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丨 商业银行战略顾问 / 殷思源
我见过很多人,特别纠结自己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而纠结的重点是,人格的形成,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其实就这件事,心理学领域早就有答案了:人格的个体差异40%至50%可以由遗传解释,剩下的50%至60%由环境解释。
这个百分比指的是“遗传率”,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性格四成来自遗传,六成来自环境。这个数据是对群体的估计,不能用来解释个体。
不过,一个人的人格,确实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
任何时候,我们都没必要否认,性格是可以遗传的。
比如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体现出了性格差异,有的宝宝很安静、很好哄,而有的宝宝就很爱哭爱闹,把父母折腾得够呛。
很多研究结论都表明,外向性的不同是因为人们的大脑功能差异。
比较强的外向者大脑的奖赏回路更活跃,他们对外界环境中的奖励信号更敏感。如果获得他人瞩目是一种奖赏,强外向性者的大脑就会做出更强烈的响应,指引他们去获得奖励。
相反,弱外向性的人对奖励就不敏感,那些信号对他们也没有吸引力。
再比如,神经质这一特质和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有关。
杏仁核控制着我们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果杏仁核的功能比较亢进,就会比其他人更快速、更频繁地识别出环境中的威胁,这就导致了高神经质。高神经质者的杏仁核区域反应就比一般人要更活跃。
性格的可遗传性,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些难以改变的部分。每个人“硬件”的独特性,也带来了情绪和行为模式的独特性。对于这些难以改变的部分,我们要学会接纳和理解。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训练大脑来改善某些特质。
还记得我们上面说的那个比例吗?除了遗传,环境对人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到环境,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了一个人的人格的呢?
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叫“依恋理论”,这个理论假设,人们在生命的早年会天然地依恋他们的主要照料者,也就是父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影响他未来与他人的关系。
如果早期的关系是温暖和安全的,就能为他日后的心理健康提供基础。换句话说,人生中的第一个依恋关系,通常是和父母的关系,往往具备终生意义。
正是因为早年间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互动如此重要,那如果父母没能恰当地做到这一点,是否意味着“原生家庭即原罪”呢?
在近年来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中,对于不称职父母的声讨愈演愈烈。一方面,这确实能提高大众对科学养育的认知,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对于父母来说,父母可能会更加焦虑、紧绷,生怕自己一句话一个眼神毁掉了孩子的一生,拼命地想为孩子做些什么。
这种过度的紧绷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父母更应该思考的不是去做些什么,而是可以不做或者少做些什么。变控制为陪伴,做孩子的避风港而不是训练师。
对于孩子来说,在原生家庭的讨论中,父母不仅跌落了“神坛”,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罪人”。孩子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父母,父母再把自己的养育问题归咎于自己的父母,这样永无止境地甩锅,其实没什么实质性意义。
为自己当下的问题找到某种解释确实能让人松一口气,但千万不要以受害者自居,画地为牢、怨天尤人,这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什么建设性作用。心理学家强调童年的重要性是为了让父母重视童年,而是不让孩子困在童年。
即使童年和父母的依恋关系并不安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在长大后和别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就像作者说的,我们身上确实带着家庭的印记,但依旧是全新的个体。即使无法改变扎根之地,也可以选择向上生长。
写在最后的话
当然,影响我们人格形成的环境不仅仅有原生家庭,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甚至是地区过往的流行病史,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格。
比如,过往经常爆发大型传染病的地区,人们的个体主义程度越低,集体主义程度越高,更强调传统、从众,也更看重忠诚和服从。
这是因为要应对传染病,群体必须要有一套明确且严格的规范,有序组织并管理每个人的活动。
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也会让人们逐渐形成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请记住,任何时候,“人格”都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无法被定义。
推荐阅读:
“殷思源·银行学习圈” 正式上线了
扫码关注 “殷思源·银行学习圈”
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邀请你加入我的社群
认知的不对称,会带来机会的不平等
把别人的洞察和顿悟,变成自己的基本功
我们一起取势、明道、优术
▲ 点击卡片关注“殷思源”公众号
顾问咨询 | 培训合作 | 案例撰写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