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熊
2023年对于人类社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人工智能在这一年如同井喷式发展,将世界一把从信息时代拽入人工智能时代。各类新锐人工智能产品,扣如CHat GPT、 sora ,自诞生之日起就已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人们不觉惊呼:以前都说机器人将取代体力劳动,而现在,连简单的脑力劳动似乎抢先一步,要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了。而对于普通人,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许多问题很快就能得到答案,这似乎并不是件坏事。
的确,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少。人工智能本身具有局限性。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具有极强的经验性和逻辑性。经验性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一切结论,都来源于其已有的数据库,如此一来,面对一些前瞻性未知性的问题,人工智能便难以给出可行的答案。逻辑性表明,人工智能会作出使行为主体最为有利的答案,而这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无法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其给出的答案可能是违背伦理、触犯法律的。这便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危机。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并不能显著减少人们的问题,甚至而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加重人们的思考负担。
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思维上的主观性和行为创造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会越来越不明显,或许某一天,人工智能就进化出了独立意识。“AI无法取代人类”,是要建立在人类保有完整思维的前提上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曾写过一本名为《镜子》的小说,故事讲述人们发明出一台超级计算机,它能完全还原过去,准确预知未来。一开始,它的作用是积极的——罪恶无处遁形,人类进入“光明的中世纪”。可后来,人们惮于它的威力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循规蹈矩,惟恐标新立异,生怕被人关注,人类社会死气沉沉,最终灭亡。文中的超级计算机与当今人工智能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文中人类社会的结局也不禁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我们的问题绝不能越来越少。思考是人类重要且宝贵的品质,我们要自己去想,自己去解决。人失去思考能力之日,便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之时,便是人类社会消亡之时。
诚然,人工智能带给我们另一种生活方式,它是稳定的.准确的,“正确”的。但“正确”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赞成民主制,并不是因为民主制是最好的,而是因为民主制是最可行的——比民主制更理想的制度没有可行性。同样的,只有理性的人是不完美的。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变革,从百家争鸣到文艺复兴,从工业革命到改革开放,无不闪光耀着人的光芒。倘若在这第六次科技革命中,人造物的光芒竟盖过人的光芒,那该是多么可叹、可惜.可悲啊!
人能思考,所以为人。在这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更要呼唤人的思想。人工智能只能是工具,我们不能被它所奴役。
人会思考,所以为完整的人,所以为幸福的人。(全文完)
同题作文:解题破局,迈向新长征
往期推荐:文明并没有结束 ——《三体》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