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茹:​从一张老照片开始

文摘   文化   2024-09-16 00:00   陕西  





从一张老照片开始


阴茹

教师节前夕,班级群一位同学转发了一张集体合影。

合影是黑白照片,一群少男少女面对舞台,嘴巴张的老大,应该是学校表演大合唱抢拍。照片上有一行字很醒目:八三、八四级八班大合唱留念。

此照片一经发出,引出一群跟帖。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同学甲感慨良久。

“赶紧找找,是不是还有青春影子”快人快语的立平插了一句。

立平是我们班群的开心果。她身材高挑,舞姿妙曼,有自己抖音账号,据说粉丝过万,感觉她的职业不是老师更像专业舞蹈者。

毕业到今天,也有四十余年。昔日少男少女早已成为大叔大妈,头发稀疏,发际线后移,青丝变灰白,腰身如水桶,不说虎背熊腰,也早没了昔日轻盈、挺拔。让人惊讶,这些衰老特征在立平身上找不到,她是一个不老神话,完全逆向生长。相比少女时代,如今的她更苗条纤细,从背影看活脱脱就是一位妙龄少女,芊芊细腰,盈盈可握,修长脖颈,窄而挺拔的后背。

最喜欢看她跳舞,音乐响起,腰肢变得柔软灵活,细长手臂如孔雀上下翻转,传递鸟儿的好奇、低吟、机警,飞旋裙摆随着身体起伏展示出孔雀高贵、华丽。她飘逸舞姿似泉水叮咚,似百鸟朝凤、似清风徐徐,似横笛幽怨,一频一笑,举手投足间带给人美的愉悦。几次同学聚会,她落落大方登台为大家表演,引来阵阵掌声,在她感染下女同学们不约而同一起上台,在她带领下翩翩起舞,整个现场洋溢着欢乐气氛。

“收藏了,太珍贵。”女同学琳不甘示弱,跟着附和。其实合照中最出彩的应该是她,她站的虽不是C位,C位被总指挥胡迈校长背影遮挡。她和另一位英俊男生并排站立在合唱队第一排最右侧。

琳是我们班班花级美女,个头娇小,身形偏瘦,属于骨感型美女。她的五官十分立体,尖尖下颚,鼻梁高而直,眼睛特别大,几乎占据大半个脸。最有特征是她的嘴唇,如雕刻般饱满性感,难怪美术老师总喜欢让她做模特,线条感太足。琳的眼神有些忧伤,常常蹙眉,很少笑,让那些对她有非分之想男生不敢轻易靠近。读书期间,总有男生给她写情书,不光我们班,还有其他年级男生,她很少拆开,直接扔掉。有几次,半路被陌生男生堵住,提出交朋友,她冷冷看着对方,一言不发,直到那个男生被盯的心虚,自己逃一般离开,她才挽着我的手若无其事继续走。

如果用一见钟情来形容情侣之间关系,我俩则是一见如故。开学第一天,报到后我带着行李去宿舍,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她,她热情拉着我的手自我介绍,帮我把行李放在自己上铺,又是铺床,又是打水。一向有些内向害羞的我不由自主喜欢上这位漂亮女孩,两人越聊越投缘,从那以后,我们关系越走越近。我一直睡在她上铺,后来又成为同桌。我成了她的保护神,她成为我知心闺蜜,两人形影不离。我比她高半头、胖一圈,无论在教室、宿舍、或者食堂都能瞅见我俩身影,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一黑一白,大家都开玩笑说我俩是连体婴,一刻不愿分开,我成了她身边一尊护法神,让许多男生羡慕嫉妒恨。

琳比我年龄稍大,成熟稳重。在学习上我们互帮互学,在生活中上她像一位大姐照顾我,教我钉扣子,缝被子。我呢,力气大,脾气倔,不怕得罪人。自诩可以为她两肋插刀,拳打脚踢。初中时,我经常和几个要好同学练习摔跤,自我感觉体格强壮,喜欢模仿李小龙,喜欢看武打片。因为我的存在,那些蠢蠢欲动男生只能望洋兴叹。

与琳并肩而站的男同学姓罗,现在是某集团公司副总,号称罗总。罗同学来自厂矿,个头不高,眉清目秀,一口标准普通话。两人入学不久被班主任一眼相中,成为八三级八班对外形象最佳搭档。

这对金童玉女组合为我们班在各种文艺演出中挣足面子,不管是诗朗诵还是大合唱,我们班总能成为全场焦点。师范学校生源来自全市各县,农村孩子居多,南腔北调方言盛行,很多同学一张嘴乡音往外蹦,土的掉渣,哪里抵得住这对帅哥美女黄金搭档组合。人家字正腔园,发音标准,刚才闹哄哄现场瞬间安静,大家注意力很快被这对帅哥美女吸引,他们一张嘴更是迎来满场掌声。

如今再看,这对黄金搭档还是让人羡慕。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其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郑台长不愧满腹诗书,张嘴引用龚自珍诗句为这张旧照评价。

说起来,当初我们班卧虎藏龙不少优秀人才,这位郑台长也是其中之一。他貌不惊人,在班上也是表现平平,毕业后转行去了偏远山区的电视台,因为业务出众,很快升任台长。后来又调任平川县电视台台长。

我参加工作第一站就是郑台长老家打钟寺。这里远离城区,不通公交,却挨近褒河火车站,还有一座油库。学生生源较杂,有当地村民孩子,还有油库和厂矿子弟,或许是远离喧嚣,孩子们都能安静读书,刻苦学习,学习氛围好。

夏天这里蛙声阵阵,听见火车驶过轰隆隆铁轨摩擦沉重喘息声,消失后夜空静得听见心跳,学校陷入死一般寂静。我不喜欢这样沉闷,一个人跑到路上捉星星。天上星星太远,够不着,距离地面不高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飞,我知道这是萤火虫。萤火虫在狭窄村级公路上鬼魅般飘移,让童心未眠的我跟着光亮追逐,一把抓去,手心隐隐有光亮闪烁,低头去看,掌心空空如也。

一日,郑台长忽然骑车到学校看望我们,告诉我们这里是他老家,老家多数姓郑,所以叫西郑营村。不待我细细追问老家还有什么亲戚,他神秘一笑闪身走了。

“山人去也”这是他的口头禅。

他工作单位位置偏远,不通高速,山路弯曲、险峻,一来一回要花掉很多时间,对他神出鬼没我早已习惯。

郑台长调到临县后我们经常见面,他喜欢热闹,同学聚会他基本都参加,很是随和,拍照技术不错,很多集体合影出自他手。

“红军不怕远征难,四十余年只等闲”

“华沙颂歌犹在耳,归来依旧是少年”

郑台长果然记忆惊人,清楚记得这张合影唱的主题歌曲。

“四十年前单调的师范生活,年度合唱比赛无疑最能彰显时代骄子艺术气质,大家全身心投入,分秒必争,勤学苦练,每个班都梦想拿到第一,无论是《长征组歌》,还是《华沙颂》,大家越唱越亢奋,结果跑调了,没有拿到理想名次很遗憾,但那种昂扬精神深入骨髓,成为漫漫征途中催人奋进的号角。”

郑台长这番回忆引来无数人感慨,也让我好奇,我们没有拿到名次吗?不然为何胡迈校长要亲自为我们指挥,说明歌声嘹亮,情绪高亢,台下掌声雷动,难道不是胜利凯歌。

我无法为自己的混乱记忆找到依据,时间太过久远,根本记不清楚,更何况五音不全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参加比赛,是否跑调不敢肯定,看看照片中那个戴着眼镜女生全神贯注,一副认真样子也是可爱。

“83级8班的精神就是追求夺得第一,班干部是落实骨干,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是力量源泉,这种精神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合唱比赛中尤为突出”班主任黄老师到底是哲学老师,很善于为大家总结中心思想。

我们班是黄老师参加工作后带的第一个班,也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一届学生,也许是年轻,也许是他不苟言笑一副马列主义老夫子严肃面孔,让大家敬而远之,有些怕他,女生偷偷给他取外号“黄刮皮”。意思是他悄悄收集你的黑材料,方便秋后算账。其实黄老师是一个害羞的人,他对女生很客气,看见异性自己先红脸,面对面经过,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大多时间他假装没看见我们,一扭头侧身而去。

我们临毕业时去黄老师老家,装作他同事串门。他母亲为我们每人煮了一碗甜汤,然后无语,枯坐一边,我们担心穿帮,喝完匆匆逃离。事后黄老师没有兴师问罪,直到毕业后许多年,大家谈及此事,黄老师才不经意说自己早知道,想着不过是少年人恶作剧,懒得深究。

退休后的黄老师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斯文儒雅,他终于不再端着,脸上多了笑容。喜欢骑行,喜欢旅行,他的朋友圈不再是单一对政治局势分析、议论,会拍照晒图,与驴友们一起爬山骑行,与师母携手登山,网红打卡。偶尔转载自己在某文学论坛上发表过的文章,写家乡山水,写底层劳动者辛苦生活,文笔朴实,亲切。

“想想三年师范生活,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东西,比如语文老师赵钢鸣,一位才华出众诗人一般女老师,在她的鼓励下我们喜欢上阅读,体会到语言文学人之精神博大精深;历史课上,老师以宏大场景开篇,极具画面感、现场感,让我们有穿越历史的神秘,爱上历史;美术李永福老师,他展示的汉江芦花震撼心灵,让人感受到艺术意境之美多了神奇。”

郑台长忍不住回忆起给我们代课的几位老师。

他的评价得到多数同学认可。

赵刚鸣,人如其名,特立独行,比一般女人高,有175米左右,瘦,嗓音低沉,富有磁性。她不喜欢照本宣科,比较随性,从一首诗、一短话引申到诗人生活历史长河中,让我们体会到文学浩瀚如海,历史源远流长。那会经常练习读诗赏析,我最喜欢李煜的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赵老师随口吟诵,叹息李煜空有一腔才华,只可惜做了亡国君主。她告诉我读书不应局限在诗篇之内,要学会延伸,更多理解诗词之外诗人生活时代,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灵魂。在她的影响下,我从图书馆借来很多中外名著,如饥似渴阅读,努力拓宽视野,培养读书兴趣,受益匪浅。

李永福,我们的美术老师,擅长油画、国画,他的深蓝色背带牛仔裤几乎没换过,有很多口袋,可以随时掏出画笔、颜料、美工刀,沉积的颜色让人辨识不清裤子本色。

李老师是勉县人,口音重,不喜欢滔滔不绝讲话,更多是让我们在一边观摩,如何勾勒线条,如何熏染着色。我与他的交往多在夏季,他会为喜欢美术的学生单独上课,学习素描、学习水粉、学习油画。记得他评价素描习作,指着一副看起来很是完美的作品,问我们看出什么问题,大家一脸茫然,他笑笑,告诉我们这幅画最大败笔是太油滑,没有画作者自己的东西。他接着说,你可以画的笨一些,但一定不能没有主题和灵魂,否则走不远。李老师十几年前病逝,画坛少了一位富有才情画家,令人惋惜。

其他代课老师印象不深,不敢妄自评价。

“正是无数老师们的引领,培育出众多拔萃学子,这拨人,如今在天汉大地传递薪火,为汉中发展做出贡献,感谢恩师们辛苦耕耘”郑台长看见大家七嘴八舌回忆往昔,赶紧引出正题。

“向我们尊敬的老师们致敬”还是立平一语中的,说出大家心声。

“遇到一位负责的班主任,领航人是多么幸运。”

“四十荏苒,归来已非少年。”

“时光清浅,故人不散。”

赶紧的,存下这张实在有些模糊不清老照片,慢慢回忆。

弹指间,四十年过去。物是人非,少年华发丛生,人生不会重现,想念不如怀念。

今夜一定有不少人失眠。


阴茹,四川乐山人。

现居汉中。




椒溪物语
在文字里呼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