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真的不太平。 但最暴力和混乱的,还属英国爆发的近十几年里最大规模的动乱。打砸、抢劫、纵火、袭警等,让全球震惊。那些汽车燃烧、火光冲天、商场被抢、街头暴力、玻璃满地的画面,让我们习惯了太平日子的国人,相当的意外和恐怖,毕竟英国是一个多么发达和安静的国度。其实,起因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7月29日,在英格兰西北部小镇发生了持刀袭击案件,致3名女童死亡,多人受伤。17岁的嫌疑人被捕,随后,有关嫌疑人身份和来历的不实信息广泛传播,引发了英国各地反对政府移民政策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毫无疑问,英国这次骚乱导致了大量的公共设施和商场餐馆等的损失,但今天看见一条消息,还是让我有些许不一样的感慨。当地时间8月3日,位于英国利物浦的斯佩洛巷图书馆中心(Spellow Lane Library
Hub)在这次骚乱中遭遇纵火,大量馆藏书籍和书架被烧毁。虽然书籍遭遇了劫难,但是当地有超过150名作家承诺,将向利物浦图书馆捐出自己的书籍。“我在利物浦的骚乱中生气了几个小时后,想到了向图书馆捐赠自己书籍的主意。”这是想出这个办法的一位作家说的。这个图书馆中心非常不幸的一点是,它刚于去年开放,主要是为当地贫困社区提供服务的,并设有食物赈济处。如此美好的事物和实物,怎么就成了歹徒们的目标呢,这当然是那些反对移民的极右翼人士干的。只是,书籍或知识又有何罪,既不带立场,也不分左右,实在为那些消失的知识和文字叹息。当然,这则消息让我感慨的原因,也许还有我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去过英国利物浦的一所小学参观,这次动乱的导火索就是发生在一所小学的课堂。碰巧的是,上个月我去芬兰旅行时,在图尔库的一个景点里,也遇到了一个非常不幸的事件,也是跟火有关,不同的是,那是非人为纵火,是一场意外的失火。(参考文末的链接)记得在山顶游览时,遇到一个工作人员,我们聊起当时火灾的情况,她说了很多当年的背景,甚至是数据,但在她眼里,最觉得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关于图书馆。因为全城都几乎烧光了,所以没剩什么建筑物,但她还是特别提到了当地图书馆。她说,那场大火,把图书馆里的书和所有其他东西都烧没了,纸张烧成的灰烬,朝天空里没完地飘荡,当她说到这里时,那个无助和难过的眼神、心情,我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似乎,就这个图书馆就顶一个城市的损失一样,也可见芬兰人对知识、书籍和精神财产的无限重视吧。谈到图尔库图书馆,利物浦的图书馆中心,很快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历史上的类似事件。我想说的是“亚洲第一图书馆”,也就是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位于上海,建于1924年,是由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曾藏有中外图书46万多册,其中不少珍本和善本。东方图书馆不仅藏书丰富,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对文化的特殊贡献,受到了亚洲甚至是世界同行及读者的广泛赞誉,其历史意义可想而知。然而,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轰炸了上海闸北区,也就是著名的“1·28”事变。翌日上午,数架日本飞机轰炸上海闹市区。其中,有六枚炸弹准确命中了位于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总厂。总管理处、四个印刷厂、栈房瞬间起火,最终全部焚毁。三天之后,日本浪人潜入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图书馆纵火。熊熊烈火吞噬了图书馆,全部书籍纸张等化为灰烬。张元济先生得知图书馆被毁后,梗咽和伤心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日本人之所以纵火,目的当然是从文化上打击和消灭中华文脉,虽然恶毒至极,但也说明文化、知识或文明的极度重要性。对于当时的场景和损失的严重程度,我们任何人,都能想象得出来!当然,要说图书馆被烧,古代就有。最著名的当属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因为时间久远,这个图书馆长什么模样,规模大小,无人知道。但是据人们推测,亚历山大图书馆拥有100万份文件和手稿,并有100名常驻馆员。不幸的是,好像还被烧了好几次。第一次是在恺撒大帝攻打亚历山大港时(公元前48年),当然并非是纵火哈,重建后重新开始收藏各种书籍,可又在随后的两次袭击中再度被烧毁。每一次烧毁后,都会迎来新的修复。最后一次焚烧发生在公元640年,此后彻底玉陨。好了,就不举例了,今儿动笔的动机,也还有当下国内另一种对知识或文化轻视的联想。当下互联网,关于东方甄选,关于俞敏洪、董宇辉和罗永浩的骂战,真的有点有辱斯文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董宇辉丈母娘粉丝过于偏激,还是什么原因,导致比较少企业家里为此发声之一的聂圣哲先生,也在视频里用中老年妇女常见的疾病,来恶心丈母娘们。我觉得这稍微有点不雅和有点人身攻击了,当然这也许是被逼的,也可见对方是多么的没有文化。另外,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高知阶层,还是其他做买卖啥的,但看得出来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至少语言流畅,甚至口才俱佳。当他们说到激动处,用语都有点越来越激烈或偏激,脏话好像都是轻的,批评的程度和范围也越来越扩大。罗永浩被气得不行,都下网了,但还是写了篇5000字的反驳文章,或说明来龙去脉的文字,但是依然被骂的体无完肤,说实话,我没看,也不想看。大致内容从视频里都了解了。回忆本次事件,本来是一个文化或教培公司的卖货直播,是文化人的秀场,却从小作文事件开始,变得越来越没文化了,整个社会舆论撕裂越来越深,对一些事情的是非曲直,也更说不清、道不明了。本来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认知程度就不一样,千差万别,对这个企业拆分、文化人说话或文案的好赖,怎么可能辩得清楚呢?对于东方甄选,分也好,和也罢,出离的人拿多少,应该给多少,恐怕也是难以衡量的,对于谁对谁错,也是难以做到泾渭分明。但随着全网撕逼大战越来越激烈,我感觉这文化人的遮羞布,也快撕没了,剩下的就快一地鸡毛了!大家都收敛收敛吧,当事人都没说啥,再说都一个多礼拜了,该说的也都说了。何况这又不是什么法律案件。不然,罗永浩真要拿出他最后的“手榴弹”,弄得大家都没面子,岂不是更不是大家辩论的初衷。当然,俞敏洪老师的人品大家还是看得见的,只是任何企业家或企业,原始积累期都会有点拿不到台面的,这个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事。大家心知肚明即可,当然我是完全不知情的吃瓜群众,息事宁人而已,或为了文化人的面子。但即便人微言轻,还是想就此事件引发的激烈舆论环境,对当下普遍的网络生态感到担忧,想提出自己的建议罢了。最近看雷军吃早餐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却引来粉丝幽默又调侃的接话,也说明当下人们的心态。看得出,无论是敬佩雷军的粉丝,还是纯粹的吃瓜群众,人们的戾气和不淡定,似乎充斥了网络,虽然这也没什么,调侃和幽默一下,但多少也还是能发现一些隐忧。好,回到文化话题,回到与辉同行独立出去的事件,俞敏洪和董宇辉都不吭声了,罗永浩也都说自己错了,就饶了他和他们吧。也让文化人的面子都有所保留,或者说让本就成色不高的文明,不至于更减退。再说了,俞敏洪也重新开启了东方甄选的文旅和卖货计划,董宇辉也从巴黎回来并开始招聘了,就让东方甄选的新团队、年轻的董董事长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和组织管理才能吧。至少,让网络安静点,理性点,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实处,用在经济发展上。一个社会的成熟与否,与民众自制力和自组织力以及自我纠正绝对正相关!被忽视了的图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