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美术馆正在举办盐田千春主题个展:宇宙回音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2024年9月底,由A4美术馆主办的盐田千春西南首展 & 全新主题个展“宇宙回音( Another Planet )”开幕,此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展览集中呈现了盐田千春3件跨越红、黑、白的大型线型装置,20余件首次在中国展出的绘画作品和小型雕塑以及近年的采访影像。通过展览,我们看到,盐田仍以她敏锐的艺术创造力,以磅礴的个人情感为我们构筑起了一个寂静中心,引发我们对于生命与宇宙之间的一种共鸣与回响。
此次A4举办的盐田千春展览为艺术家在中国西南首展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盐田千春是我个人非常热爱的当代艺术家。初遇盐田千春作品的时候,就被她用“线”编织出的“网”震撼,浩然迷醉,进而被治愈。她用色彩、材料和陌生人的日常物品,编织了一个个绚烂、绮丽、奇幻、诡谲的梦境,展开对记忆、生命和自我探寻的思考。从东京到大阪,到上海、到深圳,此次盐田千春的个展来到了家门口,让我倍感开心。走进成都的A4美术馆,看展之余,我们有幸对艺术家盐田千春进行了一次专访,借此机会走进她内心的那个“宇宙”。
当然,要走进盐田千春的艺术世界,去揭开她手中的视觉“谜团”,并非易事。我们决定通过挖掘盐田千春的艺术创作经历,结合她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媒介上进行的艺术创作,以及此次在A4美术馆呈现的艺术作品,带领大家走入这位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并尝试理解她的创作母题:“缺席中的存在”。
2020年盐田千春在其工作室
摄影:Sunhi Mang,图片由盐田千春工作室提供
盐田千春( Chiharu Shiota ),1972年生于日本大阪,现居德国柏林。盐田千春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个人经历或情感,她将其扩展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生命、死亡和关系。她通过收集既存的日常物件,如鞋子、钥匙、床、椅子和裙子,使它们被吞没在巨大的线织结构中,重新定义了记忆和意识的概念。盐田用她的装置作品探索一种 "缺席的存在 ",同时也通过雕塑、绘画、行为影像、照片和画布来呈现该主题。
特约撰稿人:Chris
在近30年的创作实践中,盐田千春作品里最显著的特点是她超现实的、夸张错位的大型装置作品,将黑色或红色的线条延伸到整个展览空间。线里包裹着的有:窗户、钥匙、门、巨型洋装、行李、船、信、鞋子、烧毁的钢琴等物件。
盐田千春,沉默中,烧焦的钢琴、烧焦的椅子、黑色羊毛,2008
个展:存在的状态,帕斯夸特艺术中心,瑞士比尔
摄影:Sunhi Mang,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我一直觉得盐田千春的作品,“在场感”非常强烈。观看她的作品,像是在观看一幕又一幕的沉浸式舞台剧。她自成一体、创造生成的艺术”剧场”让观看本身亦成为一次行为艺术。无论是远观、靠近或是走进、凝视,这让每个观众都似乎成了“演员”,与艺术家一道完成了关于艺术作品的阐释。
01.
视觉意象
在观看盐田千春不同作品的时候,我发觉作品中具有“视觉符号”的物品又都是生活里的普通物件。它们可能初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不普通,它们有的还是艺术家从日常生活中广泛收集而来的旧物。这些“视觉意象”到底暗藏着怎样的隐喻呢?
我们首先就从解析这些“物件”开始走入盐田千春的艺术世界。
线
1994年,盐田千春在京都精华大学油画系就读,“在我学习绘画的第二年,我感到被困住了,我不能再继续走这条路了。我开始思考什么才是适合我的表达方式,于是我不再画画了”,盐田曾回忆说。
盐田千春很清楚平面的技法和色彩很容易就走到头了,她开始探索以自己的身体和绘画以外的可能性进行艺术创作。
先是用黑线,在立体空间里创作,就像画画时先用黑笔描绘上去那样。
再是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毛线,最早出现在她1994年京都精华大学时期的毕业设计《从 DNA 到 DNA 》里。她蜷缩在走廊上,红线和一堆红色物体包裹住裸露的身体,以极其纤细脆弱的方式向上蔓延。
从DNA到DNA,综合媒介,1994
京都精华大学毕业展,日本京都市立美术馆
摄影:Kayoko Matsunaga,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为什么是“线”成为盐田千春装置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材料?
“线,如同人与人的关系。它们被切断、缠绕,再连接,如同镜子般反映出建立的关系。”盐田千春如是说。
盐田千春深圳个展:颤动的灵魂,深圳市美术馆
摄影:Chris
一方面,盐田从以往绘画实践中汲取大量灵感,用线条作画和用线作画,对她来说都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现代社会里人和人的种种关系、一段故事的开始和结束、一些记忆从拥有到消失殆尽,也可以借由线的叙事展开。在我看来,盐田千春反复经历的“生与死”的考验和私人经历也让她选择了用“线”去架构和表达内心隐匿的情感,这样私己的体验恰好因为“线”的牵引,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连接。
2017年,在日本东京森美术馆向盐田千春发来个展邀请的第二天,她得知自己在12年后癌症复发,她再一次站在生和死的边缘,她必须勇敢拽紧手中的线,将她的个人经历、真实想法以及恐惧编织进作品中。
盐田千春,外在化的身体,牛皮,青铜,2019
个展:颤动的灵魂,日本东京森美术馆
摄影:Sunhi Mang,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这是她创作生涯以来的最大考验。《外在化的身体》是她为森美术馆个展“颤动的灵魂”创作的作品,她将自己身体的翻模铸成雕塑,红色皮革代表血液和心脏,再用红线重新连接残缺的身体部位——面对死亡和治疗时伴随的病痛,她一直在思考,当我的肉体消失之后,我的灵魂、我的思想会去哪里?红线和身体相连,也暗示着她对生命议题的反诘:身体和灵魂必须连结。
走进A4美术馆,作品《犹在窗中》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走进A4美术馆展览现场,“标志性”的盐田千春红色毛线装置艺术作品《犹在窗中》让我驻足,它再次为观众带来了盐田关于”线“的艺术。
走进这座如同迷宫的红色“网巢”中,艺术家用红线编织出一个类似于“茧房”的空间,线头纵横交错,相互缠绕,如同“蛛网”一样密实又充满了情绪宣泄的力量,让人震撼。
盐田千春,犹在窗中,旧木窗、红色毛线,尺寸可变,2024
Chiharu Shiota,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ld wooden window, red wool, Dimensions variable, 2024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走入其中,红色线头交织缠绕,如同人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细密不已,引发我们对于生命的关注和思考。红色的“茧房”让人宛如回到了诞生之前的母体子宫中,给人庇护与温暖,是一种对于生命起源的照见。
展厅墙上装饰了红线作为“牵引”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密如蛛网的红线,宛若人体的毛细血管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线:盐田千春式的命运牵引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为了放大盐田千春对于“线”的执着,此次A4美术馆在布展的时候,还在墙头特意布置出了红色线头。以如此细腻的布展方式引领观众抽丝剥茧,一步一步走入盐田的艺术世界。
盐田千春,交织的网,草、土壤、黑绳,尺寸可变
2024 Chiharu Shiota, Webs of Connection, Grass, dirt, black rope, Dimensions variable, 2024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同样是以“线”为视觉牵引的装置作品《交织的网》,黑色垂坠的线头指向植根于泥土中的小草。黑色“网络“与自然之物形成了两个世界,但又彼此联系起来,隐喻了大地和身体各自运行着的两个宇宙。倒垂下来的黑色的网,如同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血管脉络,不断向下延伸,但它们并未真正触及和抵达。正如人类社会和自然虽然同在一片土壤上生存,却很难深入触及到彼此的内部。
人与自然,两个宇宙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钥匙
盐田千春为我们编织的“网巢”,宛若是守护人们的家园,也是通往真理的小径。要“打开”这座家园,我们似乎还需要一把生命的“钥匙”。
除了对“线”充满执念,在盐田千春位于柏林的工作室,盒子里散落放着一堆形态各一的钥匙,尽管它们的存在和功能已经成为历史,但钥匙的形状就像人的身体,紧紧依偎,很多人的很多段记忆在这个逼仄的小空间里交汇、重叠。
盐田千春工作室里收集的钥匙,2016
摄影:Rob Blake,图片来自网络:Berlinartlink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2015年,盐田千春代表日本参加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作品《手中的钥匙》可谓集合了盐田热衷的”线“、”钥匙“和”船“的视觉意象。该作品为日本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一整幕红从天花板上倾泻而下,每一根红线的末端都拴着一串使用过的旧钥匙,两只老旧的威尼斯木船承载着从上而下缓缓降落的记忆。
盐田千春,手中的钥匙,旧钥匙、威尼斯木船、红色羊毛,2015
个展: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意大利威尼斯
摄影:Sunhi Mang ,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也许你不知道,在威尼斯双年展参选前,盐田千春刚经历了一次流产,三个月后父亲离世,一连串生活的重创,让她重新看待生死、记忆和时间。于是,她想到了使用“钥匙”这个视觉符号。
关于这件装置作品,盐田解释道:“钥匙非常珍贵,又很重要,被称为掌中之匙。握在手心里,不想被失去的东西,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主题。我开始觉得像钥匙这种很珍贵、有血脉相连的东西,用红色表达更好。”
船
正如上文提到的,“船”的意象也被盐田千春放进了作品《手中的钥匙》中——人生就是一段航行,陆上行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驶向何方?
盐田千春,我们将去往何方?金属框架、绳子、棉线,2017,法国巴黎乐蓬马歇百货
摄影:Gabriel de la Chapelle,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她步履不停,把船“驶向”了更多地方:在挪威卑尔根的美术馆、法国巴黎左岸的百货公司、日本能登半岛的艺术祭,甚至还被悬挂在瑞典某个小城的天空上。
盐田千春,天空中航行的船只,金属框架,红色羊毛,2017
群展:OpenArt 双年展,瑞典厄勒布鲁
摄影:Sofia Isaaksson,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船是一个古老而诗意的意象,象征着必须完成、但又充满未知的征途。谁说不能陆上行舟呢?
盐田千春,未知的旅程,金属框架,红线,2019
个展:颤动的灵魂,东京森美术馆
摄影:Yoshiaki Tsutsui,图片来自网络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2019年,由日本东京森美术馆发起的盐田千春个展“颤动的灵魂”是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次回顾展,创下超过60万人的观展纪录。此次回顾展以一座巨型装置作品《未知的旅程》作为开端。“我们所求为何,我们走向何方?”一艘艘铁丝编成的小船穿梭在偌大的展厅中,密集的红色丝线从船内部涌出,在观者头顶缠结、交织、散开……《未知的旅程》亦重复展现了盐田千春关于“缺席中的存在”的主题。只不过,这一次,她借用了“船”的意向去表达内心的想法。
2021年,《未知的旅程》“驶”来了上海,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
盐田千春,我们将去往何方?
金属框架,绳子,棉线,2019
个展:颤动的灵魂,东京森美术馆
摄影:Sunhi Mang,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2024年底,“灵魂”还将再度启航,前往欧洲巡展。看来,盐田手中的“船”让她的艺术创作获得一双自由遨游的翅膀。
窗户
盐田千春曾提到一个道家故事《庄周梦蝶》:一个男人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但当他从梦里醒来时,却无法分辨自己到底是一个梦见自己是蝴蝶的人,还是一只梦见自己是人的蝴蝶。充满哲思的梦境,其实折射出了艺术家对于人生的一种“审视”态度。无论是由内向外观看,还是从外向内窥视,都让我们联想到了盐田千春在其艺术作品中使用的另外一个视觉意象:窗。
窗户,作为空间内外的连接体,我们到底是在窗内向外看,还是在窗外向内看呢?
在结束京都精华大学的学业后,盐田千春申请前往德国柏林留学。90年代,作为新首都的柏林终于有机会在版图上被统一规划重建。彼时已在柏林留学的盐田千春,每天在东柏林的建筑工地收集废弃门窗,并用照片记录下当时德国城市发展的社会图景。
盐田千春,内与外,旧木窗,2009/2021
个展:颤动的灵魂,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摄影:Shaunley,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一系列名为《内与外》的作品始于这期间。盐田千春久居海外,时常被问到是哪里人的问题,她发现自己在欧洲总是被称为来自日本的艺术家,而回到了日本又被当作居于柏林的艺术家。旅居和学习的经历让她时刻感受到了一种身份的“分离”感( dislocation ),一种与“所在”保持审慎的距离的状态,却也为她的创作带来了灵感。
当她把收集到的窗户排列起来,看着这些窗户创造出一个非内非外的空间时,她感觉既不是德国,也不是日本,窗户就是她的皮肤。那些介于时代背景下社会和个人身份认同的思考,也像被这一扇扇门窗锚定。
这种介于内外之间的感受,在这次A4美术馆展出的作品《犹在窗中》中也被重现了。
《犹在窗中》的窗户是从成都各个二手市场淘来的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盐田从成都本地各个二手市场里挑选出15扇年代不等的旧窗,包括1990年代居民楼常用的木质结构窗,旧时川西民居的木格窗以及现代建筑装潢中使用的仿古窗,其中置于最里面的雕花老窗据说来自四川西昌某座道观。除了再度让我看到了盐田对于“窗”这一视觉符号近乎执着地运用,《犹在窗中》也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与“在地”风物的一次共鸣。
置于最里面的雕花老窗据说来自四川西昌某座道观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盐田千春曾提到内与外的联系,对应到艺术作品中的层次:“人类肌肤是我们的第一层皮,衣服是我们的第二层皮,包裹我们身体的墙、门、窗户是我们的三层皮。”
“他物”
盐田千春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还会通过面向社会征集的方法收集日常物品,物品有时不仅仅是物件( objects ),更是广泛连接人们记忆的重要事物。这些日常的“他人物品”强调了她的一种创作理念:“缺席中的存在”。缺席和存在,本是一对矛盾的词,但在盐田千春的眼里——“我沉迷于人类的记忆和存在,并重新创造了一个没有肉体的人类存在。”
盐田千春,你在祈愿什么?纸张、白绳,尺寸可变,2024
Chiharu Shiota, What do you wish for? Paper, white rope, Dimensions variable, 2024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这次A4个展,大型装置作品《你在祈愿什么?》,是由盐田千春和A4从线上线下共同征集到的5000位孩子的愿望,其中大部分来自成都和四川本地。她用代表着“初始”的白线,让孩子们的愿望在空间里流动、聚集,以自己的方式在宇宙中发出回响。
悬挂的纸张上写满了孩子们的愿望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当一张纸被人使用过,人越不存在,人的存在就越明显。当物品有了人的使用痕迹,也就拥有了人的记忆。如此看来,盐田千春的《你在祈愿什么?》似温柔利刃,轻盈而炽热,寂静但不疏离。
02.
行为与舞台的艺术
年少时,盐田千春梦到自己在被油画浸没的画作中挣扎,几乎无法呼吸,于是后来,她把梦境变成行为艺术作品:《成为画》(1994)。她将有毒的红色珐琅漆倒向全身,将自己与身后的白色画布融为作品。尽管颜料灼伤了她的皮肤,但这次大胆的行为艺术实践成为了她从绘画转向开始专注探索将身体作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起点。
盐田千春,成为画,红色搪瓷漆,1994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艺术学院,澳大利亚堪培拉
摄影:Ben Stone,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1997年,盐田千春带着迷茫,飞赴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就读,师从“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 )学习。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美丽的误会。
原本,盐田千春给波兰纤维艺术家玛格达莱娜·阿布拉莫维奇发去申请邮件,希望和她一起学习,结果阴差阳错,回复的人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她俩的名字几乎一模一样。
此时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已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名声大噪,刚刚荣获国际艺术家大奖,她的行为表演总在探讨表演者与观众间的微妙关系、想象身体在极限下的各种可能性。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作品中最出名的一幕《艺术家在场》,从开展之日起,阿布拉莫维奇每日都坐在纽约的MoMA馆内,和观众对坐,直到闭馆,2010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回顾展,纽约MoMA
摄影:Sipa Press/Rex Shutterstock,图片来自英国卫报
盐田千春坦言,受这位当代最知名最激进的行为艺术家启发,通过身体和作品相连,可以把对个人身体的探索转换成可被观看的情感,从而引发艺术和社会、大众参与的关系。
这样的思考也影响到盐田千春日后的舞台设计工作。2003年起,她受邀为当代戏剧、歌剧还有音乐剧场担任舞台设计。和她在艺术创作时需要秉持“缺席中的存在”不同的是,在舞台上,她不再是一个人,她需要和导演、表演者对话,和身体对话。
最近,盐田千春刚结束和比利时编舞家西迪·拉比·彻卡尼奥的合作,两人联手打造莫扎特同名歌剧改编的《克里特王依多美尼欧》,并于2024年2月在日内瓦大剧院首演。
盐田千春,克里特王依多美尼欧,舞台设计,2024
首演:瑞士日内瓦大剧院
摄影:Filip Van Roe,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歌剧故事背景设定在古希腊时期,为了在风暴中自救,克里特岛国王依多美尼欧向神明海王星承诺,他将杀死他遇到的第一个人。不幸的是,那个人竟然是他的儿子。国王在父爱和对众神的承诺之间左右为难。
盐田千春借由她最熟悉的红绳、船等意象,不断变化线的结构,体现王权、神谕、亲情、爱情和命运困境,将莫扎特悲怆磅礴的歌剧推向高潮。
最后演员在表演结束后,把红线全部扯断,整个舞台上空无一物。
这一幕真是大胆精妙极了!
03.
她一直画着
与宇宙相连,纸上水溶性蜡笔、墨水和线,60x50厘米,2023
Connected to the Universe, Water-soluble wax pastel, ink and thread on paper, 65 x 50 cm, 2023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在此次的西南首展中,20余件盐田的绘画和小型雕塑首次在中国展出,这也是盐田在2022年到2023年创作的新作。近距离观察她的绘画和小型雕塑,如同在用电子显微镜看细胞一样,仿佛更为直观地窥见了她的内心活动。
细胞,综合材料,7.5x26x26.5厘米,2022
Cell, Mixed media, 7.5 x 26 x 26.5 cm, 2022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自幼学习绘画的盐田,在青年时期以一场行为艺术《成为画》与传统绘画割席。但时隔多年,当她确诊癌症后,她又重新拿起画笔在纸上绘画。提到在医院化疗的那个时期,她曾说“我开始每天画画,就像写日记一样,这让我感到平静,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盐田千春5岁时画的第一幅画《蝶依向日葵》,
纸本水彩,1977
个展:颤动的灵魂,深圳市美术馆,摄影:Chris
看来,无论人生的境遇如何,她一直在画着。
走入展场,可以浏览盐田千春的创作历程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为了更好地帮助观众走进和了解盐田千春的艺术创作世界,A4美术馆还在展览现场布置出了梳理盐田人生与创作经历的展示区。
影像播放区,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此外,大家还可以静下心来,在放映区观看一部关于盐田千春的纪录短片。影像源自2022年3月盐田在德国柏林工作室接受的采访,彼时她正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的展览“多重现实”。视频中她讲述了成为艺术家的原因,从二维到三维的创作历程,她所使用的材料对于她的意义以及她对于“缺席中的存在”这个对她而言最为重要的命题的阐述。
04.
对话盐田千春
盐田千春在A4美术馆个展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问:盐田女士,您好,欢迎您第三次来到成都。
您曾提到“人类肌肤是我们的第一层皮,衣服是我们的第二层皮,包裹我们身体的墙、门、窗户是我们的三层皮”,请问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我们的环境,以及这次 A4美术馆展览主题中的“宇宙”,又是第几层呢?
盐田千春(以下简称盐田):人的内心是有一个宇宙的,从内心一层层扩大到城市、世界、宇宙,我之前并没有想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现在看来也许可以称为“另外一层皮”,或是好多层。
A4美术馆,盐田千春个展现场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问:请问您在经历个人以及外部世界一系列变化后,找到自己的“缺席中的存在”了吗?
盐田:“缺席中的存在”,其实说的是一种记忆。当我开始思考死亡、肉身消逝时,这种越是不存在、越能够强烈地表达的存在,很难用语言表达,但是可以用作品清晰传达出来,我一直在用作品传达“缺席中的存在”。
问:展览强调“缺席中的存在”,而在进行当代戏剧、歌剧和剧场舞台设计时,需要考虑演员的“在场”,二者是否矛盾?
盐田:平常做的作品展和舞台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品展强调不在的存在,由我自己完成;舞台则需要由许多人相互碰撞、共同协作完成,我只是做了其中一部分工作。
问:在您参与的舞台设计中,您最喜欢哪一部歌剧?
盐田:我喜欢瓦格纳的歌剧,宏大悲壮。另外最近刚参与了莫扎特同名歌剧改编《克里特王依多美尼欧》创作,这部歌剧是莫扎特在25岁时所作。
盐田千春,克里特王依多美尼欧,舞台设计,2024
摄影:Filip Van Roe,图片来自盐田千春官方网站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问:您如何看待“女性艺术家”这个称谓?
盐田:我在德国已经住了28年,得益于德国社会包容开放的环境,我在创作时并没有女性超越男性这样的想法,也没有刻意去表达女性力量,只是单纯地把自己看成是艺术家或者是创作者。
问:这次展览看到有新的绘画作品呈现,很高兴看到您重拾画笔。
盐田:2005年发现患上癌症以后,我陆陆续续一直在画,因为好像又找到了能够表达自己的方式。疫情的时候也一直在家里画,很多并没有对外公开,大概画了300多张,后面也还会一直画下去。
观众参观盐田千春作品《你在祈愿什么?》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问:对于一个初次体验A4美术馆全新个展的人来说,您建议先从哪种类型或是具体哪个作品开始看起?
盐田:我推荐先看《你在祈愿什么?》。这次展览还有一个副标题:Another Planet (另一个星球),这个星球由孩子们建立,自定义规则,我想把这样一个世界介绍给大家。
走进A4美术馆,被盐田千春的艺术世界疗愈
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毫无疑问,在由盐田千春构筑起的一个“风暴”一样的艺术世界里,我们总能找到一丝慰藉,一种疗愈和自愈。这大约是因为盐田千春早已把自己的心力、灵性、病痛、欢乐与痛苦,以及于个体岁月中体察到细碎感知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里,所以才如此打动人心。
你只需要走入A4美术馆,去感受这份寂静又充满力量的美。
盐田千春西南首展 & 全新主题个展
“宇宙回音 Another Planet ”
策展人:孙莉
展期:2024.09.28——2025.02.16
地址:天府新区麓镇山顶广场的A4美术馆
票价:¥49起(A4美术馆提供多种票价选择)
* 一张门票可同时观看所有展览,点击小程序,直接购票
回音
图片由岩兰 AROMAG 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国内的香氛品牌“岩兰 AROMAG ”与A4美术馆合作,以盐田千春的艺术作品为灵感,限量推出了一款名曰“回音”的香氛(50ml)。著名调香师 Jean- Louis Sieuzac 从古典香水结构里寻找脉络,将盐田千春作品里许多创作灵感和对峙元素以“味觉”感官方式加以艺术化呈现。“回音”以玫瑰、木香和辛香为主香调,将轻盈与沉重、真实与虚无、庞大与渺小等感知交织融合。
“回音”让人在看完盐田千春展览后,凭借“味觉”感知去回味盐田艺术世界里的一份辽阔,并带来一份遐思,留下余韵。此款限量版“回音”香氛,可在A4艺术商店买到,值得收藏!
此次展览的设计产品,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此外,A4美术馆为盐田千春“宇宙回音 Another Planet ”推出了诸多设计延伸产品,包括环保袋、明信片、马克杯、冰箱贴、文件夹等等(上图)。逛完展览,可在A4艺术商店买到展览的设计纪念品,把盐田千春带给我们的艺术感动带回家,为你的假期时光增添乐趣。
主编:张朴
撰稿:Chris
除去属名外的图片,本次展览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VG Bild-Kunst, Bonn, 2024 and Chiharu Shiota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已注明出处
《孤独要趁好时光》(我的欧洲私旅行,2012);《香港的前后时光》(内地与港台版,2013);《仿佛,一场告别》(和光影记忆相关的旅行,2014);《而我只想去巴黎》(巴黎城市与文化影踪,2019);译著《流动的盛宴·修复版》(欧内斯特·海明威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