层级三元电池平均体积能量密度为632 Wh/L,LFP为405 Wh/L。

    • 电池包层级三元电池平均体积能量密度为241 Wh/L,LFP为243 Wh/L,几乎相同。三元电池系统集成损失为62%,LFP为40%。

    • 原因

      • 三元电池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放置热屏障、隔离材料和排气通道,以满足热失控传播的安全要求。

      • 安全措施(如使用云母片和绝缘材料)占据空间,影响体积利用率。

    • 结论三元电池的安全措施主要影响体积能量密度,而对重量能量密度的影响较小。

    3. 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限制

      • 不同电芯化学体系的安全水平比较困难,因为安全标准的要求和其他变量(如热管理系统)存在差异。

      • 目前有关LFP化学体系的数据有限,无法全面评估系统集成的安全潜力。

    • 未来研究方向

      • 新材料和系统配置开发创新电芯材料,降低安全要求;探索新的系统配置以更容易满足安全要求

      • 多化学体系数据基础建立更多电芯化学体系的数据基础,扩展现有的热失控和热失控传播模型,进行跨化学体系的比较。

      • 开发初期考虑热失控传播在开发初期就考虑热失控传播问题,以减少后期测试的资源和成本消耗。

    Fig. 16. Overview of energy densities in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electric vehicles with ternary (NMC/NCA) (red) and LFP (blue) cell chemistries based on the data in Table B: (a) Cell and pack level gravimetric energy densities. (b) Cell and pack level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ies.

    4. 重要结论

    • 热稳定性与传播速度:

      • NMC-811模块的最大温度(899 °C)高于LFP模块(524 °C),且热传播速度快五倍,需增加间隔和热屏障等安全措施以满足安全标准。

    • 气体隔离:

      • NMC-811模块需通过排气通道或耐高温填充材料将排气气体与其他组件隔离,以避免热输入增加、磨损和电弧风险。

    • 结构完整性:

      • NMC-811模块损毁程度更高,建议使用耐温材料(如钢罐)以维持机械完整性和气体排放。

    • 系统集成影响:

      • LFP电池在电池包中的集成度优于三元电池,且在体积能量密度上可竞争,尽管在重量能量密度上存在劣势

    • PDF 

                                     

    仿真储能
    本平台主要更新关于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元件仿真的最新文章和来自各国的能源新政策!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