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地设市30年,南阳究竟有多难?
楼市
2024-06-20 16:10
河南
南阳新一代年轻人可能对这件事没什么概念,但事实上,“撤地设市”是南阳城市发展史上一次重大事件。1994年7月1日,国务院以国函【1994】67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同年8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豫政文【1994】216号文件《关于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的通知》。根据国务院批复和省政府通知,南阳地区、南阳市、南阳县同时撤销,设立地级南阳市和县级卧龙区、宛城区(城区以人民路为中心线为界,农村以白河中心线为界)。南阳市辖原南阳地区的桐柏县、方城县、淅川县、镇平县、唐河县、南召县、内乡县、新野县、社旗县、西峡县和新设的宛城区、卧龙区;原南阳地区的邓州市由省直辖(8月17日,省政府再次通知:邓州市由南阳市代管。)1994年8月12日,南阳市、县部分乡镇办在南阳宾馆举行交接签字仪式。按照小调整、大稳定、整建制移动、少数村变更的原则,制订了《关于地级南阳市市区行政区划划定方案》。宛城区辖原南阳市的新华、东关两办事处及环城乡,原南阳县的白河、瓦店、官庄3个镇和新店、红泥湾、高庙、茶庵、汉冢、金华、黄台岗8个乡;卧龙区辖原南阳市的梅溪办事处和七里园、靳岗、卧龙3个乡,原南阳县所属的石桥、蒲山、潦河3个镇,以及小寨、潦河坡、谢庄、安皋、王村、青华、陆营、英庄8个乡。当年11月8日,南阳举行隆重庆典大会,新的地级南阳市暨卧龙区、宛城区党政机关正式挂牌。在讨论南阳“撤地设市”的意义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地区”和“地级市”之间的区别。“地区”,属于是省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分区”,而不是一级“行政区划”。1994年之前的“南阳地委”属于是河南省委的派出机关,南阳地区“行政公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不是一级政府。而地级市,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正式行政区划单位,其领导机关“市政府”是一级政府机构,除了市政府之外,还有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组成机构。94年以前的南阳市是县级南阳市(约等于如今的卧龙区),城市建制设置标准较低。其一,撤地设市,让南阳从此拥有了立法权,可以自主制定地方性法规,在事关城市发展的各方面都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同时,设立地级市后,在税收方面也拥有更大自主空间,发展经济的动力更强。从县级市到地级市,南阳城市级别的提高,意味着影响力和辐射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心城区集聚效应得以增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也随之显著提升,南阳发展进入快车道。最重要的是,撤地设市,使南阳正式摆脱了以往在城市管理体制上的重重政策障碍。打个比方,以前南阳是在全省一个锅里吃饭,现在等于是另立炉灶,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南阳撤地设市后的第一任市委书记李清彪,在中共南阳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这届市委班子受任于南阳行政管理体制重大变革之际,受任于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带领全市人民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胜利迈向21世纪的历史重任。省委对我们寄予厚望。省委领导同志最近指出,‘南阳土地面积占全省七分之一,人口占全省八分之一,南阳的工作如何,对全省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撤地设市以后,南阳在全省的位置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和增强。’要求我们‘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把南阳建成豫西南有较强辐射力、吸引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成为我省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城市。’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新体制优势,再谱振兴南阳新篇章,关键在于市委班子,成败系于在座每一位委员。我们每一位领导成员都应当充分认识并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这一历史重任。”一座城市,有了定位才有地位,有了地位才拥有了能级。实际上,从建国初期到撤地设市前,南阳的城市建制经过多次调整。设过市,设过县,甚至改过镇,分分合合,来回折腾。我在《中共南阳市历史大事记》中摘录下了这样的文字:1949年3月15日,中共南阳地委成立,下辖地区内13个县市。1949年11月22日,中共河南省委电告南阳地委,批准5万人以上人口的南阳城设市,归地委领导,市县分开。1952年11月10日,接河南省政府通知,南阳市降为区级建制,改为南阳镇,划归南阳县管辖。1953年7月,南阳镇改为省辖镇,由南阳专署代管。195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阳市(县级)建制。1960年6月20日,经河南省委批准,南阳县建制撤销,并入南阳市。1961年7月17日,经河南省委批准,南阳市与南阳县再次分别建制。1965年5月10日,原属南阳地区的泌阳县划归驻马店专区。(文革期间南阳还有一些调整,略).........在笔者看来,建国初期的三四十年间,由于南阳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传统农业地区,同时距离省会较远,存在感不强。基本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因此上边对南阳的关注度似有不足,城市定位也不够明确,建制方面几经调整。直到进入九十年代,南阳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主要经济指标逐渐亮眼,这时候,上边似乎才恍然大悟:注意,这个时候,隔壁襄阳已经撤地设市11年之久(襄阳于1983年撤地设市)......今天的很多人会吐槽南阳城市规划的不够合理,城市发展不尽如人意,以至于当下的南阳,居然在断头路等方面不断填补着历史旧账。但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是,南阳市规划局直到2001年才正式成立。撤地设市之前,南阳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工作一直由建委负责,并没有设置单独的规划部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验之薄弱可想而知。换句话说,如果撤地设市行动再晚几年,南阳的城市发展之路可能会更被动,副作用更大。2024年,南阳市GDP已达到4572.17亿元(2023年末数据)。 2024年,南阳城镇化率已达53.16%(2023年末数据)。2024年,南阳财政总收入445.87亿(2023年末数据)。1994年的南阳,城市定位仅仅为“豫西南区域中心城市”。2024年的南阳,早已从“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跨越到了“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阶段。【图源:十一影视】南阳这三十年,历尽波折,走过弯路,但南阳在背着“农业大市”等沉重包袱的情况下依然创造出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虽然如今的南阳已被洛阳襄阳等周边城市逐渐拉开距离,但,南阳人深知,南阳并非不曾努力。最近,《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在这张规划图上,河南着力打造的“郑州都市圈”之外,南阳仍旧像是一个孤独而落寞的存在。永远在边缘,永远被边缘,也许是命运对南阳处心积虑的残忍考验。“省域副中心”、“三区一中心一高地”的定位已经确立,经济总量6000亿、中心城区300平方公里、300万人的目标已经锚定。南阳,确实很难。然而南阳决不能止步不前,南阳更要逆流而上。载着过去三十年的荣光,载着一千万南阳人渺茫但永远不灭的希望。
- 《中共南阳市历史大事记(1926—1994)》(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中共南阳地方史简编(1919—2001)》(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