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都经常吃大鱼大肉,牛羊海鲜,再加上抽烟喝酒,不仅肚子鼓起来了,手上、脚上的关节里也鼓起了痛风石。
痛风、痛风,一痛就“疯”。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却非常痛苦。只要痛风发作,那感觉就是在“上刑”。
西医治疗痛风,主要用哪些药?
急性期:
常用抗炎镇痛的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俗称“止疼药”)以快速缓解症状
缓解期:
常用别嘌醇、非布司他来降尿酸。
但这些药物存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对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一旦停药,尿酸会反复,甚至报复性升高,导致痛风关节炎症反复。
因此痛风患者对西药治疗痛风的依从性很差,很多朋友们都在主动寻求中医调理痛风的好方子。
中医是怎么认识痛风这个疾病的?治疗思路是怎样的?今天就听梁医生慢慢道来。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痛风的本质,四字可概括“本虚标实”。本虚指的是肝肾脾亏虚,气血不足,而邪实指的是湿热痰瘀浊毒聚集。
本虚:
过去曾认为痛风多发生于中老年,因为“人过五十,肾气自半”,脏腑亏虚所致,而当今痛风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就可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频繁,这些生活工作习惯和过往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饮食上有存在不规律,暴饮暴食,长期辛辣肥甘厚味,油炸、油腻等高热食物,饮酒又不节制,过度疲劳导致正气亏虚。
标实:
由于饮食和作息习惯的不节制,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之邪内生,湿热蕴积于中焦,湿邪聚集生出“痰邪”,日久成瘀。
湿热之邪聚集于肌肉关节中,关节红肿热痛,湿痰流注,形成结节痰核,流注于关节、肌肤、下焦(膀胱、肾)则发作为痛风性关节炎。
那中医上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治疗呢?
早在清代,医家张秉成的《成方便读》中就有治疗痛风的名方 “四妙丸”。据不完全统计,“四妙丸”是痛风临床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首方剂。
该方是由明朝楼英编著的《医学纲目》中二妙丸(苍术、黄柏)加牛膝、薏苡仁而成。现在药店也有中成药可供选择。
“四妙丸”的绝妙之处:
黄柏:苦寒,入下焦而祛湿热毒邪
苍术:苦温而能燥湿强脾。健脾则湿去,湿去则痰无以生。
牛膝:引药下行,清下焦湿热;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虚,湿热便不会流入筋骨。
薏苡仁:渗湿健脾,舒筋缓急。
四药合用,能清热解毒,祛湿消肿,化瘀止痛,恰好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基本病机特点,故多作为痛风的基本方。
服用中成药四妙丸,确实可以起到清热祛湿降尿酸的效果,
但往往药力还不够。
。
因为痛风患者除了湿热痹阻外,通常还会有气滞血瘀、脉络壅塞的病机存在。
所以,实际临床处方用药时,往往会在四妙丸基础上,搭配僵蚕、浙贝母、胆南星、皂角刺合用,既能化解顽痰,还能祛除瘀血。
僵蚕、浙贝母:二药既能化痰散结,还能清热。
白芥子:擅长祛除“皮里膜外之痰”,还能缓解关节漫肿症状。
胆南星:既可清热还能化痰,擅长消除骨痛,对各种关节疼痛,效果好又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皂角刺:祛瘀消肿。
痛风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关节骨缝中的湿热邪气也需要慢慢祛除,除了吃药之外,更重要的是注意饮食。
痛风患者的饮食注意在之前也讲过很多次了,朋友们可以点击括号里蓝色字体回去复习一下
(我国痛风患者超千万,“祸根”被揪出:这些食物才是嘌呤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