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池长老为何偏偏放不下“这件袈裟”?

文摘   2024-10-05 05:00   福建  

游戏“黑神话悟空”共有六个主要章节,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一章《火照黑云》。

在游戏里,本章主要是承接原著中的第十六、十七回,讲的是观音禅院被烧后发生的故事。在游戏结束后,会讲述一段新故事,属于原著的前传,讲述了金池长老和黑熊精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谈的就是看了这一段前传后的感想。

西游记的原著故事,主要围绕争夺袈裟展开。有的人可能感到不解,为何会有人为了一件袈裟要去谋取别人性命?尤其是现代轻工业发达,衣服并不是很珍贵的东西,但在农业社会,衣服是属于贵重商品。丝绸之路之来源,是因为丝绸是当时主要的外贸商品。要获得一件衣服,生产周期在一个月到半年不等,特别华贵的衣服更要耗时数年。

在我研究这方面内容之前,总觉得戒律里说了很多关于衣服的事,动不动就因为衣服的问题犯戒。佛陀在早期僧团更是规定了四种出家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中一条就是衣服不可以穿新的,只能捡别人不要的穿,不光着身体就可以了。到了后期,在信众要求下,又出现了福田衣,把很多别人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缝起来作为僧人的衣服,对可以拥有的衣服数量、尺寸、颜色、样式都做了严格规定,我们称之为三衣。

佛陀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要跟外道在形象上做区分,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醒出家人,不可贪著物质生活,要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出家修道就是要断除贪嗔痴,在彻底断除之前可以先远离,所谓打不过躲得过,慢慢习惯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生活也很好,可以剩下不少时间思考人生,可以有更多时间修行,并且可以做更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现代人也是如此。由于社会上物欲横流,喜欢互相攀比,出门要先化妆,换上吸引眼球的衣服,显得自己与众不同。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那就势必要花时间精力去挣钱,逛商店,上网店,下单收快递。虽然得到一时的满足,却也消耗掉了生命,没有更多精力去思考人生意义,并且在日复一日的换季潮流中,又继续不断追逐下去,永无止境。转眼一看,除了塞得满满的衣柜之外,内心并没有更富有。这一生也渐渐走向衰老和死亡,实在可悲。

综上可知,佛陀对僧人衣服的规定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这不仅仅是对衣服的规定,实际上是对出家人生活方式的规定。希望僧人对生活用品能减少贪著,僧团能保持处世超然的形象,而不是随波逐流被社会的物质引诱,被消费主义思想侵蚀,最终使僧团腐败,僧人堕落。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心的贪嗔痴都是存在的,我们应该对此时刻警惕。出家人不仅不应该穿过于华丽的袈裟,更不应该拥有各种奢侈品。近年来就有过一些新闻报道,批评寺院或者僧人开豪车,买奢侈品。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社会民众心目中对出家人的期待的。

在汉传佛教地区,三衣的使用跟佛时有所不同。由于佛教进入中国后逐渐融合,三衣也不再是前面说的属于日常生活用品,而是作为法会活动或者出席重要场合时才使用的“法服”。

由于这一性质的改变,随着佛法没落,袈裟也逐渐被分成不同等级,跟官员的衣服类似。众所周知,紫色属于最高级别官员,并且由皇帝赏赐才能穿,这是因为紫色颜料获取难度极高,不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在战国时期,齐国就因为百姓学诸侯穿紫色衣服,全国上下都想办法做紫衣,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几乎崩溃,齐王因此下令禁止民间制作紫色衣服。后来慢慢演变成紫色带有身份表彰的意味了。也正因如此,皇帝会赐紫色袈裟给高僧大德,以显示恩宠。有的出家人就坐不住了,想尽办法要穿紫色袈裟,不行的话起码也得穿大红色的。

然而,真正有修行的出家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宋朝道楷禅师因为不肯接受皇上赐的紫袈裟,结果获罪流放。旁人为他惋惜,痛哭流涕,而他自己却泰然自若,宁可流放,也不愿舍弃气节和俗人一样堕落腐败。还有近代的弘一律师,生活极为简朴,一件僧衣,缝缝补补始终不换新衣。

如果我们都能像这些前辈那样过简朴自然的生活,不仅能减少物欲带来的束缚,对自身修行也是极有好处。所以在正念十要素中就有一条“持戒”。生活方式要简单一些,即使做不到像前辈们那么刻苦,也应该减少需求,不随便网购,更不要买奢侈品,省出来的时间精力可以用来修行或者服务社会,而节省下来的钱也可以用来做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慈善捐赠、助印法宝、寺院建设等等。

在游戏的结局动画中,可以看到金池长老一开始是一个小沙弥,在树林里抓金蟾。在明朝的史料,还有见月律师传记《一梦漫言》里有记载,当时出家人受戒是需要交一定数额的戒金的。小沙弥为了筹钱去抓金蟾,结果遇到了黑熊,黑熊住在禅院旁,时时听经闻法,有心归投佛门,就把以前拦路打劫得来的财宝给了小沙弥,两者结成关系,各取所需,小沙弥也终于成功受戒。

但正如前文所说,在看到别人都穿着华丽袈裟而自己一无所有时,小和尚的心态就发生变化了,欲望占据了内心。在自己的努力以及黑熊的帮助下,他终于站到了权力顶峰,成为禅院主持,袈裟也全部归他所有,心满意足之后,修到了二百七十岁,自信已能看破一切法,入世无碍。但看到唐僧带来的袈裟后,心中贪婪的种子又重新燃起,最后寺庙被烧,一切努力化为乌有。

可以看出,这个悲剧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修行本不是为了与人攀比,而金池长老却是为了得到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袈裟。生活用品以及财富的获得应该遵循正确的方法,而金池长老却不择手段,和黑熊狼狈为奸,用谋财害命的方法来获取金钱,用不法方式建起来的寺院也是不长久的,最终也被烧毁。

有人说,没获得过又怎么能放得下?金池长老什么都得到了,修了两百七十岁,为何还是放不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这过程中贪婪的种子一直都在,一直都被滋养壮大。我们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在不断重复中被强化的。从一开始就培养了贪婪的思想,发展出贪婪的行为,再不断重复,即使修两百年,又如何?念再多经,念再多佛,又如何?庙建得大,袈裟高贵,又如何?内心的贪婪从未改变,外在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是白费功夫。

另外,我们也不能对自己过度自信,觉得自己是老干部,能经得起考验,实际上人心当中有很多弱点,一个不小心就会坠落深渊万劫不复。还记得以前的厦门特大走私案,其中一个官员本身非常清廉,但因为喜欢收藏一种物品,被犯罪分子抓住弱点,最后只能同流合污。还有金碧峰禅师的故事,他虽然禅修功夫很深,但一直放不下皇帝送的紫金钵,差点一生修行毁于一旦。幸好他及时醒悟,把钵砸烂,才终于能做到万缘放下,超越生死。

所以,要真正解决内心的贪嗔痴,一方面我们要采取远离措施,不要过度自信,试图去考验自己;一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做好三种禅修(八三、正念、利他),彻底消除内心的病毒,建立起正确观念、正向心理,从原有的轮回轨道中走出来。只有从因上、从根源上治理内心,才能做到面对境界时如如不动。

最后给大家分享本章结局中黑熊问观音菩萨的一段话,作为警示,希望大家切勿自欺欺人,把修行的方向指向自己内心,而非外在。

部分图片来自《黑神话:悟空》

截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撰稿:智恺
设计:宪宪
排版:观轩
责编:一念君




一念慢生活
身在红尘间,心得半日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