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真的会引起“哮喘”吗?
教育
健康
2024-08-17 17:30
上海
有些患者患有支气管哮喘,一直控制良好,但同时又有冠心病需要阿司匹林治疗。此时患者会担心患上“阿司匹林哮喘”。
所以本文向大家介绍一下“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Aspirin,ASP)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最早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应用于临床,自20世纪中期被发现抗血小板效应以来,由于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强大的获益证据,现在更多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阿司匹林哮喘(AIA)指少数患者服用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NSAIDs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的鼻塞、气喘、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症状。
阿司匹林哮喘也称为“Samter三联征”,是1967年由Samter等首先描述,伴有哮喘、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尤其需要严密观察。
哮喘患者的AERD患病率约为7%。重度哮喘患者的AERD患病率升高至2倍,约为14%。在儿童中AIA是罕见的,成人哮喘患者中AIA的发生率为5%~10%。男女发生比例为1∶2。但在哮喘合并鼻息肉或鼻炎患者中较为多见,占40~50%。
阿司匹林哮喘(AIA)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可诱发剧烈哮喘,临床多为重症,病死率高。
AIA是由上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使用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1,COX-1)抑制药可诱发症状急性加重,具有诱发因素明确、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在服用解热镇痛药后数分钟或数小时(一般为0.5~3 h)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反应,持续的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数日。
临床可表现为紫绀,眼结膜充血,大汗淋漓,不能平卧,烦躁不安;鼻部卡他症状,如发作性流涕、鼻痒、鼻塞、继之出现哮喘。部分患者在哮喘发作的同时可出现严重的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严重病例可出现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AIA一般在患者服药后短时间内发作, 一旦发现, 均应高度重视, 轻者可给予对症治疗, 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或β受体激动剂, 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尽早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方案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及β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对重度AIA患者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是治疗的关键。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哮喘药物, 可减轻AIA的临床症状, 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不良者, 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具有叠加抗炎效应, 能够有效的控制哮喘发作。
对于需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来控制哮喘症状, 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AIA患者, 阿司匹林脱敏治疗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脱敏治疗是从小剂量开始, 按一定时间间隔逐渐增加阿司匹林给药剂量, 当出现阳性反应时重复使用该剂量直至无反应, 最终达到脱敏靶剂量。
2007年史春红为一例脑梗患者行阿司匹林脱敏治疗, 从初始剂量25mg/d加至50mg/d, 脱敏效果理想。2014年Zuckerman等人为两例需手术病人进行阿司匹林脱敏治疗, 两例脱敏方案均以20.25mg为起始量, 逐渐加致81mg, 脱敏效果理想。国外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了阿司匹林脱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内目前开展的比较少, 且暂无公认的标准脱敏治疗方案, 还需进一步实践考证。
作者:曹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