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亢余(上海陆家嘴某金融机构资管)
硕士论文答辩当天作者(右一)与导师合影。
编者按:本公号以文字“存储时间,记录美好”,主要发布号主个人文字,多有文章得到读者高度认同,触发诸多感慨。
为服务“道合”的朋友,本号为“认真生活、乐于记录、偶尔思考”的朋友们提供平台,以文会友。
今推出一篇来自上海陆家嘴金融高级白领回味踏入社会之初懵懂经历的作品,透过文字,看见青涩、倔强、坚韧、励志的青春。
5月,又迎来了孩子们毕业季。前两天(5月20日)晚上,看了母校同济大学2024届毕业晚会,我的思绪回到了2001年春夏,那是我研究生毕业的时节。
当时,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一边抓紧时间找工作。由于自己当年很少阅览课本、考试书之外的书籍,也很少有机会接触阅历丰富的长辈或者已经走入社会的学姐学长,导致自己在毕业季犯了糊涂。在此笔录两件糊涂事:一件事想向导师再次表示学生的道歉,感恩导师的宽容;另外一件事,期望现在的后生辈汲取我近知天命之人的教训,在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期,对拟进入的行业、职业、职场多做些功课,减少未来可能走的职业弯路。对于个人,如果走弯了(害怕说“错了")一步,想回到原来那条路继续再走,可能就很难了(很大可能就是"没有了")。你/我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我1998年9月研究生入学,那时同济的研究生是2年半(也就意味着2001年4月我将毕业)。同济学生都非常上进,我身边相当多的同学、校友准备 TOEFL、 GRE、GMATE,先后留洋深造。我那时候也特别想出国,不过苦于这些考试实在太贵,最便宜的TOEFL也要7、8百元,对于我当农民的父母那可是半年收入,不得不放弃。不过,我还是非常想留在上海,毕竟是国家最发达的城市,有更多发展机会。想留下来,就得准备好一定的展示本领的工具,于是在研究生阶段我报考了注册会计师全科考试(那时候是非常稀缺的一张证,也许至今还比较稀缺,25元/科,5科)。为了留下来,我也是够拼的:两年半的研究生阶段,前面一年半集中学好专业课,接下来半年干掉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的半年写论文+实习。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十二分地投入,生活就是这么紧凑和充实。
1、第一件事情,也许就是因为当时太想留上海,想赶紧把论文搞好去干其他事情而犯了糊涂。
论文题目《国有股减持研究》,在当年是一个非常应景的主题,而且不得不说,我当时也真的是非常认真地准备论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拟写论文、调整论文,送导师审阅。
糊涂马上就要开始。有一天,我突然听到导师的另外一名学生已经确定了答辩日(导师那一年就带两个学生),如果我没有跟上的话,可能我的答辩时间就要往后推很多,我开始担心………鉴于导师最近两次没有对我的论文提出大的修改意见,于是我在没有得到导师允许的情况下,把论文交给了教务处童老师,申请跟同门师妹一天答辩。
事情很快被暴露。教务老师安排答辩时间一定会联系导师的,我当时根本不了解这一点。
导师第一次狠狠地骂了我。
我当时没有怨气,而且很快了解导师的初衷,至今还一直为自己的不懂规矩而懊恼,也一直想把这件事情分享年轻人。
感谢已经千古的王永安老师,当时是他帮我说了很多好话,请导师消气,请导师原谅我!感谢我的导师,真的让我如愿跟刘师妹一起完成答辩,她的宽容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导师听到院长提议把我的论文推荐为优秀毕业论文时灿烂的笑容我至今难忘。谢谢我的恩师(此处省略1000字)。
今天的后生们,由于咱们年轻,很多事情没有经历,期待你们在处理大事前,不要再犯类似的糊涂,事先一定要多交流,多请示,毕竟导师原谅我是导师的宽容,不是她的义务,而且你们不一定有我这样的幸运,遇到这样的好导师、好长辈、好领导。
2、第二件事情,是毕业时找工作,由于对行业了解不透而犯了糊涂。
拿着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证书,和院长推荐为优秀论文的《国有股减持研究》论文去敲门,当时去证券市场找一份工作应该不难。2000年左右,证券市场最关注国有股如何减持,股市因为这个问题熊了6-7年,2006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带来了一波大的牛市。
我的目标是到国内一流的券商去做投行,我的“糊涂”马上拉开序幕。
过五关斩六将,我接到了南方证券(今天没有了,当年是券商一流)最后一轮面试的通知。
当我走进面试室时,对面坐着5、6个领导,居中的是董事长。那次面试南方还是非常重视的,今天大家面试时可能就1、2个领导了。
在面试结束前2分钟,中间的老大提问了:“杨某某,你的论文写得很不错,专业功底也搭得可以,请问你一定要去投行吗?去我们研究所可以吗?”
"领导您好!我确实想去投行……”
就这样,我跟南方插肩而过,至今仍然后悔不已。
今天我懂得,做金融,最核心的地方在投研,而且投研可以让人一辈子受益;作为一个初入道者,我建议第一份工作非常关键的是能到行业最优秀的平台,去跟优秀的人学习一段时间,积累一段经历。
长江后浪推前浪,年年都有毕业人。谨作此文分享后生,期待你们及早“两耳多闻天下之事,一心多读无用之书"。
作者简介:杨亢余,二十世纪70年代出生于湖南宁乡花明楼,本硕毕业于同济,挥别校园即开始沪漂,现就职于上海陆家嘴某金融机构资管。年近知天命,闲时开始思考过往的经历(求学,育儿,工作),偶尔下笔成文,努力留住记忆,寻找新的使命。
荐读往期热门作品:
1、三十年 再聚首
(作者供图。)
(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