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丨 商业银行战略顾问 / 殷思源
前几天去给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同学讲课,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和大家一起聊天。听到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有一位同学说,经常在自己emo,无人倾诉的时候,发一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记录一下当下的心情,也多少能从中得到一些慰藉。
居然……有好几次,没过一会儿,就有朋友私信他,问到底发了啥。他再三检查,确实是仅自己可见。问题到底处在了哪里???
经过他再三确认,原来情况是,哪怕你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在其他人的朋友圈页面上也会显示一个红点,只不过点这个人的头像进去,啥也看不到。
是的,这算是微信功能的一个小bug。
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同学分享完,居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好多人都说,自己也是这么干的,还有点担心自己的小秘密被别人发现。
说实话,真的没想到,原来大家现在的分享欲已经这么低了,理由也许各不相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越来越不想在公开场合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每个人,无论愿意不愿意,都会不得不嵌入到社会网络之中,而且大多还都比较深入。这就决定了,几乎每个人都必然会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
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分享欲很强,甚至很喜欢社交。等进入社会,开始了职场生活之后,慢慢变得少言寡语。
不是因为没有分享的欲望,只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明白了言多必失的道理。
发一张加班的照片,会被人解读为表现欲过强;晒一张业绩的截图,会被人羡慕嫉妒恨;发一张吃喝玩乐的照片,还有人说是因为工作压力小,工作量不饱和。
更别提买房、提车、孩子优秀了,被恶意解读的空间就更大了。
有人说,这种感觉叫,在自己的地盘上做事,还得看别人脸色。
与其被恶意解读,还不如一言不发,至少这样没有风险。一个职场人的分享欲,也就这样渐渐消磨殆尽了。
大家都好的时候,也许还好一点,但当现在大家都不太好的时候,负面的情绪一多,人和人的关系就更微妙了。
当然,也有些同学是真的很难,没什么特别值得分享的事情,毕竟,人在咬紧牙关的时候,往往是话很少的。
— 2 —
患得患失,是银行人情绪的常态
以前有银行的同学和我说,发朋友圈,有时候会有一点偶像包袱。比如一张照片要拍好几遍,姿势和表情要让自己非常满意,才会开始修图,然后发出去。
文案的搭配也要特别恰到好处,深度、内容和氛围感必须拉满。
然后发出去之后,每隔几秒钟就会忍不住打开看看点赞和评论的人数。如果点赞的人数没有达到预期,甚至还会想是不是被别人认为是炫耀,然后自己又纠结是不是要删掉。
最后,情绪完全聚集在了这条朋友圈上,身边的人、路上的风景和本该有的好心情,都顾不上了。
相信这不是个案,很多同学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发个朋友圈,要精心策划九宫格的排序,文案里的每一个标点符号,甚至连发圈的时间都要思量再三。发出去之后,情绪被拉到最高,随后就会立刻陷入无尽的纠结。
这很正常。
每个人都需要被人关注,更渴望得到认同,谁都不例外,这就是存在感。
但是,一定记住,朋友圈里的风景,不是真实的生活。朋友圈外,才是你的真实人生。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大多数人,能戒掉“和别人比较”,就会比当下幸福很多很多。但这一点,做到太难了。
朋友圈里光鲜亮丽,实际的生活一地鸡毛。接受自己的平庸,并不容易。但你最大的痛苦,真的很可能就是和别人没完没了的比较。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有冷暖自知。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很孤独的,有些甜注定无法分享,而那些苦只有你自己去吃,谁也替不了你。
所以,朋友圈,想发就发,但要学会收窄自己的表达面积。当你不需要所有人都知道你过得很好的时候,你才有机会真的过得很好。
推荐阅读:
“殷思源·银行学习圈” 正式上线了
扫码关注 “殷思源·银行学习圈”
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邀请你加入我的社群
认知的不对称,会带来机会的不平等
把别人的洞察和顿悟,变成自己的基本功
我们一起取势、明道、优术
▲ 点击卡片关注“殷思源”公众号
顾问咨询 | 培训合作 | 案例撰写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