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伊万卡”、Don、库西宁、曼纳海姆和阿基
文摘
2024-07-15 00:49
北京
乘火车抵达奥卢。
这是我进入芬兰的第二站,也是非常有历史感和我自己思想活跃的一站。
我的房东名字叫Don,没见面前,并不知道后来的一切,但看得出,他面容不像一般的北欧人。
快抵达奥卢时,我们开始在Airbnb平台上积极而迅速地联系,这个频率就比与一般的北欧房东要快速和有效多了。
我出来火车站,再找公交站,这时Don一直不停问我到哪了。
就在我已经抵达公交站,并且车也来了时,我看见Don在平台上问我,要不要他来公交车站接我,这在北欧民宿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打算自力更生,但也觉得盛情难却,于是上车后发了短信,如果愿意,就到公交车下车站台接我。
他开车到了,比我早。
但是在车站台,我却看见一个姑娘,她上来与我握手,哈哈,顶级美女啊,像极了美国前第一公主伊万卡,太美了。无论身材还是容颜,这奥卢第一印象,就棒极了!
“伊万卡”帮我推行李,这时Don也上前来,我们握手。他帮我把行李放进后备箱,然后我坐下,仔细看了看Don,原来他的确不是北欧人,我指基因。
一开始,我猜他是不是菲律宾人?
他告诉我,他是泰国人,是第二代了,好像是几个月还是一两岁大时来的芬兰,所以他基本就是芬兰人了。但是骨子里,还是比较多的东南亚人文化习惯,比如热情,好客,周到,细致,这个我在后面还会提及。
几分钟后,我们到我租的公寓了。
“伊万卡”陪同我一起,进入他们的公寓,路上公主(代替“伊万卡”)说了大概情况,原来她今年20岁,Don23左右,我租的房子是Don的,此前他拿来开公司,也住。他们在一起后,就搬到了公主公寓里,Don原来的房子就出租了。
真没看出来,公主这么年轻成熟,而且还拥有一套公寓,跟Don 的差不多大小或一模一样。
我给大家描述下Don的公寓,这样各位就可以大致了解芬兰住房条件了。
等公主一走,对了,她还用了一个标准的泰国式礼仪,我也一样,我开始放下行李,仔细看了下房子。
一个巨大的客厅或叫起居室,大约三十四甚至四五十平米,是与厨房连通的,厨房一切都是高级的那种装修,当然其他也是。
一个卧室,大约15平,进门玄关大约两三平,浴室加桑拿房一起大约10平,什么洗衣机啥的一应俱全。总共大约120-130平吧,就是说,那个20岁的公主也是具有同样的房产,我只是没有时间问他们,也不便,这是自己买的,还是家里的,还是国家福利?
对了,最令人意外的,是巨大的阳台,足足25-30平吧。而且窗户玻璃可以自动打开关上,好大好长,两个安乐椅,太舒服了,外面正好阳光明媚。
我站在阳台(6层)往前一看,立刻发现,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芬兰历史纪录片的镜头,群众游行的队伍,各种人群或集体,还有的举着毛泽东主席的头像,当然那时,芬兰也在搞革命,处在国家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个阳台和眼前的景象,像极了某个纪录片里的广场,也是个导火索,勾起了我的即是回忆……
这样的触景生情,脑子像是电影院,那就给大家讲两句芬兰的历史,简单地!
芬兰当下属于共和国体制,不像他的邻居挪威是王国,但与挪威的大小和人口相当,33万平方公里面积(挪威38万),比挪威略小点,人口558万。(参考下面挪威文章)
芬兰一词,在中世纪已经开始被启用,1229年,格里高利教皇宣布,芬兰在他的保护之下,瑞典国王也于1284年任命他的弟弟为芬兰公爵。把芬兰当成了自家一部分。
不过,十字军东征,才是瑞典王国将芬兰作为自家国土的开始。
18世纪早期,历史学家都比较普遍认为,芬兰人那时仍处于不开化状态,不光是瑞典人欺负,丹麦人也在1191到1202年多次入侵芬兰。
芬兰一直都是农业为主,当然它的林业也是重点。尤其它的东北部靠近俄罗斯,所以很多习惯和文化,其实还是受俄罗斯影响很大。
在芬兰东部,土地通常是根据男人在家贡献大小,而得到继承权。但是好的方面是,女婿和养子也可以继承,遗憾的是,妇女没有继承土地的权力。但是在芬兰西部,所有孩子都有继承权,但男女是按2:1的比例。从这点可以看出芬兰的特殊地理情形,东北部受毛子影响较大,西部则是与波罗的海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相沟通。
但是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芬兰因为一直处于大陆欧洲的视野外,所以倒是躲过了欧洲那场重要的灾难——黑死病,农庄也没有被病毒肆虐完。
但总的来说,中世纪及后来很长时间,芬兰人口主要还是农民,而且他们相当粗鲁,文化知识更是几乎没有。
作为统治了芬兰600年的瑞典,在1560年-1660年间,瑞典对丹麦进行了五次战争,并处于上风,除获得了芬兰南部和西部的土地外,1561年还获得了爱沙尼亚和利沃尼亚的大部分土地。1605年,莫斯科公国倒台后,瑞典把芬兰的土地又向东推移了许多。
尽管瑞典当时强大得很,但是倔强的芬兰人,还是不断发起过农民造反。不知是不是这个造反的效果,反正多少有些改善,比如1623年,芬兰总督官署成立,邮政系统也向芬兰延长,使得芬兰与外界逐步建立起联系。
1640年在图尔库(旧首都)还办起了大学,加之之前的最高法院的建立,芬兰的本土独立性慢慢开始创立。
1689年,俄罗斯的北方大战开启,反瑞典联盟也与此同步,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预示着俄国人开始主导芬兰的命运,也标志着芬兰与瑞典命运的转折点出现。
但是往往大国博弈时,他们的小弟或小国、弱国就成了替罪羊,芬兰在1695到1697年遭到饥荒灾难,10万人丧生。维堡于1710年被俄国攻陷,三年后,整个芬兰的南部地区被俄罗斯征服,波的尼亚(后面的文章会给大家看图)1714年被瑞典放弃,芬兰约5万人由于伤病而亡,数千人被俘或逃亡他们讨厌的瑞典。
(17世纪的芬兰,绘画,来自网络)
雪上加霜的是,17世纪出现的小冰期,以及17世纪末的自然灾难,芬兰的人口又减少了四分之一,也让芬兰人民受尽了苦难。
1742到1743年,芬兰第二次被毛子占领,此后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动荡,1809年,芬兰彻底地置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所以有历史学家说,芬兰在1809年以前,没有历史。
那时,芬兰人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他们只能用桦树皮内部的部分加鱼骨磨碎的粉末,来制作面包,或用苔藓做面包。当时的法国剧作家在芬兰旅行时,竟然形容那是令人作呕的食物,而这样的食物却要支撑重体力劳动者强大的如伐木等体力活;当时,很多当地人居然把葡萄酒误认为是羊血,可见当时芬兰之落后和愚昧。
俄罗斯对于芬兰的全盘掌控,应该是在1812年,直到1917年12月芬兰独立。其实即便现在,你会发现,很多芬兰的住房或公共建筑,都有点俄罗斯味道,或者说前苏联轮廓,就是那种方方正正的,比较中规中矩的,很少有独立别墅那种的。当然像毛子电影《危楼愚夫》里的情景,那是绝对没有的,无论何时期。
谈到毛子,其实,别看挪威与芬兰是邻居,但是他们在人种和语言上有很大区别,芬兰语属于乌拉尔语系,与芬兰语最接近的,是爱沙尼亚语,卡累利阿语等。其实,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直至今日,芬兰仍有两种官方语言,芬兰语和瑞典语,同理,芬兰语也是瑞典的法定少数民族语言。
好,回到房子问题,别看外表与俄罗斯有点相像,但房子的里面,两者就有云壤之别了。
首先是质量,因为地处北欧,所以芬兰房屋一般都是真的双层玻璃,甚至三层,中间有的夹有窗帘,就是那种可以变换角度的百叶。
一旦关上窗户,外面噪声一点都听不到,房间其他设施,都太现代了,我住的所有民宿和饭店,都是相当的现代,有的甚至属于豪华了,但很便捷,也不贵。
好,还是说回历史,说几个概念吧,大家可能都听过芬兰人化这个词。
1840年代,芬兰人化进入比较重要的时期,主要包括国家历史的发现和描述,地理和自然历史,民族原型创造,芬兰语的推广和发展,以及芬兰宪法的地位确定。
各位要知道,在芬兰,尤其在瑞典统治下,芬兰人得说瑞典语,尤其是官方场合,比如法庭,学校,机关等地,那必须是说瑞典语。如果你会瑞典语,就与找到好工作可以划等号了。所以在芬兰,当时有个笑话,“聋子被弄成法官,哑巴被任命为牧师。”
直到1870年,芬兰人化运动的领导人物阿尔奎斯特,才第一次出版了芬兰语的小说《七兄弟》,这被认为是第一次用芬兰语写成的伟大作品。
慢慢地也出现了芬兰语报纸媒体、芬兰学会等组织,于是大众与精英的距离逐渐缩小,很多的民族人士都积极地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呼吁结束瑞典语的统治地位。
19世纪后期,由于不断的抗争,1869年,议会法案出台,每五年召开一次议会,一直坚持到俄罗斯统治的最后几十年;
1860年,俄罗斯皇帝还允许芬兰发行流通芬兰马克,1865年,很多教区大会被行政机构取代,这点也像挪威一样,起初都是教会控制着国家的很大权力范围;2年后,教育制度从教会正式转交给国家机构。
不过这时,芬兰语仍然被视为农夫腔调,一些民族主义者大力推进芬兰语官方化,比如库西宁,他是1870年成为芬兰民族主义阵营的领导,宗旨是要形成芬兰语文化,他本人相当雄辩,也是旗帜性的人物。
经过精英、组织等的不懈努力,1883年最终通过芬兰语在法庭上与瑞典语同等权力的法律;1905年开始,芬兰语成为正式会议的唯一记录语言;1907年,一院制立法机构中开始使用芬兰语。
在芬兰社会的变化中,芬兰人在政治方面也学习了他们曾经的宗主国的制度,比如议会和党派,像工党(1899年)为了壮大组织,1903年改名为社会民主党,还有农民党等。
1905年,一系列戏剧性事件,使得芬兰政治以工人运动为核心,毕竟有着老大哥作为邻居和统治者吧。
20世纪初,芬兰全国政治生活,主要是针对关于将俄语作为最高当局语言的敕令,以及关于军事服役法,加上1905年俄国国内骚乱燃起,导致芬兰全国性的罢工。
芬兰的工人运动是在一种革命状态下开展的,一段时间还发展成了地下党。1905年后,像库西宁、西罗拉和曼纳等逐渐红了起来,他们也成为后来流亡中的芬兰共产党的领导人。
(库西宁)
社民党虽然对失去军事指挥权有点耿耿于怀,但他们还是希望避免与俄国革命者相关联,并与之保持距离,社民党倾向于学习德国模式,成为大众党。
俄国1917年的革命,又一次给芬兰人民提供了改革机会。
但是,宪政主义者斯文胡德认为,德国才是芬兰独立的最大希望,他本人主导了两国间的接触和一系列协定的签署。但左翼党派开始实施夺取政权,内战全面爆发,赤卫队控制了芬兰南部大部分,像图尔库、坦佩雷、维堡和赫尔辛基等,但他们缺乏有效训练和领导力。
白军在德国的不断帮助下,夺取了赫尔辛基,并清除了几部分的红色力量,其中曼纳海姆功劳巨大。
不过随着德国一战失败,芬兰和苏联(此时俄罗斯红色政权建立)又到了蜜月期,1920年,两国签订和平协定。
内战爆发十年后,芬兰国内掀起了一波反共浪潮,这便是拉普阿运动。
可能有人会问,芬兰在毛子如此大的影响下,在当时欧洲很多国家都走红色政权的道路影响下,芬兰为何没有走红色政权的路子?
英国作家大卫·科尔比是这样解释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19世纪就开始出现并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成熟的芬兰法律、政府机构以及相应的实践行动,这一切构成的大厦基石是稳固的,且有强大复原能力。
1919年的芬兰宪法勾画出的蓝图是这样的:将帝王权力转授给总统,总统任期6年,由选举团投票产生。
强大的总统权力也是二战后芬兰政治的强有力保证,不过到了1939年和1940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段时间,芬兰的权力机关,就不是总统制,而是奉行“议会权威至高无上”的方针。
而在与苏德的较量中,那些在芬兰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人物,就体现了真的精英的无私或相对无私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芬兰领袖们,党派领导人,和总理及总统们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斡旋能力,表现出了难得的把控民族与国家危难的艺术家的手腕。
(曼纳海姆)
总体看,芬兰自独立后,在世界风云变化及本国内战等的混乱中,并不是采取彻底革命式的运动,而是采取了渐进的、民主的方式。议会制的优势,也确实被芬兰人运用到了恰到好处的程度。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本来芬兰共产党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就像我文章一开始就说的我的神经被阳台看到的景象所刺激。
很长一段时间,芬兰是个农业国,所以他们的农民和工人力量还是一直很强大的,芬兰共产党是1918年在莫斯科成立的,也试图阻止国内的议会选举等,特别是有苏联的坚强后盾,其实一度红色力量占据了相当大和重要的位置。
那为何后来没有掌权,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的影响。
不过,即便是在议会体制下,共产党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一度议会选举里,芬兰共产党与社民党只差一票,后来也占据相当大的席位,不过总统或执政党允许,又或者选民愿意投票给芬共,还是怕得罪苏联,这个又强大,又可怕的庞然大物。有了芬共的制衡,其实也是不错的减少东部邻居威胁的好牌。
其实,即便是为芬兰立下汗马功劳的曼纳海姆将军,年轻时也为俄罗斯的皇帝效劳,并得到军事训练,曾一度发誓要一直效忠。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曼纳海姆最后还是回到了芬兰祖国怀抱,并在抵抗德国、瑞典、苏联的各种场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的曼纳海姆防线是军事史上的优秀案例,属于花钱少,作用大的那种,还在国家最为难之际,冲锋在前,也在政治最危急时刻出任总统。
关于这个人物,实在是可以拍成大片,我不知是不是已经有。但是说到红色,说到工人和农民等无产阶级力量,有个人值得一提。
那就是芬兰著名的电影导演阿基,阿基是世界电影圈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号称是劳工阶级电影导演。
但如果说阿基,你不熟悉的话,他的“无产阶级三部曲”或“工人阶级三部曲”你是否听说过呢,它们分别是1986出品的《天堂孤影》、1988年的《升空号》和1990年的《火柴厂女工》,三部影片的主人公分别是环卫工、矿工和火柴厂女工。而且,阿基电影里的主角,好像也是比较御用的,尤其是女主,几乎都是卡蒂·奥廷宁,男主是马蒂· 佩龙帕,不过他去世的比较早,原因还是酗酒。
(《天堂孤影》)
阿基的电影特色是冷幽默、讽刺、对白少、演员表情少,但不是没有,有的还很温暖感人,对上层社会多讽刺,对下层多报以同情和怜悯吧。
阿基可能有点左翼吧,不准确哈,2003年芬兰决定选送阿基的《黄昏中的灯光》参与角逐奥斯卡评选,但阿基拒绝了。原因是反对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从而抵制奥斯卡奖。阿基是个获奖无数的导演,但他也是个很有个性和独特拍摄手法的导演。
此外,推荐观看阿基的《希望的另一面》《波西米亚人生》《浮云往事》《没有过去的男人》《枯叶》《我聘请了职业杀手》等电影。
好了,就是阳台的一眺望,惹出这么多的联想,后面城市的文章,希望多给大家介绍点芬兰不同城市的历史,可能的话。
(是不是有点俄罗斯味道,市中心)
(连教堂也不是那么西欧风格,正在维修,18世纪的教堂)
文明是怎样练成的
卑尔根:一座千年古堡展示的叱咤维京与今日挪威的缤纷亮片
晶眼观世
一个努力追求正义的人。著有《带刺的玫瑰》《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古巴·南非行》《从应许之地到湄公河畔:以色列·巴尔干·越南行》。
最新文章
走,一起去看世界上最美丽的星星
阿根廷乌斯怀亚中的王家卫、李春平和金小姐
我再也不敢奇视阿根廷了
导游宝儿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不一定,不一定,便成了路
麦哲伦海峡黑风暴和百内公园秀色餐
我来到了离中国最远的国家
纽约中央公园往事
我在纽约坐公交
尹锡悦倒台了,川建国上来了,这两国经济到底如何
比《好东西》好很多的《破.地狱》
玫瑰.雪莲和小行星
先是出口鸡蛋和蔬菜被退、现在是卫生巾塌房,接下来呢
卫生巾、《好东西》.坏家伙
刘震云也当官了,这是好事还是相反
姜萍事件里,我既不知道该指责谁,也不知道该肯定谁
还是多关心下自己的日子吧,美国大选离我们太遥远
中国是否已经强大到无所不能,连诺奖都不屑一顾了
蜂蜜蛋糕带来的对韩江《素食者》联想
去阿里总部,看看马云芝麻开门的密钥
看来,人的才华的确与他们受的苦难成正比
夏同善、小白菜和沈家本
何谓近朱者赤:有感于木心身边的小人物与大成就
旅行中看朱自清与鲁迅的前世今“声”
舟山群岛里打了个转,遇到满岛群星闪耀时
紫阳街里感受台州式温情和硬气
一碗鸡蛋炒饭,引来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回忆和联想
大罗山里遇到侦察兵,然后我就高升了
你知道“顶天立地”,雅俗共赏,帝师民导皆佳的典范是谁吗
国足存在的必要性为零
在浙江旅行,名人多得让你接不住,忘不了
难姐难妹的城市姊妹花之大放异彩
千万不能相信宣传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下姜
古村落保护是否又成了一种鸡肋?
经济下行期,去浙江这个先富地区“淘金”
返湘顺“见”胖东来
《黑神话:悟空》带来的巨大辐射效应
简体中文这是要作死的节奏么
困在国情里的外卖骑手
比烧杀抢动乱和嘴仗损失更大的,是书籍的消香玉陨和文明的损失
马斯克约架Vs新东方家族恩怨
梅龙广场停业、汪小菲开便利店以及新东方的直播带货
延迟退休好不好,要不要,成不成
中国式降维打击,旅行还得爱国以及宗馥莉的辞职
被忽视了的图尔库
赫尔辛基,世界时尚和幸福代言人的都市,她的前世今生之我感
到了森林和水域,立刻就理解芬兰艺术和设计强国地位了
“伊万卡”、Don、库西宁、曼纳海姆和阿基
芬兰拉普兰圣诞老人可能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