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是否又成了一种鸡肋?

文摘   2024-09-04 08:57   浙江  
古村落保护越来越没意思了。
最近这些年,无论在北京调研,还是在全国各地旅行时的优先安排,我对中国古村落保护这事,开始产生了比较消极甚至是负面的看法。

加之随着对世界各地旅行的增多和深入,对比之下,有些问题好像不吐不快。

中国的古村落保护开始于2006年,这一年,中国联合国际力量,发表了《西塘宣言》,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开始重视,且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来努力保护前人留下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的古村落。

那什么样的村落才能叫古村落呢?原则上是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子。

但是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人们习惯称谓的“古村落”,改为了“传统村落”。

我不知专家委员会为什么非要改名称,也许觉得“古”这个概念很难圈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民国也会变得越来越久远,于是干脆用传统代替古这个变量?

又或者是国际方面的统一称谓?反正不得而知。但不管上面如何操作,习惯上,人们依然是在用古村落,一般人是不会用传统村落来代替的,你啥时、何地,看过哪个旅游景点用传统村落表述的?

这里也反应了我们专家们,总是喜欢整词,换新概念,好像不弄出个新概念,时髦词,就不配当专家一样。管它需要不需要,实际不实际,可操作性如何!

本文讨论我们就还用古村落吧!

前面说了,我们的古村落保护起点是2006年,那国外的保护开始于哪年呢?百度的智能回答是18世纪和19世纪。‌

比如英国古村落保护历史可以上溯到18和19世纪,当时的英国社会急剧变化,中产阶级因为在政治上等失意,愿意将乡村景观营造和保护工作,看作是获得社会认同和受尊重的重要途径。

法国也在同一时期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通过立法等形式确立了对古迹、建筑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原则和办法,‌1930年法国出台的《风景名胜地保护法》,其中就包括古村落的保护议题。

其实,我在看西方有关书籍,以及我旅行看过的有关古迹现场,似乎保护的工作甚至还要早于18世纪,当然这可能与建筑物或文物的性质有关。

我们也在2014年由多部委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虽然不如西方国家的法律严格和成熟,但是我们这些年,的确在古村落的立法和执行方面,有了巨大成绩。

然而,尽管有了文字上的规定,也在资金等方面有了很大投入,但是,不知为何,我们却在古村落保护方面速度变得迟缓,效果变得不是那么明显,有的地方的保护工程甚至变成了半拉子工程。

去年去江西旅行,就发现有几个古村落只开展了一小部分工程,结果很多房子尚未维护或重建,有的都四面漏风,但钱已经花了一个亿。没有了资金,只能等风来!

随着参观的古村落越来越多,类型大同小异,有几个问题总是在脑海里回旋。

一个是我们需不需要无限制的古村落保护?

记得上次去江西旅行,最开始去了一两个古村镇,发现确实不错,但随着我又看了更多的古村镇后,不仅大同小异,但有的治理的程度和设计却非常差强人意,有的几乎就是空有虚名,实际上是没有做太多的修缮或保护工作。这样的情况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不少案例,只不过有的地方明显,有的不是,有的古村落多,有的少。
其实依我看,我觉得与其为了争创保护古村落的数量或政绩,不如实事求是,不必求大求多,如果一个村落实在破败了,就不必非要保留,或者可以收缩面积,除非它有别的地方替代不了的建筑意义和名人故居。我在许多的古村落里发现,太多的破旧房屋,也根本就没有人居住,为了项目的宏大亮眼,却要花费许多的银子和人力,有点得不偿失。今天在浙江的两处古村落里,这问题表现得更是尽致。

二是一些古村落的贫穷或未开发到底原因是什么?

我常常看见很多的古村落,的确是很破旧很有年代感,但到底是因为它们有保留价值和修缮的可能,于是在等资金的到位?还是因为有关部门不作为,使得古村落一直非常的贫穷或原生态呢?有的美其名曰要等资金做修缮或重建,但可能也许就是有关部门失职,没有把全省全市一盘棋下好,而导致了部分地域一直贫穷甚至落后?造成他们就是时代的弃儿!

当然,中国的事情总是很复杂,越是相对偏远地区的人,也许越是不愿意搬离故土。但谁不愿意生活得好些呢,我也曾经问过一些居民,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生活更舒适方便,至少是为了下一代或下几代。

三是古村落保护范围或程度到底如何界定?

比如,今儿去了诸葛八卦村,这是诸葛亮后裔在全国最大的一个聚集生活区,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由诸葛亮的27世孙诸葛大师于元代中后期开始营建。现今,村中有诸葛亮后裔3000人左右(主要为第47至55世子孙)。毕竟是军事和政治元首后裔们的居住地,元明清至今,这里学风振兴,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出了七位进士、举人五人,贡生57人;全村教育和德育方面,那是没得挑,毕竟是有严明的村规村禁,还有诸葛孔明《戒子规》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加持。

所以,这个古村落因为名人,因为它钟池的八卦之形,以及很多的故事等,的确是很有历史和人文价值的,而且躲过了战乱。但是即便如此,我发现,里面还是相当的破旧,很多的房屋或公建看上去过于简陋了,甚至有的小地块用荒芜形容不为过。

那么古村落保护是否就一定是要保护一草一木,所有的都要保存,不能有任何的减法,即便不需要作为居住和公共建设?此类情形在很多的地方都存在的。

四是古村落保护的宣传或真实性问题。

今儿去的芝堰古村就让我很是疑惑,这个地方从元代开始就是古驿道,直到清和民国皆如此。但是从游客中心开始,就发现问题不小,事实上,游客中心已经不存在了,只好往里走,在一个很不起眼,甚至字迹模糊的地方走进村落。一开始都找不到进去的门,也没有门。

起初还带有兴奋和好奇的心态,也能看见中英文写有的原来这些建筑的用处,从元代起哪条路就是驿道等,还有很好听的什么米糕作坊。

然后不知为何,作坊被铁将军把了大门,无法进去,一些可看可了解的建筑或民居都没有,房子也非常的破旧,巷道非常逼仄。

正当我不知所措,看见一家当地村民在吃饭,于是我问起这里好像可看的不多。不问不知道,一问带出了很多的话题,原来这里的确是古驿道,是通往建德的必经之路,无论百姓还是商人官员,都会走这条路,所以古时就很热闹和繁荣。

现代在兴起古村落开发热后,这里一度也相当的火爆,大约六七年前,还有海外留学的游子,来帮助当地搞旅游,镇长也非常有事业心和卖力苦干,他们一度也是网红打卡地,镇里或村长忙前忙后,基础设施也建了不少,但后来很多就搁置了,有的设备生锈了。

其实,这里自然条件还是不错的,村边有河流,旁边是绿色植被很好的山,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寺庙,村旁边还有水库,很有年代感的水渠等。现在可以给大家谜底了,那家米糕店还有许多人家的餐馆,就是因为没有人来,于是关门大吉,我去的时候,几乎看不到第二个游客,但是我为什么又选择来这里,而替代了一个梯田的自然景观项目,就是因为这个村子的文化底蕴。

遗憾的是,好像这里风光不再了,村民也无可奈何,很多只好出去打工,开车、卖力气活、还有其他工作等。

但是话说回来,这里基础是有的,需要的是规划,是资金和负责任的管理者。

(米糕店没人来或定制就关门了,这里应该是放置米糕的)

五是村落保护两层皮的问题。

记得有次在一个古村落参观,村子里真的是非常破旧,老人还是跳水喝,洗衣服也是在池塘里,一派旧时代生活景象。有个别老人在自家门口晒太阳,还有一位疑似会拉胡琴,但是我感觉他可能不会拉,只是把胡琴当成了道具,因为我问他,他几乎没反应,如果真会,不会是那样的面目反馈,一般人都会“嘚瑟显摆”的。

这个村落旁边就有许多的二层楼的住房,说明居民很多都已经搬离了原始房屋,剩下的就是那些不愿意离开祖居的人,非常上年纪的人,可是那些房屋真的很简陋,即便不简陋有的也成了危房了。这里是不是就只是个古村落的摆设,或者还有其他一些什么目的,这个不得而知。

但是,这样的古村落保护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在国外旅行时,发现他们的古村落之类的,要么是依然还有人在,但是并不成大面积项目,也许是人口不多的原由,但也可能不是,是理念的问题。

他们有的古村落可能人全部搬离,但里面却成为了旅游景点,而且非常干净整洁,里面工作人员穿上古代服饰在岗,而且对游客问题有问必答,知识丰富,这样才会让游客觉得门票花得物有所值,还增加了知识和阅历。有的甚至还有模仿古时的表演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们古村落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与我们国家其他很多的问题相似,就是目的不太实际,不明确,我们常常是为了政绩,为了时髦,为了面子而实施一些特别大,又特别花钱的事情。其实任何的发展问题或项目工程,是需要有实际目的的,而且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自然而然的,有需求才会有供给。

就像我们的房地产,我们根本不需要几亿套房子,我们14亿人根本住不完,但是它的后遗症却是巨大的,难以挽回的,会给社会、国家和居民带来巨大的困难和麻烦,甚至有的人是付出了生命代价,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古村落保护也是一样,我们很多古村里的房屋其实已经没有居住意义了,也没有保护的价值,但是却要耗费那么多的金钱,这只会带来一个问题,你懂的。

但是这个工作确实很能给某些部门贴金,倍有面儿,但其实实际意义不大,后果却不容乐观,反而成了累赘。

晶眼观世
一个努力追求正义的人。著有《带刺的玫瑰》《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古巴·南非行》《从应许之地到湄公河畔:以色列·巴尔干·越南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